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漢清講堂的故事 與曹老師 音樂會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專注發行當代電影傑作的發行商標準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會邀請名人到公司挑選他們心目中的「口袋片單」,讓他們講講這些電影何以偉大、何以重要。前幾天CC的YT頻道的來賓是役所廣司。

當然,到了這間在世界影壇上指標性地位的電影公司,役所廣司選了日本大師們的傑作:黑澤明的《紅鬍子》、《生之慾》、小林正樹的《切腹》,以及伊丹十三的《葬禮》。有趣的是,他選了一部九○年代的恐怖片:1997年黑澤清執導的《X物語》。

「這部也是傑作,《X物語》,我有演這部電影(笑)。」

看看役所廣司這個演到傳世經典電影而且自豪開心的燦笑,真可愛。
華梵

〈永明寺〉北斗
華梵初立基
光明寺中研會辦
受邀撰論文
述希遷禪旨
曉雲臨場啟法論
當晚素齋宴
即在永明寺
隔今時移卅五年
再登如夢幻


徐學長 1973級

拜登退選得好
徐錚

恭喜拜登總統退選。他這樣做,一定會歷史留名,得到很好的評價。這不但是因為他展現了急流勇退的智慧,證明他是一位把國家利益擺在個人權位之上的真正愛國者;更因為他依循了甚至創下了一個優良的憲政傳統:知所進退;不再適任了,就讓賢。這和他的對手川普,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在歷史上,拜登又嬴了川普。

美國憲法創立在兩百三十多年前的君子時代,充滿自律精神。雖然經過許多次補充,仍然是依賴政治領導人建立的憲政慣例在運作。華盛頓就是這些憲政慣例最早最重要的奠基者。例子包括任期限制和總統向國會報告國情咨文等等。代代相傳,美國遂能卓然以民主憲政立國於人類史冊。但川普肆無忌憚地毀壞了許多慣例,尤其是尊重選擧的根本要求。他的毀憲亂政許多美國人是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原諒他的。所以儘管有MAGA民粹支撐,他的最高民調在幾個月以前從來只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但𢓭來拜登的適任問題出現了。他屢次在人民面前,赤裸裸地表現出來智力精力衰退的現象。他這一任的政績相當出色,尤其在外交方面,重建並擴大了美國的全球伙伴;也重新振興了疫𢓭經濟。是以在擁拜登和反川普這兩方面,他原本都是選民的唯一支持。但適任問題出現了。擁拜登還擁得下去嗎?

拜登退選了。不管民主黨推出來的繼任候選人是副總統賀錦麗,或是協商出來的另一位優秀候選人,這次大選回歸正軌了。謝謝拜登發揚的優良憲政慣例。

《我的生日》,送你們《一片天》

再過九小時,就是我的生日!我是四月二十日子時出生的。

無法想像,我將要滿八十六歲啦!

有幾位八十六歲的長者,還在寫臉書,還在跟你們交流?

很多次,我想停止臉書了,因為身體上諸多「小毛病」不允許我如此奢侈。會傷害視力、體力、和精力,又會耽誤睡眠……還經常沈浸在你們的留言中,感動低迴不已。每次我的網絡交流站,都是我最不捨的「甜蜜負擔」。 

今年,家裡一樣有鮮花和蛋糕,禮物和祝福卡。我不想再和鮮花禮物拍照,貼給你們。那樣太重複太簡單了!我要把張簡君偉作曲的《我有一片天》送給你們!大家細看細看,每張我的照片,都有我給你們的心意。每句歌詞,都有我的心聲。我的這片天空,你們也有!我經過了八十幾年,才發現它的美麗和珍貴。即使有時會烏雲滿天,那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烏雲是敵不過陽光的,烏雲終歸會散去,當陽光再度露臉,照耀著我們,那陽光會更加燦爛明亮!

這首歌曲,是我「八十六歲感言」,有了歌曲,當然要視頻,裡面重複了很多有關天空的句子,我拍攝的實景天空照片,難免大同小異。於是,我找到了柯志遠,他是一位奇才。寫過小說,編過劇本,寫過影評,還有舞台劇!他第一次改編的小說《惡女阿楚》連續劇,就是琇瓊製作的。如今,他一面寫劇本,一面研究AI製圖。我問他可以供給我一些天空圖嗎?他熱烈的一口答應了!傳給我許多AI生成的天空圖片。我在每張採用的圖片裡,都合成我「呼應」的照片。所以,有我照片的底圖,都是柯志遠的傑作!其中第四組,我要「抽象」的天空。還要表現「雲纏綿」的意境。於是,有了這組特別的天空!大家看看,有沒有一些新鮮感呢?如果喜歡,要幫我謝謝柯志遠啊!

