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老曹 文友圈;《劇場》 (2024 台北文學季 李時雍)。雷驤等七等生陳映真 吳耀忠 ;《文季》

 雷著 目的地上海 西遊記出版社 咖啡與酒,2007, 頁157 

文季同仁與另一前衛雜誌劇場,有部分重疊,因而我也在明星認識曹永洋,陳耀圻,李至善諸人。


蔡其達

時值雷驤往生,我展讀《人間自若》兩卷(春明.夏影、秋光.冬眠),及畫集《畫人之眼》(市井.暴力.身體),腦海中突然流曳著吳耀忠、粱正居等人的相關畫作或攝影,那是70年代「鄉土回歸」的整體留像,以前不太懂,近幾星期在整理70年代的鄉土回歸現象,再對照這些前輩文人的作品,似乎懂了些什麼。


初識雷驤作品當然是在80年代「人間副刊」上,他以拙樸插畫搭配一篇文章的入眼手法。這和梁正居一幅庶民照片配以一篇人生小景似很雷同。或者吳耀忠幫陳映真在遠景所出版小說的封面畫,這些都有鮮明的70年代鄉土回歸色調。


那是想要撥除黨國桎梏、反共幽靈,直探黎明前夕台灣土地的共同嘗試。庶民、小民才是他們心之所寄。這自然不是現代主義的心靈獨語,又和日後的種種後設文學迥異。他們所述所繪、所攝的鄉土又和今日這種濃妝豔抺、精心打扮的鄉土定義不搭;他們似乎集體留在上一個月台淺吟低唱 、快樂與共,不須與我等解釋、同心,似乎就是如此。


其實,雷驤是個即之也溫的長者,他風趣尚聊,由於多才多藝,自然「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完全不須掉書袋、套人生至道;祇是我與他除了公務沒有私誼。是由於鄉土回歸的70年代意象,才讓我再回眸70年代。


說來尷尬,我的年歲其實已足以溼潤一些70年代的文學景觀,而確實那個年代已識黃春明、王禎和,當然也因為「鄉土文學論戰」讓70年代的文學作品被賦予某種異樣色彩。


然而,跨過80年代後我似不想再回探70,儘管我向來是老靈魂,但和70年代的靈魂長期以來有著落差。我知,我尚理智、理論,想早日撥除迷霧,讓金陽煦風吹入心坎;然而如今時序已是21世紀20年代,AI的討論壓過一切,然後但見70年代的人物在肉體寂滅後,靈魂紛紛道曲訴衷,而此時我也不再年輕,於是到了與他們說「好久不見」,接著坐下品茗聊天。即使人已飛往另個異世界,他們的作品與人情就是留於此世的傳世密碼。


對!當我專意於梳理80年代如何走向今,前一階段的70年代,我就是不能略過。雷驤、張照堂、黃永松、梁正居、吳耀忠,我都得好好再重識。




初宴(原文刊載於「文訊」雜誌。)


那是Amy同我結婚成家後,第一回款宴友人吧,如果那簡陋粗疏的餐食調理也能稱之為「宴」的話。


1967年秋末的黃昏,我爬上淡江文理學院的長階,《文學季刊》的朋友四、五位迎面而來,我是專為迎接他們來淡水家中便餐的。以陳映真為首,應學生社團之邀前來講演──為打開《文季》這份頗為孤獨的文學創作刊物的銷路。


我看著他們幾個在黃昏的水泥道上走來:尉天驄和映真笑著;裹著皮草大衣的施叔青幾乎是跳蹦地走;吳耀忠卻端肅著臉邊吸紙菸;另外還有當時社團分子的王津平和武允恭等來相送的三、四個同學──這一幅時代文學青年的圖像,很讓我不能忘懷。


這時匆匆從後面趕來的學校總教官,一稍後聽到了消息,有點疑慮地走來打招呼,大約想盤問講演內容,而映真機敏地以「手掌滿是粉筆灰」為由,婉拒了總教官伸出的手……


妻Amy在我們租住的地方預備好幾道家常菜,我特意來為客人引路,以便順利抵到不容易找的鎮上稱做「布埔頭」的小樓。當時我們家每日肉類預算只能支付新台幣三元,這樣一位家庭主婦能做出什麼特色盛饌,我是沒有所指待的,只不過盡一份住淡水文友的地主之誼罷了。


我是《文季》第五期才加入這個文學團體的,此後每期寄稿,直到第一階段《文季》的結束。這份同仁雜誌先有四期,因為是季刊,所以已發行了一年。說起來我會在《文季》的出現,係仰賴七等生的中介,他將我寫〈犬〉小說原稿,不具名地轉給映真,立即獲得《文季》諸人的讚賞──以為是七等生當期的新稿件。我們年輕時代悲運的相繫,是七等生與我的書跡十分相近之故。


現在很難回溯初宴《文季》的友人中,那時一直往還密切的七等生缺席的原因,尤其兩家家眷也曾十分熟識。


想起來這邀宴可算是對《文季》同仁的一種答謝──自從加入這個文學團體以來,頗有一些受邀宴飲的機會,大抵二、三個月一回,如同發刊例會似的聚餐。當時,寄稿者畢集,奉為精神領袖的姚一葦師也會蒞場。聚會記得有幾次是利用長輩不在時的丘延亮家日式大宅舉開,負責全席料理的則是一名叫「單槓」的台大醫科學生,筵席菜色正典,很難想像出自那麼一位沉靜的醫科學生之手。


當時《聯合報》藝文版名記者楊蔚也經常列席,此一時期,他為本地前衛藝術家寫的個人專介,引起人們興味的眼光,掃視到這個當時十分寂寞的角落來。兩、三年之後,情治單位破獲文化藝術界「叛亂」大案,原來即記者楊蔚長期臥底調查的結果。醫學生「單槓」、丘延亮、王小虹以及「初宴」應邀的文友陳映真、吳耀忠皆涉獄,當然這是後話了。


