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文學教學Jorge Morla

 再過一代人,大學裡就不會再教文學了 印卡 ◎Jorge Morla

住在 Jesús G. Maestro家中的這個人,與 Jesús G. Maestro 影片中的那個人大不相同。他是維戈大學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的教授,從2014年開始在 Youtube 上傳他的課程和文學分析。他不僅廣受歡迎,更創造了二十一世紀的稀有煉金術:他成為了網紅。他的影片之所以能夠病毒式傳播,是因為他的熱情吸引了觀眾,而且他銳利的言論(「文化是人類組織集體無知的方式」、「人生就是與自己和他人的平庸作鬥爭」、「塞萬提斯比莎士比亞更有價值」、「今天的民眾就是網紅,他們比知識分子更懂得多」)喚醒了觀眾。然而,在維戈家中接待我們的這位教授卻異常親切、平易近人、風趣幽默,甚至(這雙眼睛親眼所見)當他在街上遇到以前的學生抱著睡著的嬰兒時,他被深深吸引,而那些學生也親切地擁抱他;這與他在虛擬頻道中咆哮獸的形象完全不同。在他豐富的學術著作(包括超過3000頁的鉅著《文學理性批判》)之後,現在他推出了一本更加生動簡潔的散文:《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哲學》,該書迅速攀升至亞馬遜散文類銷售榜首。別擔心,獅子仍在這些頁面中咆哮,從副標題就可見一斑:我不是網紅,你對我一無所知。
Q:請問youtube是如何進入您的生活的?有什麼軼事嗎?
A:嗯,這不是什麼軼事,這是更嚴肅的事情。事實上,這比表面看起來要嚴肅得多,而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有多嚴重。
Q:請告訴我們。
A:我認為自由、開放和免費的教育非常重要。而且我看到這些在未來的大多數教育機構中都不存在。也就是說,我們正朝向教育的完全私有化發展,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有些人可以通過youtube獲得這些知識。我不會說是因為我的課程,因為這太自負了,像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Q:您指的是在平台上講解文學的人。
A:在當今的大學中,文學的地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指數級下降。在一代人之內,任何大學都不會再教授文學,一所都不會。他們會教授其他東西,但不是文學。那麼會發生什麼呢?很多人因為沒有途徑而無法接觸到文學。我免費提供這些途徑,只需要一個網路連接就可以接觸到一系列關於堂吉訶德的解讀,說實話,這些解讀是其他人沒有提供過的。我決定在youtube上分享我可能擁有的知識的根本原因是,這是許多人,尤其是拉丁美洲的人,能夠接觸到這些知識的唯一方式。
Q:您的表現中是否有自戀的成分?
A:沒有。也就是說,我並不是自戀的知識份子,而是希望誰也不認識。我不是一個喜歡群眾或大眾的人,我工作不是為了引起注意,而是為了讓文學有更多價值。我發現自己處在這樣一個位置:我認為文學有助於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有助於更好地認識自己。這很重要。
Q:您提到了堂吉訶德。有什麼作品可以與之相比嗎?
A:實際上,沒有。你看,塞萬提斯的思考方式是任何人在他之前或之後都無法比擬的。因為塞萬提斯警告我們理想主義的危險。他認為理想主義使人類與現實不相容。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你所表現出來的是你害怕現實,你寧願在面對生活之前就有一個預設的設定。基本上就是說:因為現實是危險的,所以我要編造自己的故事並生活在其中。
Q:如今理想主義是否盛行?
A:現在什麼都被理想化了。金錢被理想化了,它能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工作被理想化了。當我看到「領袖」這個詞時,我就會逃之夭夭。
Q:為什麼?
A:我覺得這很荒謬。領袖就是精英奴隸,而這種對領袖的誇讚,特別是來自英美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就是在犧牲人類生命。將某人的成功、生活理想化,有時候會毀了那個人的生活,也會毀了其他處於下位者的生活。
Q:您抨擊哲學。哲學是理想主義的嗎?
A:哲學家們在談論什麼?哲學家們在談話時,談論的是宗教。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他們談論理智、無限、永動機⋯⋯永遠都是一個主導的、單一的支配力量在管理一切。然後呢?接著來的是神學哲學家,或者哲學神學家。第一因、純粹實體、單子。但是,誰見過單子?誰見過純粹實體?誰見過絕對精神?誰見過本體?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鬼東西?
Q:您喜歡說一些震撼性的話。其中一句說,如果沒有理想主義,德國就可以避免兩次世界大戰。
A:毫無疑問,因為理想主義使他們失去了對現實的認識。德國成為發明理想主義的國家並非偶然,首先是路德,然後是康德。我們仍然在這條理想主義高速公路上行駛。只是這條理想主義高速公路的終點是中國。
Q:作為一位教授,您認為教育是否已經衰落了?
