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堂青春的文學課(3 (Introduction)): 美國篇。《草葉集》吳潛誠簡易本 ,1978 遠景 《當去年的紫丁香在庭前綻放》255~274; 中國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兩種全譯本。《惠特曼的詩》 惠特曼。 《美國詩歌選》和《 e. e. cumin 》 《白鯨記》。《Mark Twain 馬克吐溫的密西西比河混少年》 震旦集到意大利,《海明威的世界》。
惠特曼的詩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to WALT WHITMAN'S 《當去年的紫丁香在庭前綻放》 ( 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 ) and ( A NOISELESS PATIENT SPIDER )
Table of Contents
惠特曼的詩體 (Introduction)
原文與註釋( Text and Annotation )
內容摘要 ( Paraphrase --Summary )
主題 Theme )
背景 Background )
語調與傳統 ( Tone and Convention )
反調與張力 ( Paradox and Tension )
意象與象徵( Imagery and Symbolism )
紫丁香的象徵( Lilac Symbolism )
星星的象徵( Star Symbolism )
鳥的象徵 ( Bird Symbolism )
本詩的音樂性( Musicality)
《大般涅槃經》
1972 by the LITERARY STUDY GUIDES ASSOCIATION, Taipei, Taiwan
主編 李達三 ,談德義兩人
《草葉集》1855初版 (12首),1891~92 的《臨終版》(401 首),紀錄詩人 醫生的思想和探索歷程,也反映出它的時代和國家的面貌。個人史詩,也是19世紀美國史詩。
“Out of all the things I have lost, I miss my mind the most.”
–Mark Twain
幾堂青春的文學課(3 ): 美國篇。 白鯨記。馬克吐溫的密西西比河混少年 惠特曼。震旦集到意大利,海明威的界世。美國詩歌選和 e. e. cumin
" 政治是唯一可以說謊 欺騙 偷竊,而仍然受到尊重的行業 ( Politics is the only profession where you can lie, cheat, and steal, and still be respected." )
--- 馬克吐溫
最難忘的是曹永洋老師在直播《白鯨記》討論時的無淚光
“Nobody had more class than Melville. To do what he did in Moby-Dick, to tell a story and to risk putting so much material into it.
If you could weigh a book, I don’t know any book that would be more full. It’s more full than War and Peace or The Brothers Karamazov. It has Saint Elmo’s fire, and great whales, and grand arguments between heroes, and secret passions. It risks wandering far, far out into the globe.
Melville took on the whole world, saw it all in a vision, and risked everything in prose that sings. You have a sens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at Melville had a vision in his mind of what this book was going to look like, and he trusted himself to follow it through all the way.
~Ken Kesey
感動 (76) : 0126 2024 友情與師生情:曹永洋;李肇修、廖志峰 (都是漢清講堂之友)。直播會前會後「 淚光 閃爍」: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比較志文版、上海譯文版
0126 2024
感動 (76) : 友情與師生情:曹永洋;李肇修、廖志峰 (都是漢清講堂之友)。直播會前會後「 淚光 閃爍」:曹永洋:文學史上的 《白鯨記》(2023年12月21日)。比較志文版、上海譯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43383619750705
曹庸譯 《白鯨》上海譯文 1983 2.7人民幣。郭松棻、李渝教授合贈 台大圖書館,2015 0806
特色:圖片印得比志文版更清楚; 有譯者序 17頁 1982.6 、語源3頁、選錄24頁等三章
歐陽裕 譯《白鯨記》台北:志文,1984,280元 808頁,直排751頁
特色:曹永洋:世界文學史上的大白鯨,6頁,1984.5;
梅爾維爾其人及其代表作《白鯨記》25頁 1984.5 ; 主要人物表1頁;梅爾維爾年譜741~751
《戰爭與和平》
翻譯偵探所
志文的抄襲本特別難查,因此每一本的破案經過都印象深刻。志文的抄襲情況集中在1980年代中期,也就是解嚴前後。1990以後志文仍出大陸譯本,但多半已經如實署名了,只是1980年代這批賣得很好,再版時也沒看到志文把原譯者的名字更正過來。以下是目前已知的39種抄襲本及來源:
Several lawsuits, from actors like Sarah Silverman and authors like John Grisham, have put that question before the courts. (The Times has sued OpenAI, the company behind ChatGPT, and Microsoft, a major backer of the company, for infringing its copyright on news content.)
