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 生日|李安導演(10 月 23 日)生日快樂!
去年,台灣導演李安於東京獲頒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的藝術獎項 —— 日本的「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Praemium Imperiale)」。這位三座奧斯卡獎得主感性表示:「我很驕傲,這是台灣人第一次得這個獎。」然而,即使獲得如此殊榮,李安卻也在專訪中坦承,自己在創作與電影產業的未來中感到「迷惘且困惑」。
在頒獎前夕的東京記者會上,李安說:「我喜歡把自己的職涯想成一間永無止境的學校,學電影、學自己,也學世界。」這份對學習的渴望,正是他作品多樣性與深度的源頭。
從早期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三部曲,到後來的《理性與感性》、《冰風暴》、《臥虎藏龍》、《斷背山》、《色・戒》、《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再到口碑與票房不一的《雙子殺手》,李安一次次跳脫舒適圈,證明導演也可以是「換裝的演員」,在不同類型中探索人生。
儘管成就斐然,他卻在《雙子殺手》後整整六年未執導任何電影。
談到這段空白期,李安誠實地說:「我現在的狀態就像剛畢業時一樣,覺得自己好像不再屬於這個電影環境。我不知道未來電影要走去哪,也不知道我還能做什麼。」他指出,影視產業疲乏,年輕人無法從舊公式中獲得驚奇,而短影音與串流雖然便利,卻難以提供觀眾「集體進入神殿般的觀影儀式」。
李安對電影的期待,從來都不只是娛樂,他說:「人類需要一個地方,一起被故事帶走。」他曾用武俠片《臥虎藏龍》試圖重現這份童年看電影的震撼,也相信電影的本質並非語言,而是能超越文化的某種魔力,正如同他說:「電影院裡,觀眾在黑暗中一起經歷屬於自己的真實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