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巴黎:里爾克, 新潮文庫 漢語《馬爾泰手記》方渝、程抱一、中國譯本曹元勇譯;陳早譯; 毛姆《書與你》(Books and You, 1972, 87 ) 李永熾,鍾玲《赤足在草地上》........,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

《馬爾泰手記》The Notebooks of Malte Laurids Brigge BY Rainer Maria Rilke
* 《 馬爾泰手記 》 . 作者:里爾克; 方瑜譯: 志文 出版社,出版日:1974、1993,pp.28~29 。程抱一《與友人談里爾克》,讀《馬爾特手記》,台北:純文學,1968?;人民文學,2012,pp.80~81 《馬爾特手記》曹元勇譯,上海文藝,2007 中...
陳早,女,2006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2016年獲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出版譯著《布裡格手記》(里爾克 著華東師大版,2015,2019修訂版)


若欲探阮慶岳新作《銀波之舟》,這兼容家族書寫與過往情感記憶之書,文中反覆提及的一著作至關緊要,里爾克的《馬爾特手記》。


沒落貴族出身,高敏感性情的創作者,藉由分段,非線性時序,非連貫內容的敘事體,談述愛、孤獨、死亡、創作等,似乎亦能成為阮氏新書註解。


阮氏自言里爾克是過去十年影響他最大的作家,從帶有神秘主義的詩著手,阮氏以為里爾克是泛神論者,同宇宙共體,詩裡的象徵令人深表認同;《馬爾特手記》與他的緣分卻格外崎嶇。「起初我讀不下去,小說的敘事性與故事性偏弱,看一看就放掉,卻總感好奇,偶爾翻翻,從未徹底研究。我被非線性非連貫的書寫形式吸引,進而受影響。我近期小說往這方向走,將時序、分段、內容打破,或混淆敘事人稱。」阮氏道。


里爾克依循現代主義氛圍,啟蒙後個體重新定位自身為宇宙中心,但在當代發展進程中,見證個體的失落。里爾克筆下人物仍是現代人,相對卡夫卡或卡謬而言,沒有放棄,沒有絕望。相對普魯斯特,後者未思考神性,純探究人性與物質面。


https://indiepublisher.tw/zh-hant/book/1873




另外, 方渝翻譯的毛姆《書與你》(Books and You, 1972, 87 )也有簡要的說法。


鍾玲 2024 訪老友方渝   赤足

過去一個半月過得專注,但有些六親不認了,因為做香港一長篇小說奬的決審委員,要細讀六本厚厚的長篇小說,並做評論和筆記。有點像以前專任學術行政主管那種專注。很累,看得眼睛很辛苦。 還是自己寫小說好。照片陳雯萍攝於台南菩提寺。


其他可参考的書有 《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90, 1973)。但是這四本小說都是小屋而非大廈(如本書談托爾斯泰的 的柱廊或《卡拉馬助夫兄弟們》(5, 1971)的圓形拱頂下,才能辨認出其矮小的真面目。)他將人物分為扁平型(flat characters)和圓形人物(round characters),有助小說主角的塑造和了解,我們上文提到的托爾斯泰兩名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   而非印象中似乎較好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卡拉  都屬於圓形人物(頁68)。扁平形人物的例子可用谷綺潤一郎的名著   

或許還有其他可参考的資料,待補。

然而也有引用其他名人的看法,如馬奎斯大作家,和知名文學評論家Harold Bloom D. H. Lawrence, Virginia Wool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