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見」今天去龍岩會館向陳耀昌醫師鞠躬致意,見到大嫂和陳醫師的兒子、女兒,意外碰到珠兒和汪浩。
大嫂還記得來過我們桃園新家,第一張照片就是我們在新家附近「竹夢橋」上拍的,那是兩年前我生日當天,一群朋友先來家中小聚,我收到一個禮物,日本製的寄木細工鉛筆盒,非常精緻,細心又貼心的他說他知道我喜歡去日本旅行又做珠寶設計,就選了這個禮物。家中小坐之後散步去吃晚餐,我的頭髮被風吹得像個瘋子,陳醫師還是一樣笑得那麼親切、那麼和藹可親。
第一次和陳醫師吃飯是他的小說《傀儡花》得到金典獎之後,2017年1月6日由他做東,在之前的山海樓宴請李昂和我們夫婦,四個人,什麼都聊,原住民、文學、寫作、生老病化,因為都很愛吃,所以我記得也聊了好多有關美食的話題,那次還得到一本他的簽名書《福爾摩沙三族記》,這本書寫到鄭成功,阿義的《遺事八帖》也寫到鄭成功,所以那天也講了很久的鄭成功。

三個禮拜前老爺阿義跟陳醫師通過電話,陳醫師大抵常常接到很多這種電話,無事就彼此問安,否則就是向他詢問各種身體狀況或是家人、朋友需要找醫生、找醫院都找他,他幾乎是文壇+政壇的家庭醫師+心理醫師,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見過他有一絲的不悅或不耐煩,總是微微笑著、聽著、安排著、安慰著。
老爺的心情當然很不好,如果你看到下面的名單,就知道一個七十多歲的人,看到身邊好友一個一個離去的心情。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杜甫•贈衞八處士
老爺有寫日記的習慣,每一位逝去的朋友,他都用黑筆記下他們的名字。希望這個名單越短越好,不要再增加了,人生不相見,你們就在天上一樣微笑的看著我們可好?
哀2024~2025年離開我們的朋友:
馬森、司馬中原、方博土、施明德、齊邦媛、張照堂、雷驤、莊金國、瘂弦、張友驊、劉家昌、瓊瑤、陳木城、吳燕美、魚夫。
林惺嶽、丁文智、李魁賢、林崇漢、黃志超、林國彰、陳曉林、林正杰 、南方朔、陳婉真、鄭愁予、王浩一、鄭清茂、趙衞民、張俊雄、林俊義、陳耀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