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7日 星期二

8月27日 志文的書 惡魔 2023 me 2024巴黎奧運開幕式。 Utopia ; "法國生活日記"等BLOG 國家圖書館九本巴黎奧運愛情書單




莊紫蓉 著《面對作家:台灣文學家訪談錄》3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7
簡介 │ 目次 │ 張炎憲序 │ 李魁賢序 │ 許達然序 │ 鄭清文序


   本書是作者以9年的時間所完成的27篇訪問稿,時間自1997年4月訪問王昶雄開始到2006年3月訪問曾貴海為止,總共 訪問了24位台灣文學作家。這是台灣文學領域裡,第一次單獨由一位採訪者大規模完成一系列有系統的對話紀錄。作者以一位參與者、融入其境的見證者立場,進 入台灣文學的時代場景,呈現作家行過之歷史軌跡。而每一篇訪談內容無疑保存了24位寫作者的一些理念、感覺、夢想、生活方式、和表白。透過作者的訪談,每 讀一篇訪問錄,就是認識一位作家,瞭解他們的為人,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或寫作習慣,瞭解他們的思考方式,瞭解他們的寫作技巧。記錄文學家的內心經驗是文 學史書寫與建構的重要基礎。作者莊紫蓉的文學家訪問稿已達到建構文學史與文學評論的功能,留給喜好者許多空間去理解與探索。

   本冊受訪作家有:羅浪、黃騰輝、郭楓、趙天儀、江自得、葉笛、曾貴海、等人。



 Simon Nogueira, the renowned French freerunner, played a captivating role during the Paris 2024 Olympic Games opening ceremony. Clad in a mysterious hooded costume, he leaped and performed acrobatics across the rooftops of Paris, carrying the Olympic flame. Simon Nogueira is celebrated for his parkour skills, which involve navigating urban and natural obstacles. His breathtaking performance paid homage to both the gaming industry and French culture. 🏃‍♂️🔥🇫🇷

For those curious about the masked torch bearer, the enigma was unraveled: Simon Nogueira confirmed that he was among the 12 artists interpreting this intriguing character. His freerunning prowess left an indelible mark on the Olympic spectacle!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éas and Mélisande)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一部五幕十二場的歌劇。這歌劇改編自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話劇,原作的一次演出裏,曾由另一位法國作曲家佛瑞創作場景音樂。德布西看過話劇版本後覺得非常喜歡,認為梅特林克象徵主義的風格很適合自己,在得到梅特林克答應後,德布西自行將劇本改編為歌劇劇本,刪減了部份場次並稍作更改,1902年於巴黎喜歌劇院首演。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的主題是禁戀,梅麗桑德是戈洛的妻子,卻愛上其弟佩利亞斯。故事並沒有清晰的時代或傳說背景,裏面的人物都是活在夢中,但人物的對白經常流露出微妙而寫實的心理變化,故事中出現的事物常常有更深刻的象徵意義。例如劇本中經常利用法語尊稱的您(vous)和暱稱的你(toi)表現梅麗桑德和兩位男主角之間的親疏有別。音樂風格上,這歌劇也帶有德布西印象派的特徵,著重音色的變化。歌唱部份近似說話,沒有明顯的詠嘆調和宣敍調的區分,樂隊經常以重覆出現的主導動機暗示人物或情感。因此這歌劇被認為是法國樂派對德國作曲家華格納歌劇的回應。

#paris #ParisOlympics2024 #Olympics

非最後昨晚,在巴黎奧運的開幕式上,法國致敬了大量的法國電影及文學作品。在致敬楚浮《夏日之戀》的影像中,展示了包括詩歌、戲劇、小說在內的 9 部著作:


《Romances sans paroles》/  Paul Verlaine(1874)

《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 Alfred de Musset(1834)

《Passion Simple》/ Annie Ernaux(1991)

《Bel-ami》/ Guy de Maupassant(1885)

《Sexe et mensonges》/ Leïla Slimani(2020)

《Le diable au corps》/ Raymond Radiguet(1923)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1782)

《Les amants magnifiques》/ Molière(1670)

《Le Triomphe de l'amour》/  Pierre de Marivaux(1732)


#Paris2024 

#Olympics  

#Olympic2024

La référence n'est pas du tout la Cène de Léonard de Vinci. 


C'est le Festin des Dieux de Jan Harmensz van Biljert, peint vers 1635 et conservée au Musée Magnin à Dijon. 


Les dieux de l'Olympe célèbrent le mariage de Thétis et Pélée ; au centre de la table, ce n'est pas le Christ, mais Apollon couronné. Bacchus-Dionysos est allongé au premier plan.






Les culs-bénis et autres faux dévots qui critiquent n'ont aucune culture classique…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CatTMMAMhDLfZTgZ/?mibextid=WC7FNe


‘’談〈新潮文庫〉和新潮叢書‘’ 2023鍾漢清。 2024   擴充出版品中有不少精品,諸如法文小說《惡魔之軀》《Le diable au corps》/ Raymond Radiguet(1923)昔日也曾 轟動日本文壇,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也評論過這部作 品。SIMPLE PASSION By Annie ErnauxThe obsession itself, not the object of the obsession, is what compels the character and intrigues 

談〈新潮文庫〉和新潮叢書 2023鍾漢清 2024   擴充


 談〈新潮文庫〉和新潮叢書 鍾漢清 2023


2024年7月中,花心思心力在弄 《曹永洋與我們的交情:的書,這是繼張清吉先生紀念文集》(2023)的續集,主角移到曹先生的(張先生的友情等最重要)和其代表性著作
書名固然笨拙,不過副標題表示本書重要主題類別:


「志文/新潮文庫 」
志文出版社的出書上千本,其中五百來本的「新潮文庫 」最是本書利用討論的要點。

「曹永洋家鄉、親、師、友,學生情
曹永洋家鄉士林,全台第一所小學士林國小,曹姓家族等,能稍深入探討的,盡力而為。
士林的故事
曹永洋父親介紹《八芝蘭‧天玉齋隨筆》;日本 IWATE 醫科畢業紀念冊.....


