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陳耀昌醫師
陳耀昌醫師是個令人尊敬也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長輩和創作者。2021到22年間,我們有幸拍攝他談文學之路,不僅拍了他的醫院工作,也一起走了一趟台南,回到陳德聚堂、台南老家、四草大眾廟、飛虎將軍廟等地。陳醫師充滿對歷史解謎的熱情,總是滔滔不絕跟我們講著他對歷史的追蹤挖掘,在大眾廟那天,我們不預期的遇到廟方活動,他第一次近身看到乩童起乩,像個孩子一樣不停跟拍,笑著,好奇著,眼中充滿光采。在醫學上,他成就非凡,在歷史與文學上,他貫注了巨大的心神書寫。我們懷念並感佩這位精神意志強大的醫師作家,謝謝您一生行醫救人,為台灣寫史。
.
讓我們一同回顧【#陳耀昌的踏查與文學】
https://youtu.be/Vs5eaikFkMI
.
.
❝「這個沒有 歷史感的島嶼,這個沒有歷史感的政府。天地悠悠,時光匆匆,他的心中半是感動,半是憤怒。」─ 《島嶼DNA》
⠀
從小穿梭在台南古蹟、廟宇巷弄的陳耀昌,成長的家是診所,於是很自然的選擇從醫,並不知道在多年之後,他會因為追尋荷蘭查某祖的足跡,踏進層層迷霧,展開台灣史小說的寫作道路。
⠀
2009年,他前往韓國首爾參加骨髓移植會議,清晨醒來,信手捻來飯店信紙,一個荷蘭家庭遠渡來台,三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福爾摩沙三族記》的序曲,在異鄉,悄然且磅礴的誕生。
⠀
每著手一本小說,陳耀昌必定爬梳歷史資料,但也因為發現資料受限於台灣政權頻繁更替下的記載角度,或是文獻保存零碎不全,以及原住民缺乏文字紀錄,讓他認為必須身體力行走入田野,辯證疑惑、填補史料的空白。屏鵝公路數不清的奔波,他完成了《傀儡花》,一次次揭開謎團的旅途中,柳岸花明又一村,他說彷彿是祖靈在指引,召喚他不停探索、創作一本本以史實為基底的小說。
⠀
2021年的陳耀昌仍舊不懈的行醫,更是熱切的穿梭廟宇,展開各段奇緣的踏查,他期望廟宇背後乘載的歷史意涵正確被看見,作為台灣子女的他,也是為後代子孫,持續書寫著那些關於台灣的祖先與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