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台灣人的血統論」本來該是科學文,只是在此間有政治紛爭,只好鎖友。近年陳耀昌醫師還不時對舊證據「補充」,有興趣的請直接讀顏老師原 Po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ySEjZHuT/

或 可文亞 老師的論文

https://academic.oup.com/mbe/article/38/10/4149/5955855?login=true

以下是 Claude Sonnet 4.5 的摘要:

台灣漢人遺傳組成包含中國北方漢人、中國南方漢人、日本及南島語族四大成分,但與中國南方漢人在遺傳上差異極微。

.

南島語族成分並未特別突出

.

研究證實台灣漢人並未承載比中國南方漢人更多的南島語族遺傳因子。事實上,中國南方漢人本身也帶有日本與南島語族的遺傳組成。這表明台灣漢人「基本上流著與中國南方漢人相同的血液」,早期移民主要來自中國南方,而1949年後才加入較多北方漢人成分。

.

國族認同不應建立在血統論述上

.

試圖以「台灣漢人與原住民已血統融合」來建構國族身分,在科學上站不住腳。國族認同本就不需要、也不應該用血統來定義。台灣本質上就是一個多元融合的社會,其認同基礎應建立在共同生活經驗、民主價值與文化認同上,而非訴諸生物學上的血緣純粹性或差異性。

小感想:受過生物資訊尤其 -omics 洗禮的我們,對機率、證據力的要求跟前輩教育很不一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