「東海大學校友前25年」:簡介我兩認識的前25界的少數校友.....

 「漢清講堂、漢清佳美」等上傳YOUTUBE約280片的說明,曹老師主導至少15片。


我用像的共同體」來形容校友圈 等......


曹永洋先生的代表作的討論,我選擇三本
曹永洋譯電影藝術,黑澤明的世界》*的曹永洋著《歷史人物的回聲》 **  《噶瑪蘭的燭光~陳五福醫師傳》1918-1997

電影藝術,黑澤明的世界 》「 紅鬍子」「生之欲」等)。



本文簡述志文出版創辦人張清吉創業前二十年的新潮文庫和 新潮叢書;張先生數次到日本神田舊書街、東京、大阪大量購買 書籍,有時同一作家的一本書不同版本,插圖、作者年表也不放 過。曹兄喻之為士兵長途的行軍訓練。曹兄只陪他一星期,但一 生難忘。這裡介紹三位女作家的出版品。 


近八年,曹永洋學長一群朋友聚集「漢清講堂」,曾就新潮 文庫做過二、三次簡介並就這套已經具有日本岩波文庫雛型的文 庫做了鳥瞰和扼要的介紹,我自己發現書櫃裡購買的這套叢書, 至少超過二百多本以上。 曹學長常說他是(1990 ∼ 2002)離開 30 年的教書工作才去 志文出版社擔任主編,這時離林衡哲出版《羅素回憶集》《羅素 傳》已經 23 年,由張先生主導,歷任主編(包括女公子張麗卿 女士)的努力,這套文庫無論前面導讀、主角、人物表、插圖、 138 新潮台灣—張清吉紀念文集 談〈新潮文庫〉和新潮叢書 139 作者年譜,進入千禧年,因為版權和紙本閱讀面臨重大挑戰,文 本迅速萎縮,曹主編也因有一隻眼睛視力發生狀況,辭去編務, 可是他常懷念這是他人生最充實、快樂的時光。 出版品中有不少精品,諸如法文小說《惡魔之軀》昔日也曾 轟動日本文壇,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也評論過這部作 品。此外,志文還出版過 30 本「新思潮叢書」,其中有杜拉克 (Peter Drucker)《邁向經濟的新紀元》,裡面有一篇〈透過日 本美術看日本〉,這是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的力作,他身兼日本美 術品收藏者和日本美術史的教師。晚年他有一本精采的回憶錄, 更可看出孕育他在本行之外人文方面精湛淵博的學養歷程。張先 生對杜拉克這樣的作家也不輕易放過。




 楊牧、林衡哲主編,殷允芃女士文本《中國人的光輝─當代 名人訪問錄》,此書訪問當時海外著名華人,連很少受訪的張愛 玲也竟然登場。此外顧維鈞、王安、貝聿銘,日本一對活躍文壇 的夫婦,三浦朱門和曾野綾子。三浦在受訪中提及:「閱讀在日 本很受重視⋯⋯法國作家沙特三部曲之一《到自由之路》在法國 僅售出五千冊,而在日本暢銷五萬多本。新潮文庫出版《沙特自 傳》較諸中國簡體字版《文字生涯》更提早 20 年。」 張清吉前往日本搜羅資料的苦心和耗費的精神,超過一般人 所能想像。諸如他交給梁祥美譯出托爾斯泰《日行一善》(分春、 夏、秋、冬四本出版)饒具特色。此外收入新潮文庫名著濃縮本, 羅曼 ‧ 羅蘭名著《約翰 ‧ 克利斯朵夫》,難得收入麥綏萊勒 (Frans Masereel 1889 ∼ 1972)珍貴木刻連環圖畫多達近五十幅, 更使這個版本增色不少。 書本要是能與自己有些相關,印象會更深刻。



 楊牧、林衡哲主編,殷允芃女士文本《中國人的光輝─當代 名人訪問錄》,此書訪問當時海外著名華人,連很少受訪的張愛 玲也竟然登場。此外顧維鈞、王安、貝聿銘,日本一對活躍文壇 的夫婦,三浦朱門和曾野綾子。三浦在受訪中提及:「閱讀在日 本很受重視⋯⋯法國作家沙特三部曲之一《到自由之路》在法國 僅售出五千冊,而在日本暢銷五萬多本。新潮文庫出版《沙特自 傳》較諸中國簡體字版《文字生涯》更提早 20 年。」 張清吉前往日本搜羅資料的苦心和耗費的精神,超過一般人 所能想像。諸如他交給梁祥美譯出托爾斯泰《日行一善》(分春、 夏、秋、冬四本出版)饒具特色。此外收入新潮文庫名著濃縮本, 羅曼 ‧ 羅蘭名著《約翰 ‧ 克利斯朵夫》,難得收入麥綏萊勒 (Frans Masereel 1889 ∼ 1972)珍貴木刻連環圖畫多達近五十幅, 更使這個版本增色不少。 書本要是能與自己有些相關,印象會更深刻。1971 ∼ 1975,鍾玲第一本書《赤足在草地上》書中的風土、人物在在引 起讀者的共鳴。有趣的是,近五十年之後,再讀其近作《我的青 芽歲月》。書中鍾玲提到二位摯友:方瑜,描寫山上清晨雨後神 秘的「夢谷」與花樹,那是多麼浪漫純情的青春物語。另一位亦 師亦友的陳曉薔姐,寫在〈竹廈〉裡,那是超越師生情緣的動人 友誼! 

