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新加坡認為結構性困境的中國不可能主導亞洲地緣政治>

Netflix最近上映了頭號外交官第三季,前天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也出了一篇由新加坡前外交部副部長,前駐聯合國、俄羅斯、加拿大、芬蘭大使Bilahari Kausikan所寫的長篇專文,從東南亞的角度分析,認為中國對亞洲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已經到達了最高峰(peak)。而隨著經濟成長放緩、國內外的信心都下降、區域的地緣對抗上升,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其實正在接近一個危險的轉折點,這也呼應了紐約時報前天的一篇專文。

從這篇文章由他們新加坡人的視角,認為近年來的中國領導層過度解讀了美國2008年的金融海嘯,普遍認為美國經過了金融海嘯後,就是馬克思所預言的「西方世界衰弱崩解」前的歷史徵兆。因此他認為中南海過去十年來,在全國性的自我催眠下,早就放棄了鄧小平時代的「韜光養晦」,開始高調的強調「東昇西降」跟「大國崛起」,在世界各地都搞起「戰狼外交」。

2021年的19屆六中全會上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南海開始建立了一套新的國家民族主義,將中國古代帝制傳統與馬克思主義融合,重新詮釋中國歷史,說1911年的辛亥革命跟1949年的解放都不是斷裂,是歷史長河的階段性發展,最終必然通向偉大的「中國夢」。

這套論述進而成為中共民族主義統治基礎的核心,中國夢要靠著復興兩百年前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的屈辱來實現,同時要收復因列強割據而失去的領土。

但外交部長曾經當面被中國嗆聲「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就是事實」的新加坡人覺得這套論述可笑,因為讓中國領土損失最多的是沙皇時代的俄國,因此中南海要向中國人民展示民族復興夢,就只剩南海島礁跟台灣問題。

也因此我們直到今天,都能在台灣島內看到大批呼應「偉大中華民族復興夢」的媒體,找了一堆專家甚至所謂的旅美學者,整天催眠自己美國會因為衰敗將放棄台灣,退出第一島鏈。

美國職涯元年就起於2008年金融海嘯的阿跪,還有紐約人生也起於2008年金融海嘯的夜間部同學,親身經歷過美國社會反彈的強悍,也覺得台灣島內這種對美國的觀點是在搞笑。

新加坡人也說中國常常認為自己是某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或是最大的債主,因此那國就必然聽命於中國,這種想法完全簡化了一個國家如何做出戰略性決策,這根本就是中國古代社會地主權貴看待奴才的高傲觀點。

所以中南海過度依賴了經濟手段推動外交,但中國的經濟脅迫從來沒改變日本、韓國、澳洲的戰略方向,Bilahari Kausikan還嘲笑中國連腐敗的菲律賓都改變不了。現在中南海看到了川寶政府卻能靠著貿易戰,成功在整個東亞地區從北到南建立了一個脫離中國的供應鏈長城,是非常不爽的。

從他們新加坡的視角來看,這是因為不管日本、韓國、越南這幾個國家,在過去千年以來的歷史核心都是在「對抗中國」,所以從整個東北亞都東南亞,甚至南亞地區,沒有一個國家真正的信任中國,願意接受中國作為區域「金字塔頂端的霸主」,尤其是日本自從安倍時代以來,戰略路線已經永久改變不可能逆轉。

新加坡人跟韓國人都看的出來,日本自衛隊成為日本國防軍只是遲早。中南海也無視許多國內知識份子的警告低估美國很危險,就像現在台灣島內不分黨派,有大批附和中華民族復興夢,在隔壁日本第一時間就拿出5500億後,至今都還覺得台灣所向無敵,自大到要跟美國人對幹。

事實上新加坡的一個研究所ISEAS,從2019年起每年都會向東南亞各國的政要發出問卷調查,在去年2024年的訪問數據,有42.4%的東南亞政策圈受訪者認為美國才會做對的事,只有24.8%的官員信任中國,而東南亞各國認為日本是整個東亞地區最可靠的勢力。

Bilahari Kausikan還說,新加坡的這項調查與美國那些自己幻想的悲觀學者形成強烈對比。而最近我們更常看到台灣媒體拿了幾個悲觀美國學者的文章,出來說川寶一定會棄台,習主席要不戰而勝,說美國自己都沒想到中國在稀土還有大豆的影響力,甚至聽到川寶說未來的福特級航空母艦要放棄電磁彈射回到「技術古老」的蒸氣彈射,就是因為怕被中國卡住稀土。

首先如果你看過阿跪訂閱版特刊Vol. 4.1跟6.1,就是知道美國在上次貿易戰時就注意到了美國稀土是怎麼失去的,美國大豆本來就是年年生產過剩,美國不可能為了賣出年年過剩的大豆,短視地放棄自己的工業化跟製造產能。美國這次只是因為系統性共生,為了加速建立自己的美系供應鏈生態系,加上一年後的參眾議院選舉,所達成的一年度技術性休戰。

明年期中選舉後還是會有美中大戰的,這就是為什麼要持續跟上阿跪訂閱版的原因了。

至於川寶不喜歡電磁彈射,是因為電磁彈射的故障率確實比蒸氣彈射高,在美國海軍基層不太受歡迎,美國海軍早在半世紀前就在航空母艦上應用了蒸氣彈射技術,那不叫「技術古老」,那叫做人家領先五十年,就像現在台灣都還無法鍛造出美國五十年前就鍛造出來的「古老」大推力航太引擎葉片。川寶在華盛頓號上高喊「你們要蒸氣還是電磁,艦上的官兵瘋狂大喊的Steam!」

中國現在的三大經濟問題-佔GDP達1/4的房地產崩跌35%、地方政府債務過高、消費力長期不滿GDP的40%(這我們訂閱版Vol. 6.1有特別和別的國家比較),新加坡人認為這根本原因完全不是經濟問題而是中國的政治結構問題,因為中國是列寧式的政權,黨的首要目標是全面控制,因此中國的問題根本不可能用經濟手段解決,只能靠根本無法改革的政治改革來解決,所以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鎖死的惡性循環。

七年前川寶第一次的貿易戰雖然沒有解決美國本身的問題,但其實是有成功重擊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間接引發中國在二十年來飆漲十倍的房地產後來的崩盤跟消費通縮。而國際政治就像幫派一樣,東亞各國現在都選擇「脫中入美」的體系,主要就是川寶政府也抓住了時機對各國威逼利誘,畢竟事實上留在中國體系已經沒搞頭了。

而紐約時報前幾天的專欄文章,則說了中南海政權面對中國國內的經濟問題,選擇的還是要毛主席時代那種核子不要褲子的強國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