親愛的朋友們,看到我比愛心嗎?那是特別為了你們拍攝的照片,我把它合成在AI的天空裡了!你們,一定要仔細聽這首歌曲,仔細看每張配圖,然後分享給你們的朋友。因為,我將慢慢淡出臉書了!以後想看到我這樣的視頻,恐怕不容易。因為,除非有特別原因,我大概不會再親自拍攝視頻了!

馬上,我的生日就要到了!你們都過來,對我說一句「生日快樂」吧!明年此時,不知道我是否還會更新呢!

「快樂與翩然,就在這片天!」讓我們共有這片天!

祝福每一位,都能夠擁有「快樂與翩然」!這兩樣東西,才是人生追求的極致!因為,有了這兩樣,表示你已經努力過了,沒有生活壓力。你的心靈,是滿足的,自由的,沒有遺憾的!

祝福!祝福!再祝福!

瓊瑤
寫於淡水雙映樓
2024、4、19
。。。。
這對夫婦神仙伴侶。早在九十年代曹永洋即邀請朋友参加曹永坤家的音樂會。



2024

在舒曼「森林情景」(Waldszenen)
作品82 首次出版的樂譜封面是個墓碑,上面寫(刻)了題贈者(Anne曹永坤tte Preusser)和作曲家的名字,還有從森林地上長出來的葉子,上面是九首個性小品的德文標題⋯⋯
這部樂曲的創作靈感來自作家 Hebbel的詩作⋯

九首曲子名為:
1. 森林入口 Entry
2. 埋伏中的獵人Hunters On The Lookout
3. 孤寂的花兒 Lonely Flowers
4. 不祥之地  Place  of Evil Fame
5. 心曠神宜的風光Friendly Landscape
6. 客棧 Shelter
7. 先知鳥Bird As Prophet
8. 獵歌Hunting Song
9. 告别 Farewell

Hebbel詩作的英譯(魏樂富)
https://search.app/SKdX1fNpgJWt22GR9

。。。2011
最早 十幾年前 魏樂富/葉綠娜 每周日鋼琴節目
數年前在德國文化中心聽他們頌詩演奏....


魏樂富(Rolf-Peter Wille)

  鋼琴家,1954年生於德國,1978年畢業於漢諾威音樂院,隨即抵台定居。紐約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鋼琴演奏博士。1990年國家文藝獎,2010年金曲獎最佳古典專輯及最佳演奏獎得主。目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近年來,他以敏銳的音樂感受寫成幽默的文章,在國內主要報章雜誌上發表,廣受喜愛。魏樂富博覽群籍,所涉獵的藝術領域極為廣泛。魏樂富於三十年前剛到台 灣時,讀了馬偕的 From far Formosa ,之後陸續深入閱讀許多有關台灣的書籍,特別受到影響的有 Davidson和 Kerr之著作。2009年初,偶然讀到《魯賓遜漂流記續集》中有關福爾摩沙的記載,再加上進入小琉球烏鬼洞的經歷,深受震撼,彷彿之前只存在於書中的所 有想像,突然和現實聯結在一起。

  其著述翻譯成中文的有《冷笑的鋼琴》、《怎樣暗算鋼琴家》、《台北沙拉》、《鋼琴家醒來作夢》、《魏樂富葉綠娜雙鋼琴二十五週年》,以及由Philips品牌,Universal 唱片出版之多套獨奏專輯與『雙鋼琴演奏專輯』,均備受好評。

   Born in Braunschweig (Brunswick), Germany (1954), Wille, pianist and piano teacher, lives in Taipei since 1978. He studied music in Hannover, Germany, and later in Canada and New York (Doctor of Musical Arts, 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 1987). Since 1987 he is professor at th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His wife, pianist Lina Yeh, and Wille toured and recorded extensively as a piano duo their albums having been released on the Philips, PolyGram and Universal labels.

   Wille’s literary activity bega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music reviews and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ree collections of satirical stories,translated into Chinese by Lina Yeh, were published in Taiwan. Books on piano playing appea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German short stories were published in anthologies of various literary forums and the Betzel Verlag. His works include, among others, The Cold Smiling Piano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88), How to Sabotage the Pianist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91), Taipei Salad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1994), Pianist: Wake Up and Dream! (2001). In 2002 satirical short stories appeared in the Project Gutenberg-DE and since 2003 short stori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anthologies (Leselupe, Webstories, Betzel, Meiendorfer Drucke). In Taiwan Wille and Yeh have been awarded the National Cultural Award in 1988 and the Friendship Medal of Diplomacy in 2010. Their 30-year anniversary album (Rolf-Peter Wille and Lina Yeh: 30 Years of Piano Duo) wo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and best classical album.