方先生與新潮 晚年夫婦


每個人紀越長越優雅



最後我要介紹的是伊芙 ‧ 居禮為母親寫的《居禮夫人傳》 (鍾玉澄譯),居禮夫人罹患一種無法再生性的惡性貧血症,由 於長年放射性的傷害,死亡的訊息從病房傳布到世界各地。年輕 的科學家們,站在儀器前哽咽啜泣:「我們失去了一切!」 「她的棺柩安放在彼埃爾 ‧ 居禮的棺柩上面⋯⋯朝著打開 的墓穴投下一把波蘭帶來的泥土。墓碑上多鐫刻了一行字:「瑪 麗 ‧ 居禮 ‧ 斯克羅德夫絲卡 1867 ∼ 1934」⋯⋯(一年之後) 書面上印有作者的名字:「彼埃爾 ‧ 居禮夫人 索本大學教授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書名是簡潔而輝煌的 金字:放射能(RADIOACTIVITY)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愛書人,長期關心文化,成立漢 清講堂。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Romances+sans+paroles++YOUTUBE+Paul+Verlaine&sca_esv=63fea97d1001d15f&sca

非最後昨晚,在巴黎奧運的開幕式上,法國致敬了大量的法國電影及文學作品。在致敬楚浮《夏日之戀》的影像中,展示了包括詩歌、戲劇、小說在內的 9 部著作:


《Romances sans paroles》/  Paul Verlaine(1874)

《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 Alfred de Musset(1834)

《Passion Simple》/ Annie Ernaux(1991)

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暢銷小說《Passion Simple》。這本小說不但狂銷40萬冊、被翻譯成20種語言,並曾榮獲紐約時報值得關注好書。這位作品屢獲垂青 ...

 安妮艾諾(Annie Ernaux)的《Passion simple》,而這本書也曾被改編成電影《情慾告白》, 佳映娛樂在2022 年時發行。 

《简单的激情》《Passion simple》

《Bel-ami》/ Guy de Maupassant(1885)

《Sexe et mensonges》/ Leïla Slimani(2020)

《Le diable au corps》/ Raymond Radiguet(1923)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1782)

《Les amants magnifiques》/ Molière(1670)

《Le Triomphe de l'amour》/  Pierre de Marivaux(1732)

保羅·魏爾倫(法語:Paul Verlaine法語發音:[pɔl vɛʁlɛn];1844年3月30日—1896年1月8日),法國象徵派詩人

詩集:

  • 《明智》
  • 《無字浪漫曲》
  • 《憂鬱詩章》

德布西著名的《月光》靈感正來自於魏爾倫的《月光曲》。


法文中文(梁宗岱譯)

Votre âme est un paysage choisi
Que vont charmant masques et bergamasques
Jouant du luth et dansant et quasi
Tristes sous leurs déguisements fantasques.

Tout en chantant sur le mode mineur
L'amour vainqueur et la vie opportune
Ils n'ont pas l'air de croire à leur bonheur
Et leur chanson se mêle au clair de lune,

Au calme clair de lune triste et beau,
Qui fait rêver les oiseaux dans les arbres
Et sangloter d'extase les jets d'eau,
Les grands jets d'eau sveltes parmi les marbres.

你的魂是片迷幻的風景
斑衣的俳優在那裡遊行,
他們彈琴而且跳舞——終竟
彩裝下掩不住欲顰的心。

他們雖也曼聲低唱,歌頌
那勝利的愛和美滿的生,
終不敢自信他們的好夢,
他們的歌聲卻散入月明——

散入微茫,悽美的月明裡,
去縈繞樹上小鳥的夢魂,
又使噴泉在白石叢深處
噴出絲絲的歡樂的咽聲。


1993.1023

Who Can Explain It? Who Can Tell You Why?

The obsession itself, not the object of the obsession, is what compels the character and intrigues Ms. Ernaux.

SIMPLE PASSION By Annie Ernaux. Translated by Tanya Leslie. 64 pp. New York: Four Walls Eight Windows. $15.

PERHAPS only in France -- the country that made cultural icons of Roland Barthes and Jerry Lewis, Simone de Beauvoir and Coco Chanel -- could the slender autobiographical fictions of Annie Ernaux have become best sellers. "Simple Passion," a memoir of a writer's obsessive affair with a shadowy married man, is part semiotic treatise and part Harlequin romance, and all the better for the combination of high and low. One of the hottest books in France last year, it embraces the crazed adolescent behavior that can crop up at any age, yet is intelligent enough to wrap those details in a taut literary shape and defiantly unemotional language.


