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丈室起風雲】

當窗觀景者,行人亦觀之。善哉,玻璃之為幕也,隔而不離,內外通透,主客據兩端而相感應,若有祕響在焉。余於篆刻藝術展亦云然。創作者臨金石而覃思,挫萬物於刀筆,雖云體物,實抒我懷。譬如靜寄東軒,物色紛沓而至,自身面孔亦隱然可見。欣賞者隨筆觸刀痕而情意湧動,手畫口誦,馳駐俯仰,飄飄乎神遊於朱白之間矣。然則中介者何?龍坡靜者臺靜農先生之詩也。

臺先生為一代書法大家,間亦奏刀鐫石,無不契入化境。先生亦雄於詩,所作如寒梅映雪,蒼古遒勁,錚錚佼佼,蘊義無窮。臺灣印社四十二君子取其詩為種苗,分題而刻之,乃運筆如耕,鑿石成春。或擇激昂之語以振精神,或擇閒淡之辭以明性靈,既承原詩旨趣,復以所擅刀法入之。周鼎漢壐,疾風勁骨,各極其美,信矣印社之多材。故斯展也,有如群山眾壑,百川競奔,此固仝人雅集之勝也。

龍坡丈室,蓋先生晚年之所居。名士促膝而談藝,學者慕名以求道,皆集於是焉。惜以歲久弗治,傾圮不復舊容。幸賴臺大前校長管中閔倡其事,趨勢基金會陳怡蓁董事長聞風響應,諸企業慨允捐輸,臺大總務處夙夜營之,乃克復舊觀,我輩遂得睹其風華。雖云丈室,地步非廣,行者置身其間,追惟前賢遺韻,當如見斗牛光焰,但知其壯也。

今印社諸君子慕先生之風,籌謀此展,以揚其芬,誠可感也。先生雅言出於前,率皆觸事有感,寄託深微;諸君子篆刻踵於後,體心迹,摹手澤,隨其字形句意而定章法間架。金石鏗鏘處,風雲起伏焉,前賢後進,如握如晤,此丈室之盛事也。印譜既成,穆穆焉,皇皇焉。鈐拓題箋,相互發明,紐面邊款,俱見情思。撫卷欣然,爰綴數語以為賀。詩云:「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11月15日于臺大中文系第三研究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