譯者簡介

葉綠娜(Lina Yeh)

  鋼琴家,出生於高雄縣。曾就讀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德國漢諾威音樂院及紐約茱莉亞音樂院。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1990年與魏樂富共同獲得國家文藝獎章。2010年獲得金曲獎。

  除了音樂上的傑出表現外,葉綠娜也經常應邀於國內各大報章雜誌發表音樂評論與文藝作品。自1996年起擔任台北愛樂電台「黑白雙人舞」節目主持人。負責本書第一章引言,及其他全部的翻譯。



---

鋼琴家魏樂富 找出台灣新鮮事

  • 2011-05-22
  • 旺報
  • 【記者林采韻/台北報導】

 德國鋼琴家魏樂富30年前娶雞隨雞,跟著老婆大人、鋼琴家葉綠娜來到台灣,初來寶島,他對一切感到陌生,從小喜歡閱讀文學、樂於舞文弄墨的他,開始大舉閱讀有關福爾摩沙的英文著作,日前他將長年的讀書心得,以小說的筆觸,完成《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一書,論起書名由來,因為外國人對筆下的台灣有太多的幻想。

 魏樂富翻開書中一張繪製於1675年的畫作,不禁覺得好笑,畫中的福爾摩沙建築有著圓頂的風格,人民穿的衣服,也帶有歐洲風味,完全是一幅想像圖。不過,過去交通、資訊不發達,搞不好當時有許多歐洲人看到這幅圖而信以為真。

 書中〈現代傳說〉的篇章,內含有趣的資訊。魏樂富指出,2010年發行的好萊塢電影《被出賣的台灣》,拍攝地點事實上在泰國。然而1965年一群好萊塢影星,包括史蒂夫.麥昆、坎蒂絲.柏根在台灣拍攝《聖堡羅砲艇》其實說的是中國的故事,主要敘述1926年在中國揚子江巡邏的美國砲艇「聖保羅」號船上水手的故事。

 魏樂富指出,柏根在她的回憶錄裡Knock Wood 特別描述了她時拍片的台灣,留下讓人不敢恭維的描述,「這城市是以壯觀的故宮博物院,還有它富異國風情的妓院而聞名。市政水管維修工作也尚未引進,因此人們得小心翼翼踏過,在汙水裡燉熬。」

--

Knock on wood 按字面的意思就是“敲敲木头”, 这个短语是指接触木制的东西可以确保好运、甩掉坏运气。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惯用语。 ...

----



曾繁城F.(C. Tseng1944--  )漢清講堂127 紀念唐津 一先生--向曾繁城先生 致敬。
曾繁城——文藝青年打造護國神山 。收入他鄉.故鄉:在動盪的時代,「臺灣行者」把我們的島打造成世界的光 :2024/07
HCPEOPLE.BLOGSPOT.COM
曾繁城F.(C. Tseng1944--  )漢清講堂127 紀念唐津 一先生--向曾繁城先生 致敬。 曾繁城——文藝青年打造護國神山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1天 ·



BLACK GOD, WHITE DEVIL (1964) has joined the collection! Buy our new edition of Glauber Rocha's blistering existential western for 50% OFF at Barnes & Noble! https://bit.ly/3bBtfHU
Myth, mysticism, and revolution collide in this film by Glauber Rocha, a pioneer of Brazil’s socially committed Cinema Novo movement. Suffused with antiauthoritarian fervor and the intensity of life in the desert, this landmark work of radical cinema is a scorched-earth allegory about mindless ……
查看更多




Tim Hulsey

Seeing "God and the Devil in the Land of the Sun" finally convinced me that Flannery O'Connor could, in theory, be adapted for the screen.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天 ·



ANNOUNCING our OCTOBER 2024 Criterion Collection titles! https://bit.ly/2jXMD3N
A pair of moody horror milestones from a visionary producer, a folk-horror fantasia from a Japanese New Wave renegade, and a transgressive portrait of angelic and devilish souls in America’s rural underbelly. Plus: a sensationally modern melodrama from a master of early German cinema—now on Blu-ray!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4天 ·



HEISEI-ERA GODZILLA Now playing on the Criterion Channel! https://bit.ly/3W5YZKc
In the 1980s and '90s, the King of the Monsters roared back with a vengeance, inaugurating a new era in the romping reptile’s mythology. Watch these ferociously entertaining kaiju spectaculars—featuring THE RETURN OF GODZILLA, GODZILLA VS. BIOLLANTE, GODZILLA VS. MOTHRA, and more!











0:00 / 1:03






















所有心情:883883


65


203







留言


分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