簡單的熱情 作者:Annie Ernaux。坦妮亞·萊斯利翻譯。 64 頁,紐約:四牆八窗。 15 美元。


也許只有在法國——這個創造了羅蘭·巴特、傑瑞·劉易斯、西蒙娜·德·波伏娃和可可·香奈兒等文化偶像的國家——安妮·埃爾諾的薄薄自傳體小說才能成為暢銷書。 《簡單的激情》是一本關於一位作家與一位神秘已婚男子的痴迷戀情的回憶錄,它一半是符號學論文,一半是丑角浪漫史,而且更適合將高雅和低俗結合起來。作為去年法國最熱門的書籍之一,它包含了任何年齡段都可能出現的瘋狂青少年行為,但又足夠聰明,以緊張的文學形


📖 探索巴黎圖書宮殿
經歷十二年耗費2.4億歐元鉅資整修後的「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縮寫BnF)」之「黎希留(Richelieu)舊館」上個月重開大門,記得有一年歐洲遺產日版主已經先入還在施工期間的館內參觀,也寫心得分享過了,但現在正式完工後再回訪,眼前又是一番不同風貌。
這裡離皇家廣場跟巴黎最美的拱廊街薇薇安都近就在一旁,入館也不需門票也不用提前預約,一樓大廳還新設有一間咖啡廳,可以輕輕鬆鬆的進入參觀閱覽非常親民。
這座十七世紀建築原先是以路易十四首相紅衣大主教馬薩林為名的宮殿,自然氣宇不凡,1722年時被路易十五改為法國皇家圖書館,至今屆滿300年。
圖書館內特別有一間寬廣挑高達18公尺的「橢圓廳(La salle Ovale )」,它本是十九世紀的期刊室,天花版上還鐫有雅典、巴黎、柏林、倫敦、羅馬、佛羅倫斯、北京等當時世界文明16座歷史重點城市名。
花了十二年慢工出細活、2.4億歐元工程費整建ㄧ間圖書館可見法國重視文化財的程度,但這些工程款中其實有一部分都是法國人自行樂捐的,縱使只捐五歐元也行,可以因此留名在館內。
曾看過一項調查說約有四成的法國人一年至少會到公立圖書館一次,來的理由也不盡是為了準備學校考試、趕論文報告這類事,像這裡除了介紹古早巴黎歷史的圖文書籍外,就還有很多翻成法語版輕鬆自在的日本漫畫可看。
第二區
所有心情:
780

【巴黎奧運表演的文化象徵——法國想說出的故事】


各屆奧運開幕禮都是用來「說好自己國家的故事」,這裏介紹一下巴黎奧運開幕表演部份的歷史含義,看看法國想向世界說一個怎樣的故事。


>>>Ça ira! 法國大革命<<<

開幕禮一開始,電視畫面打上法語「Ça ira!」,意思是「會OK的」,這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歌曲。

看過開幕禮介紹的都應該知道這首歌曲,因為在第3幕「自由」(Liberté),女高音 Marina Viotti  夥同重金屬樂隊 Gojira 合作獻唱的歌曲正是《Ça ira!》。

這一幕一開始時是預錄片段,重演法國大革命的一刻,演員一輪走位後,最後定格就是拼湊出有關法國大革命的名畫《自由引領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而且呈現革命畫面也是涉及談及另一場起義、雨果名作《孤星淚》。

然後鏡頭一轉,去到現場,飾演瑪麗王后的女演員拿着自己的頭,並開始 Viotti 和 Gojira 的演出。那裏是巴黎古監獄(La Conciergerie),而瑪麗王后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斬首前是囚禁在這裏。

Viotti 是站在一個類似船的物體出場,相信跟巴黎市徽有關——巴黎的市徽是一艘帆船,下面寫着拉丁語格言「Fluctuat nec Mergitur」,意思是「風浪衝擊,只浮不沉」。


>>>屋頂行走的蒙面男<<<

貫穿全部12幕的是一個拿着聖火的蒙面神秘人,他在巴黎建築的屋頂穿越巴黎和法國千年歷史。很多香港人都提及,這是電玩《刺客教條》(Assassin's Creed),除了因為取景巴黎,還因為這個系列是法國電玩開發商 Ubisoft 推出。

這既是顯示法國的電玩業實力,同時也因為 Ubisoft 向維修聖母院捐了50萬美元,而且也應該有贊助今屆奧運(或提供協助),就當這個橋段是用來鳴謝善長仁翁。

神秘人是蒙面,這一點也有含義。法國歷史和文學作品經常有蒙面人的出現,例如20世紀初的小說《歌聲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的男主角,而路易十四年代曾出現一個外號「鐵面人」(l'Homme au masque de Fer)的神秘囚犯,囚禁多年都戴着鐵面具,到死的一刻都沒有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所以,神秘蒙面男對法國人來說是有一些共鳴的。


>>>鳴謝LV<<<

上面提及要「鳴謝」Ubisoft,那麼,法國最大集團LVMH絕對有資格在開幕禮佔上一個致敬的席位。表演有一幕是顯示LV如何製作大廂,然後由一些人用酒店搬行李的車搬運。開幕禮介紹了獎牌,而未來兩週,工作人員拿出獎牌,準備頒獎時,裝着獎牌的小盒子是LV提供。開幕禮有 catwalk,是向包括LV在內的法國時裝業致敬。

開幕表演也有展示衣服製作,除了再次向LV等時裝業致敬,也是反映法國重視工匠。另一段表演是表演者扮作聖母院的維修人員,除了感謝他們復修巴黎古蹟,同樣展示出對這些工人的尊重。