A:教育確實已經衰落了,人們經常把教育惡化的責任歸咎於政治家。但不要忘記,政治家不教課,教課的是我們這些教授。
Q:現在也經常批評年輕人。
A:千禧一代能做出什麼成就還有待觀察。我認識很多千禧一代,他們都是非常有價值、準備充分、工作勤奮且能力出眾的人。我也認識很多嬰兒潮一代的人,他們與自己塑造的形象完全相反。因此,我們不能在世代之間建立非黑即白的區分,事情並非如此。
Q:談到教育,您會向兒童推薦什麼閱讀材料?對青少年呢?
A:我建議直接閱讀《堂吉訶德》。直接閱讀,沒有問題。你看,為什麼人們會對文學感到畏懼?因為他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他們畏懼文學。沒有必要害怕文學。文學永遠會張開雙臂歡迎你。然後,如果你在面對文學時提出問題,那麼這時就需要一個懂得文學的人來為你解釋。就像有人說我喜歡音樂一樣。好,這裡有一架鋼琴,你來彈奏吧。那麼我就來教你。如果你從小就開始閱讀品質低劣的故事,長大後你也會閱讀品質低劣的書籍。
年輕人最大的危險就是懷著熱情學習,但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
順帶一提,從記者進入房子開始,維爾第的音樂就一直在背景音響中播放。Maestro指著客廳中間靠在柱子上的立式鋼琴說:「事實上,我認為自己是一個被文學打斷人生的鋼琴學生」,他聳聳肩說道。這反映了二十一世紀所需要的多元性,在鋼琴旁邊是一張塞萬提斯協會頒發給他一篇論文的獎狀,旁邊則是證明突破十萬訂閱者的 Youtube銀牌。附近還有一個琴譜架,上面放著克維多的詩:《反對那些想統治世界卻活得無序的人》。「你生於世界,不是為了改變它/而是為了活在其中,克利托,並承受它/你可以明智地認識它/如果你是個好人,你就能鄙視它。」
Q:您和那架鋼琴有過一些過節,對吧?
A:是的,來自youtube的警告。我想這是因為我的影片介紹部分的版權問題。如果你彈奏某個曲目,youtube有一個完全盲目且自動的機制,它會將旋律與唱片公司的錄音進行比對。這個機制是盲目的,但它的聽力非常差。結果,他們居然把我的鋼琴演奏跟斯維亞托斯拉夫•里希特的演奏混為一談!唉!(笑)
Q:這讚美倒是不錯⋯⋯不過說回youtube,您跟您的角色相處得如何?您本人看起來跟他完全不像⋯⋯
A:那個角色和我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Q:看您在 youtube上的表現,沒人會想到您如此平易近人。
A:(笑)我們確實沒有任何關係。我不想跟那個角色有任何瓜葛。那個角色是另一回事,我跟我影片中的角色根本處不來。讓他們留著那個角色吧,讓我安靜地過我的生活。
Q:在社群媒體上創造這樣的角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現象。
A:嗯,佩索阿有分身。塞萬提斯寫作時也會使用多重命名。這跟人格分裂沒有關係(笑)。這就像我在上課時一樣:上課的是一個根據特定條件受聘的人。影片也是一樣的。我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能指,就是物理載體,就像演員和他扮演的角色一樣,僅此而已。
Q:在您的書的副標題中強調您不是網紅,那麼您如何定義自己呢?
A:我提供我能提供的東西,而不是提供你想要的。這是完全不同的。我說話不是為了討好,而是為了闡述一個思想體系。如果這令人喜歡,很好,如果不喜歡,也一樣好,因為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我是一個闡述文學思想的人,但不會屈從於別人的期待。也不會屈從於觀眾。對我來說,文學比觀眾更重要。用呼告的方式來說:文學比你更重要。
Q:我接受這個呼告。那麼,您不在意觀眾人數?
A:我說話不是為了要有觀眾,我說話是為了闡述關於文學的思想,並為那些可能感興趣的人提供一個無障礙接觸文學的途徑,讓他們不必付費就能以最好的品質聽到關於文學的討論。也就是說,我作為一個大學教授,這對我來說無關緊要,我已經走入泥濘中去為那些無法進入大學的人解釋文學。這就是我所做的事,如果在我死的那天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那就是我做了這件事,還有彈鋼琴。雖然彈得不好,但總歸是彈了。這基本上就是我的目標。我並不是想成為伊卡洛斯或普羅米修斯那樣把火種帶給人類,但我相信文學是一種基本需求。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所有心情:
林家成
留言
分享
14小時 
分享對象:公開
公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