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y. 陳耀昌醫師是個奇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跟他講話經常把我嚇到,因為我是清史迷,我知道大清國派在台灣的駐軍是淮軍,然而他不但知道,他還找到過很多淮軍墓,還曾經私下告訴我,他對胡適父親胡傳(台東知州)之死的推斷,他認為胡鐵花可能是謀求台灣獨立起事,但消息走漏遭致凶亡。
我和陳醫師從胡傳之死,講到鄭成功之死,講到東寧王國的覆滅,鄭經當時的想法是什麼,若鄭克臧未遇害會如何,還有李仙得、甲必丹、顏思齊這些人。
其實台灣史很明確的一個走向是,這片島上無論是從哪裡來的人,最後都會走向台灣命運自主自治的道路,無論他們是否成功,已經有太多人走過這條路,而且有越來越多人走在路上。
陳醫師的歷史知識之豐富,更來自於他親身走訪採集紀錄的資料,我是歷史迷,但他是史家,他有司馬遷一樣的精神,網羅天下放失舊聞,他會親自走訪各地古蹟廢墟,經常有新發現、新推論,甚至會為尋根溯源去到中國、歐洲採集。尤其他有醫學公衛專業,常有新靈感,例如他推理鄭成功之死,簡直偵探等級,令人拍案叫絕。
陳醫師是個工作狂,也是我小弟在台大醫學系的老師,他即使退休了,也還堅持在一線看診。他對我說過他父親早年行醫,當時台灣醫療環境簡陋、資源不足,老醫生會尋找便宜有效的療法,為病人節省費用;然而現在有了健保給付,醫生不用煩惱了,卻不再有老醫生那種創新精神。
這些領悟其實就是經濟學,財經商業稅政,永遠在找尋最具有效率的經濟模式,我深刻理解他在說什麼。常常最懂經濟之人,也未必都從事財金產業,菜市場、漁港碼頭、食肆賣場,我都經常聽見精彩絕倫之論,真真是高手在民間。
看診之餘,陳醫師最掛心之事,便是他的台灣史事業。他每天五點起床,寫作到天亮,去看診完回家,夜間繼續奮筆疾書,週末再出門采風訪古,日復一日。他的台灣史小說,即是他採集史料的總結。
陳醫師因此特別疼愛以台灣命運為念的後輩,我也有幸與陳醫師聚會。除了歷史興趣,因為家弟也在醫科學門,我們又有更多人物趣聞可講。上一次說話,我們還談及幾位大佬級人物,陳醫師一樣一針見血。
陳耀昌醫師是難得一見,能通古今之變,知天人之際,愛護後輩,集結眾人之力的人,我總是說我們應該在親友們還在的時候告訴他們這些話,不要在他們已經聽不見的時候才說,我萬分懊惱竟然不曾把這些話當面告訴陳醫師,他應該要聽到我是這麼定論他的。我真不知自己是再也沒有機會說了。
將來天上再見了,我的好友陳耀昌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