法國政府不時在財長以下再設幾個部長,分擔工作,之前不時有一個部長負責工匠(及其他經濟活動)事務,可見工藝業在法國很受重視。


>>>地下水道的故事<<<

說回開幕禮一開始的片段。一開始拿着聖火走錯去了運動場的那個是法國摩洛哥裔喜劇演員 Jamel Debbouze,他年輕時有參演過電影《天使愛美麗》(Amélie)。

施丹因為巴黎地鐵壞了,需要把聖火交由3名青年和小朋友繼續傳遞,安排他們走入巴黎地下水道,這是有原因的。巴黎目前的市政基建大抵是19世紀一次大規劃為基礎,例如現時所見的林蔭大道,而龐大地下水道網絡也是其中之一。

巴黎地下水道猶如隧道網絡,十分出名,而且不少電影以這裏取景,例如60年代法英合拍電影《橫衝直撞出重圍》(La Grande Vadrouille)。

3名青年/小朋友在地下水道看到鱷魚,同樣有意思,因為地下水道有鱷魚是巴黎著名的都市傳說之一,而1984年確實有維修工人在地下水道找到一條尼羅河鱷魚。


>>>《蒙娜麗莎》失竊事件<<<

Lady Gaga獻唱部份的法國文化含義應該很明顯。她唱出歌曲 Mon truc en plume ,這是向50年代芭蕾舞者及演員 Zizi Jeanmaire 致敬,她以唱好上述歌曲而知名。那個表演的風格、服裝以至樓梯油上金色,都是典型的法國歌舞廳表演。這個表演及前後的表演以粉紅色為主調,主要是引用傳奇歌后 Edith Piaf 最著名歌曲《生命如玫瑰》(La Vie en Rose)。

整個表演都有很多地方帶出法國的歷史及其他文學。當聖母院鐘樓自大火後首度響起鐘聲,畫面顯示塔尖有一個人,這是寓意鐘樓駝俠;Minions 偷了名畫《蒙娜麗莎》,是指1911年這幅畫作在羅浮宮失竊的事件,2年後才尋回,《蒙》部份名氣其實是源自這次偷竊事件;有一段是河中BMX單車、Breaking表演,那些人穿着古時服飾,這是寓意法國一些重要領袖,包括路易十四、拿破崙和戴高樂。


>>>香港人看得出的「左膠」:變裝皇后<<<

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一定察覺到創作總監刻意安排表演者的種族、性取向、年齡等不同背景多元化,最明顯是第8幕「節慶」(Festivité),全世界都應該留意到一些變裝皇后(drag queen)表演。

其他國家不少人可能感到突兀,尤其他們坐在一起應該在模仿名畫《最後晚餐》的構圖,覺得冒犯基督教。據說美國打電信公司徹出賛助

不過,這些變裝皇后在法國出道多年,就算不是主流,也有一定知名度,例如其中一個是 Nicki Doll,她是變裝皇后比賽的電視節目 Drag Race France 的主持,這個節目第一季在2022年播放,而美國的原裝版 RuPaul's Drag Race 由2009年開始播放至今,他們早已是流行文化和藝術的一部份,把法國國內藝術圈所有界別都在奧運開幕禮表演,十分正常。

英國《衛報》live blog一句形容:你當這是 Eurovision 吧。看過多年歐洲歌唱大賽,就不會覺得表演有同性戀元素和變裝皇后是奇怪;其中一個表演者是DJ Barbara Butch,有香港網民說「做乜見到個肥婆」,但 Butch 本身積極推廣肥人也很美的概念,而且 Eurovision 近年也試過有歌曲談及這個議題。Again,稍為留意法國和歐洲流行文化的人不會覺得巴黎奧運有這個選擇有什麼奇怪。

至於有一個近乎全裸、全身塗上藍色的表演者,他是法國創作歌手 Philippe Katerine,在法國有一定知名度,而且他出道多年的表演都是「神經刀」(其實法國不乏這類歌手),他在奧運獻唱的歌曲《赤裸》(Nu),剛在 YouTube 上載另一個電視現場表現版,有英文歌詞翻譯,看完後大概明白為何法國會選一個這樣的一個表演。


>>>香港人意識不到的「左膠」:Nakamura<<<

表演中還有一些一般香港人看不出「左膠」的地方,那就是法國—馬里雙重國籍女歌手Aya Nakamura的表演。

香港人可能只看到一個黑人女歌手跟一班身穿軍服的樂隊表演,覺得這純粹是糅合傳統和流行文化,但幾個月前法國傳出 Nakamura 獲邀表演時,法國很多極右政界人士批評,有人還上街抗議,表示「巴黎不是(馬里首都)Bamako的市集」。

Nakamura 表演的一幕稱為「平等」(Egalité)。在這個背景下,Nakamura 跟法國共和國衛隊的樂手一同表演,唱出自己2首名曲Djadja和Pookie,以及法國已故歌手 Charles Aznavour 的 For me formidable,這強烈展示出法國現在是種族多元的國家,Nakamura 都是法國人、法國的一部份,跟其他種裔的法國人平等。

跳舞其中一段連歐盟旗幟也出現,我不得不佩服這很法國。電音跳舞表演那一段,並非只是法國音樂潮流,也包括整個歐陸流行的音樂,一些歌曲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這突顯出法國認為「法國就是歐洲、歐洲就是法國」的概念。


