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坤兄來取書,雜聊。
他說"做佛"是日本用法,台灣的佛教徒多無法接受。"學佛"等。
談些過去工業界日本、台灣的sales/採購等傲慢例。
他戳很懷念郭先生,應該為他辦一紀念會。
197
《耕甘薯園的人》:郭振純先生訪談 2017-11-08
會後我取出論文讀讀"
"近代學人陳寅恪認為,裴注是受到佛教典籍《合本子注》的影響所致。他在《支愍度學說考》一文中說:「中土佛典譯出既多,往往同本而異譯,於是有編纂『合本』以資對比者焉。」"
江支地《做農做工做佛》自印,2005
研習會在善導寺旁。我們在門外等九點鐘開門。
想起那年的善導寺,印順法師收釋證嚴......
江校長談起他父親退休之後,到京都龍谷大學進修.......。
"父親讀台北工專,上下學都用跑步,從大溪跑到台北工專......"
我說朋友川賴健一先生也是您父親的校友。他的"東洋思想"刊物有一集懷念其恩師,內有老師之友司馬遼太郎的訪談......
《做農做工做佛》是本很有內容的書 (作者是了不起的,做農、做工、做佛、生活等領域,都有成績,專業,感人.....),編書或可依書名,分為3部。看了書,才知道以前讀過中村元的《慈悲》(東大),是江先生翻譯的。我對他翻譯的三十多本佛學書,很有興趣 (作者說,日本每年出版的佛學書多,方便找)
"父親讀台北工專,上下學都用跑步,從大溪跑到台北工專......" 這是錯的,似乎只跑過幾次,看來要花5~6小時......這本書,可能只有一處打字錯誤:I型鋼打成"工型"。(64頁) 我打算數月之後,在漢清講堂談他的回憶錄與佛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