《文季》平時談發行、約稿、校稿的所在,於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廊前有周夢蝶先生擺設的書攤),那二樓幾成了「文季編輯部」,付款的東道主總是老編尉天驄。即使是咖啡廳淡而無味的「簡餐」;或是隔壁排骨大王油膩的菜飯,予我都是值得感念的盛饌了。


「雷驤的身邊,都時常有一位看來才高中生那麼大,安靜而美慧的妻子。」映真後來為我的小說集出版寫序的時候,這麼樣說:「總之,如果當時還不是妻子,畢竟不久就結婚了。」


我倆像受命於父母的安排(實際已有三年「自由愛戀」的經過),悄悄在故鄉行禮與宴請之後,便返北租貸了小街上前樓的一間房,這麼樣開始生活。


大約這也是一成理由──為得到文友們的祝福,而補上這次的吃飯吧。


由窄木梯走上來,前邊有四扇窗的七席半的一房,而靠窗的一端,愈走愈低矮,最後只能座落窗台了,便是我們的居處。想像Amy每送我出門上班以後,便坐著向窗外觀看,以度過寂寞的一日。得了屋主的允許,共用樓下廚房一角,安置我們那隻野營用的小瓦斯爐,簡單地烹煮後,用托盤端到自己房裡,跪坐在塌塌米上,圍坐茶几邊上吃的。


隔著一層木板壁,獨居著一位和善的老先生,就是房東的父親,時時傳來哮喘和輕咳。房東說:父親久已聾了。


那一次,因為沒有餐室的「宴請」是不可能的,屋主破例讓我們使用樓下的客廳宴客──那裡有L型沙發組以及長矮几,隔著小小天井,尚可透見廚下忙忽的Amy的身影。


朋友們坐落那借用的空間,是否感到怪異或不安,我們無從顧及。文友們一體面向著天井,透過雙重玻璃窗看向廚房,似有一種娛樂效果。


「像繡花似的」──施叔青這麼樣描述Amy面對烹具而躊躇的模樣。那時還是法文系(西洋與文學系法國語文組)三年級的施叔青,理應自己也沒有烹煮經驗吧。


Amy終於來排碗筷了。原屬我兩人的食具,顯然不足請客,記得預先添購了幾隻碗。


群客們當時及後來的生平,在此略為介紹:


尉天驄,《文季》主編,時任政大講師。之前已創辦過思辨性雜誌《筆匯》。2019年12月逝世於台北。


陳映真,天驄《筆匯》時代崛起的小說家,《文季》創刊人之一,時在竹圍「輝瑞」藥廠工作。稍後,因難「白色恐怖」判刑十年。2007年後在北京定居,曾於「人民大學」駐校。2016年11月逝世於北京。


吳耀忠,國立藝專美術科助教,映真年少時代摯友,並為《文季》之友。「白色恐怖」同案繫獄,釋出後一度任「春之藝廊」經理,1987年因酗酒抑鬱而終。


施叔青,淡江文理學院學生。後來的知名小說家,一度長居香港,曾任「香港藝術中心」主任,現居美國。


武允恭,淡江文理學院數學系學生,後移居美國。


王津平,淡江學生。後任「勞動黨」黨委會書記長。當天有事先離開,並未留飯,2019年9月逝世於北京。



飯菜排列開來,大約有蒸魚、紅燒茄子與菜脯蛋等幾樣平常菜餚。因為沙發前的長几並非食桌的高度,五個客人居長沙發那一邊,主人的我倆搬來腳凳面對面坐著,每個人舉箸甚遠──這距離往返挾菜,就食的印象大致如此。


文友們似乎津津地、默默地食著,口中沒有溢美的讚詞,當然我們原也不敢奢望。


記得之前有一回,七等生約我和映真去他家晚飯,從淡水線石牌站下車以後,夜暗中摸索行過許多小路,最後繞行晾在院落裡的幾幅被單,才見合院廂房亮著燈光,七夫婦已守候多時。以為慎重的約請必有相配稱的盛餐,食桌上卻也只平素疏淡的飯菜而已,這也無非是六、七○年代一般人的生活。當然此行為了「看看老七婚後的生活」目的已達。映真爽快地以菜湯泡飯,呼嚕嚕的吃出聲響來,大約為了讓主人安心吧。


我家的初宴,客人們的反應大約也有類似的表現。


那天映真留下一則笑話,仿起地道的四川話,學他的師長說:「永善哪(映真本名),不是你的頭太大(映真綽號「大頭」),是天堂的門太小囉!」


深秋的天光,在吃食中很快的暗下去,送別文友們到庭前的矮門,回望室內已亮著綠白色的日光燈,朋友們的背影轉出清水街口匯入中正路,那麼距離昔日的淡水線火車站,只有一箭之遙了。


最近有一次去淡水,路經清水街口的時候,忽然憶起舊往的事,文友們之後的遭際與歧路,不免令人嗟嘆,那座39年以前我們曾「設宴」的小樓,在如今雜沓到幾乎很難通過的路口,已經找不到了。仔細辨思,大約就是現今翻造成貼粉紅色磁磚的那一幢吧。


不知怎地,在眾聲喧鬧裡,彷彿我還聽見,昔年隔壁老先生哮喘和咳嗽的聲音。


原稿寫於2007年,2020年5月修畢

七位作家、學者跨時代攜手剖析刊物

黃威融✕李時雍✕楊富閔✕胡慕情✕陳佩甄✕許菁芳✕洪芷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