>>>野心很大的表演<<<

撇除什麼歷史、文化含意,以節目效果來說,我認為只算一般,儘管很成功地「逼」世界各地觀眾欣賞巴黎市中心風景,而又確實拍攝得很漂亮。

節目效果一般,主要問題是感覺有點冗長,而且野心很大,把表演場地從運動場搬到6公里長的河流兩旁,要在這麼大的戶外地方控制直播效果,十分困難,4個多小時的直播中,始終有些「甩漏」。

野心大的地方不只是表演範圍廣閣,而且很多時候同一時間有兩、三件事情在發生,這次巴黎奧組委的概念是,不只我們在看表演和進場的運動員,運動員進場之時也在看表演,也在回看我們(在場觀眾),所以設計表演時是在考慮雙向的角度,這大大提高了表演的難度。

至於冗長,主要因為運動員在河上乘船6公里,令進場時間長了,而且今屆奧運以表演和進場輪流插播的方式進行(之前應該是表演和運動員進場大致分開進行),這個方式有好有壞,好處是不會出現超過一小時只有運動員進場的悶場,但壞處是把悶場分散在不同時間出現。

有2段表演明顯給人「刻意拖長」的感覺,包括Catwalk以及隨之而來的連場舞蹈,長達44分鐘,以及最後一名騎士披着奧林匹克旗騎着馬匹在河上「奔跑」,用了11分鐘進行,期間插播歷屆奧運片段。

這兩個表演都是有「行政功能」——Catwalk及跳舞是最後一批運動員乘船進場,騎士是要等全部運動員上岸、並到巴黎鐵塔前的地點集合,這兩個程序十分長,而如果再在這段表演花心思設計,影響表演過渡至下一幕。

有法國傳媒的live reporting 都形容那段騎士河上滑行是「廁所位」,建議讀者在這段時間沖咖啡,以免錯過尾段最精采的時刻。

不過,當考慮到壓軸的是Celine Dion,而無論是她久休復出,抑或純粹她的歌聲的震撼力,都足以完全抵銷上述悶場,完美演繹什麼是 diva。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圖書館那一段表演的原型:


亨利-皮埃爾·羅謝的《朱爾與吉姆》於1953年出版,探討了20世紀初巴黎兩名男子朱爾和吉姆與一位名叫凱特的女子之間複雜的三角戀情。這本半自傳的小說反映了羅謝自己的經歷和友誼,特別是與作家弗朗茲·赫塞爾及其妻子的關係。


小說中愛情、背叛和情感複雜性的主題引起了讀者的共鳴,但真正使其廣為人知的是弗朗索瓦·特呂弗1962年改編的同名電影。這部備受讚譽的電影強調了對欲望和關係的探討,鞏固了其在文學和電影史上的地位。

|圖書館裡的書|


巴黎奧運開幕式裡,我喜歡的橋段很多。國家圖書館裡的場景,更是我們文青一家的文化搶答題。


這裡每秒鐘出現的書都不簡單,最開始眉來眼去時,大家拿的書分別是魏爾倫的《無字浪漫曲》、繆塞的劇作《不開愛情的玩笑》和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俊友》。


眼神流轉一陣後,從19世紀換成現代文學,有安妮 · 艾諾的《單純的熱情》、Leïla Slimani的《性與謊言》。最後三人在書架上拿的書分別是Raymond Radiguet最有名的《體內的惡魔》、德拉克洛德《危險關係》和莫里哀的《出色的戀人》,最後一本書的場景停留在馬里沃《愛情的勝利》。


今天快手做了個簡短的影片,導讀這次巴黎奧運的開幕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巴黎不打烊的YT觀看。

大推LINE 實驗



。。。大塊文化有新譯本,可惜乏善可陳

"Utopia" is a work of fiction and socio-political satire by Thomas More, written in Latin and published in 1516. The book is a frame narrative primarily depicting a fictional island society and its religious, social, and political customs. Many aspects of More's description of Utopia are reminiscent of life in monasteries. The title "De optimo rei publicae statu deque nova insula Utopia" literally translates to "Of a republic's best state and of the new island Utopia".


Thomas More, venerated by Catholics as Saint Thomas More, was an English lawyer, social philosopher, author, statesman, and noted Renaissance humanist. He was a councillor to Henry VIII and also served as Lord High Chancellor of England from October 1529 to 16 May 1532. More opposed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theology of Martin Luther and William Tyndale. "Utopia" is a satire about tumultuous English politics published in 1516 and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society depicted in "Utopia" differ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that Thomas More was living in at the time, one rife with intrigue, corruption, and mired by scandal. More sought to create a different place altogether on the page—a world free of the hierarchies that ultimately cost the author his life.


"Utopia" has been a significant work in the exploration of utopian worlds and has influenced the genre of utopian fiction. It remains a thought-provoking and influential work that continues to spark discussions about its themes and its relevance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

以身嗜法



今晚,法國人是值得驕傲的!


今晚,巴黎真的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這場開幕典禮,有文化底蘊,有人文關懷,有藝術風華,也有多元價值,也只有歷史深厚的巴黎風景才夠格成為這一齣精彩表演的空間!法國人完全沒有浪費本身既存的優點,沒有去打造好大喜功的多餘建築,而是利用整個城市與塞納河作為舞台,超狂!


即使全程下雨,各工作人員、表演人員、運動選手依然敬業,毫無怨言。還有人說,連雨都想來參與盛會啊!雨中的巴黎更添風采,可遇不可求!


比起在體育館舉辦開幕,在戶外,尤其在河上舉辦開幕的挑戰更大。但法國人做到了!還成功地將不請自來的雨水變成典禮令人難忘的瞬間!


席丹與Nadal 的擁抱,有了雨水點綴,莫名閃耀!席琳狄翁在艾菲爾鐵塔上唱著『愛的讚歌』,身旁的鋼琴都是水漬,令人更為動容!


奧運開幕典禮結束之後,我又聽了一會兒記者對整個流程的心得。他們說,這是一場完美的開幕,面面俱到,整個法國的精神與驕傲完全傳遞到位!


負責規劃典禮的人還感動得哭了!她說他們忙了18個月,從法國各地動員工匠來製作活動各項道具與擺設,每一艘船進場的時間都要好好精算過。


而且在塞納河上佈置動線,還要考慮到河裡的生態,比如魚群產卵的地方要避免打樁之類。


整場開幕,最讓我感動的有三個地方。第一個是台灣隊出場,這不用說!


第二個是中村Aya(全世界最暢銷的法語系歌手) 跟Garde républicaine(法蘭西共和國衛隊)在藝術橋上合唱。而且aya走出來的地方是法蘭西學院!!!這一幕讓我熱淚盈眶!這就是法國一貫的多元價值!


Aya在今年初曾被法國種族主義者罵說不配代表法國。結果法國奧運開幕竟然用這個方式來力挺她,這一刻我真的以法國為榮!


第三個讓我感動的場面是最後一位聖火傳遞者,坐在輪椅上,出生於1924年的Charles Coste,他是法國還在世的最老奧運金牌得主!他於1948年得自由車金牌的時候,我們大部分人都還沒出生呢!主辦單位保密到最後一刻才揭曉,法國人都快看哭了...


新舊紛陳,年輕與年老並列,現代文明少不了以過去為後盾,而歷史讓我們更珍惜現今擁有的一切!


法國自六月歐盟選舉以來,緊接著解散國會,重新大選,政壇紛擾,社會爭吵,至今還沒有找到第一總理。人人心中難免有些怨言。


但是今晚的開幕典禮,讓我重新想起法國曾經吸引我的那些美好價值!


那樣的天馬行空,力求與眾不同,卻又溫暖真實!


謝謝你,我的第二祖國!


(上半場的截圖跟台灣隊出場的影片在前兩篇貼文)


鞥鞥鞥


❤️巴黎奧運愛情書單 Part I


這屆巴黎奧運開幕式展現世人巴黎真是一場名副其實流動的文化饕宴。


從一開始席丹搭地鐵,路上滿是塞車巴黎真實日常生活開始、Lady Gaga的歌舞、紅磨坊康康舞…到最後Celine Dion站在鐵塔上重新演譯法國天后Piaf的《愛的禮讚》。


創意時尚、工藝美術、文化遺產、性別人權平等、歐盟團結、和平反戰、節能環保…,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實在面面俱到,也展示了文化藝術大國法蘭西雄厚的軟實力。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之一是在國家圖書館內那一段由多種族男女三人Ménage à trois 彷若楚浮電影《夏日之戀》情節重新演繹,象徵愛情、性別多元的演出。


這段表演出現了九本法文愛情名著,每一本都能在潛移默化中教人在感情中學習成長,疼惜自己並尊重別人。


九本寫不完,大家讀起來也累,版主先挑個五本來分享:


1.❤️《愛的勝利Le Triomphe de l'amour》 


這本書是法國18世紀劇作家馬里沃(Marivaux )的作品,故事描述落難公主愛上篡奪其家族王位政敵的合法繼承人,公主為復仇女扮男裝與不知情的王子戀愛,但最後卻真的愛上對方並幫助他擺脫背後政敵的控制。


這本書強調「愛情」本身就常常帶著欺騙,包括自欺與欺人,讀者能從中體會主角在理性思考與感性情慾中的掙扎與成長。


2.❤️《無言的浪漫 Romance sans paroles》


這是由法國19世紀詩人魏崙(Paul Verlaine)創作,他是法國著名雙性戀者,他拋妻棄子跟鮮肉學生韓波的師生男男戀愛情故事可以參考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演的電影《全蝕狂愛》。


這書充份展現魏崙細膩敏感的詩風和對自然、音律、感情深刻敏銳的觀察體認描繪。


3.❤️《愛情不可兒戲 On ne badine pas avec l'amour》


這本書由法國19世紀劇作家穆塞(Alfred de Musset)所作,劇情講述男主角佩爾從巴黎學成歸來,希望與青梅竹馬卡蜜兒結婚,卡蜜兒卻因修道院的宗教信仰和對愛情的恐懼而拒絕佩爾的求婚。


佩爾為報復卡蜜兒的冷漠,假裝愛上另一位農村女孩羅塞特,卻從而導致三方一連串的誤會和隔閡痛苦,卡蜜兒最終意識到自己對佩爾的真愛,但ㄧ切為時已晚,因為羅塞特的死亡兩人將被迫永遠分開。


穆塞通過這個悲劇故事警告世人不要輕視或玩弄愛情,以避免帶來無可挽回的傷害。


4.❤️《漂亮朋友 (俊友)Bel-Ami 》


這本書由法國名作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所作,劇情描述19世紀充滿虛偽與浮華的巴黎之社會階級和權力鬥爭。


書中主角憑著才氣與俊美外型,不擇手段操縱欺騙女性上位以追求成功的過程,警示個人因逐利野心隨之而來的道德墮落與精神空虛。


5.❤️《單純的激情Passion simple》是由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於1991年出版的一部小說。


作者常以其直率且強烈深刻的自傳性經歷寫作風格而聞名,2021年曾改編成電影《情慾告白》上映。


故事描述一位巴黎育有十歲男孩的大學女教授與年輕、神秘、陰鬱性感具致命吸引力的俄羅斯外交官乾材烈火式的激情外遇。


從這段都會迷漾的約砲關係裡,人們可以窺見原本對感情、性愛方面自覺處理熟練聰慧冷靜的知性熟女,如何從最初的滿滿自信、只管享受年下情愛關係的床第陶醉,轉變至後期瘋狂痴迷不可自拔,終究危致家庭毀滅的過程。


後面4本書Part II 的介紹也寫好了,請點擊: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3ewPiNQoGdKYevPC/?mibextid=WC7FNe


這奧運橋段表演的地點在BNF國家圖書館,之前有寫過日記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CatTMMAMhDLfZTgZ/?mibextid=WC7FNe

❤️巴黎奧運愛情書單 Part II


上一篇介紹本屆奧運開幕式節目,國家圖書館這喬段裡二男一女仿楚浮《夏日之戀》電影三角關係,展示「法式浪漫」主題,感情多元文化9本書中的5本後…。


這一篇意猶未盡來補剩下的4本,照片是版主剛剛拍~杜樂麗花園裡的奧運聖火,這次巴黎奧運講求環保,想當然爾聖火是LED燈泡做出來的效果😜。


6.❤️《體內的惡魔 Le Diable au corps》


這是由法國作家拉迪歐(Raymond Radiguet)192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


故事以一戰為背景,描述16歲少男與丈夫遠在前線作戰的婦人發生不倫之戀,深刻描繪人類道德與慾望在極端情境下的複雜性和衝突矛盾。

 


7.❤️《性與謊言 Sexe et Mensonges》 


這本書出版於2017年,有一副標「摩洛哥性生活La Vie sexuelle au Maroc」,由摩洛哥作家萊拉·斯利馬尼(Leïla Slimani)所寫。


這部書挑戰傳統保守觀念,大膽深入探討摩洛哥社會對「性」、「性別」複雜和多元的觀點,揭露這昔日法國北非殖民地社會的性秘密和性壓抑。


8.❤️《危險關係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為法國18世紀作家拉克勃里(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的一部小說。


小說以書信體形式寫成,描述當時法國貴族社會複雜的金權與愛情遊戲,1988年時曾翻拍成同名電影,影片演員陣容堅強,有基努李維、葛倫克蘿絲、蜜雪兒菲佛、鄔瑪舒曼…等,還得過奧斯卡獎。


這本書揭示幾位主角如何利用人性善妒、貪婪的弱點不擇手段操縱他人、欺騙感情,最後弄得玉石俱焚無一善終、是一部經典社會諷刺作品。


9.❤️《華麗的戀人 Les amants magnifiques》


最後這本是法國文豪莫里哀17世紀時創作的一部芭蕾舞喜劇。


劇情描述某國公主面對兩位王子熱烈追求,為弄清兩人的真心和動機,公主難以抉擇,便讓聰明詼諧的隨從出題測試,兩位貌似英勇、誠實的王子於是各出奇招試圖贏得公主的傾睞。


最後公主卻因一隻野豬的逆襲被一位士兵捨身解救而贏得芳心,全劇在笑鬧中充滿諷刺意味,故事揭示情愛糾葛本身的盲目與表面美好完善實則不堪測驗人性的不定浮誇虛偽。


前五本書請點擊: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TrBnW6dBKPwspsnh/?mibextid=WC7FNe


這奧運橋段表演的地點在BNF國家圖書館,之前有寫過日記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CatTMMAMhDLfZTgZ/?mibextid=WC7FNe

吳家恆

前幾天不在台北,沒跟到奧運開幕,臉書上討論紛紛,昨天在MOD上看了一部份(太長了,慢慢看)。這簡直是法國給國民的文化大會考,看法國人對自身的歷史、音樂、繪畫、雕刻、電影有多了解,實在很厲害。

看到Marie Antoinette這一幕,搭配重金屬,在那樣的歷史建物,在聽覺、視覺、想法上,都是很大的衝擊。

斷頭台利刃的鋒利與重力加速度,讓切口十分平整,被斷頭的人恐怕也沒有太多感覺,只是一陣天旋地轉,頭顱就滾了下去(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曾經編過一本Mary Roach的書,談屍體,裡頭提到,法國大革命期間被砍頭的人太多了,於是就有人把砍下的頭顱放在桌上,呼喊死者的名字,頭顱起先還有反應,聽到自己的名字,眼皮會抬一下,嘴唇也會稍微動一動,喊了幾聲之後,才漸漸沒有反應。

所以砍下的頭顱是有表情的--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也無法驗證。


奧運很熱鬧,但是北市府在幼稚園性侵案還是要關注,這件事爆發到現在,市府還沒給個說法﹒以現任市長懦弱的個性,能躲就躲,他大概想說奧運可以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如果是這樣,那更要關注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40726edi05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