奧
志文 | 來源 | |
1 | 陸琪(1968)《盧騷傳》 | 俞慶賚(1944) 《盧騷》(改進) |
2 | 秋鴻(1974)《白牙》 | 蘇橋(1947)《白牙》(上海:國際文化) |
3 | 陳文瑞(1976)《普希金小說選》 | 戈寶權(1947)《普希金文集》(上海:時代)/蕭珊(1954)《別爾金小說集》(上海:平明) |
4 | 趙震(1976)《卡爾曼的故事》 | 葉君健(1955)《卡爾曼》(上海:新文藝) |
5 | 王驥(1978)《坎特伯利故事集》 | 方重(1946)《康特波雷故事》(上海:雲海) |
6 | 林岳(1978)《高加索故事》 | 草嬰(未知)《一個地主的早晨》(上海:上海譯文) |
7 | 徐文達(1978)《海明威小說選》 | 馬彥祥(1949)《在我們的時代裡》(上海:晨光) |
8 | 徐文達(1978)《女人的一生》 | 盛澄華(1963) 《一生》(北京:人民文學) |
9 | 梁駒(1980)《溫泉鄉之戀》 | 李青厓(1955)《溫泉》(上海:新文藝) |
10 | 魏良雄(1983)《十日譚》 | 方平,王科一(1958)《十日談》(上海:上海文藝) |
11 | 夏穎慧(1983)《傲慢與偏見》 | 王科一(1956)《傲慢與偏見》(上海:新文藝) |
12 | 羅玉蕙(1983)《咆哮山莊》 | 梁實秋(1942)《咆哮山莊》(上海:商務) |
13 | 劉淑琴(1983)《歐琴妮葛蘭德》 | 傅雷(1951)《歐也妮葛朗台》(上海:平明) |
14 | 齊霞飛(1983)《荷馬史詩的故事》 | 水建馥(1957)《伊利亞特的故事》(北京:中國青年)/ 黃建辛和榮開玨(1956)《奧德賽的故事》(北京:中國青年) |
15 | 余鴻榮(1983)《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雷白韋(1940) 《查拉杜斯屈拉如是說》(昆明:中華) |
16 | 齊霞飛(1984)《魯賓遜飄流記》 | 徐霞村(1930)《魯賓遜飄流記》(上海:商務) |
17 | 歐陽裕(1984)《白鯨記》 | 曹庸(1957)《白鯨》(上海:新文藝) |
18 | 齊霞飛(1984)《雙城記》 | 許天虹(1950)《雙城記》(上海:神州國光社) |
19 | 紀彩讓(1985)《戰爭與和平》 | 高植(1951)《戰爭與和平》(上海:上海譯文) |
20 | 劉謙益(1985)《塊肉餘生錄》 | 許天虹(1943)《大衛高柏菲爾自述》(桂林:生活) |
21 | 陳必嘉(1985)《黛絲姑娘》 | 張穀若(1936) 《德伯家的苔絲》(上海:商務) |
22 | 徐玉芹(1985)《奧古斯丁懺悔錄》 | 周士良(1963) 《懺悔錄》(北京:商務) |
23 | 賴以立(1985)《撒克遜英雄傳--艾凡赫》 | 劉尊棋,章益(1978)《艾凡赫》(北京:人民文學) |
24 | 齊霞飛(1986)《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 | 楚圖南(1958) 《希臘的神話與傳說》(北京:人民文學) |
25 | 夏穎慧(1986)《理智與情感》 | 吳力勵(1984) 《理智與情感》(長沙:湖南人民) |
26 | 許智仁(1986)《三劍客》 | 李青厓(1978)《三個火槍手》(上海:上海譯文) |
27 | 曹資翰(1986)《安娜卡列妮娜》 | 周揚,謝素台(1956)《安娜卡列妮娜》(北京:人民文學) |
28 | 紀彩讓(1986)《復活》 | 草櫻(1983) 《復活》(上海:上海譯文) |
29 | 蔡爾宏(1986)《布頓柏魯克世家》 | 傅維慈(1962)《布登勃洛克一家》(北京:人民文學) |
30 | 秦懷祖(1986)《一位女士的畫像》 | 項星耀(1984)《一位女士的畫像》(北京:人民文學) |
31 | 黃書津(1987)《血字的研究/四個簽名》 | 丁鍾華、袁力(1979) 《血字的研究》(北京:群眾)/ 嚴仁曾(1979)《四個簽名》(北京:群眾) |
32 | 徐信岳(1987)《瀛海奇案》 | 李家雲(1979) 《瀛海奇案》(北京:群眾) |
33 | 歐陽裕(1987)《歸來記》 | 李廣成、歐陽達(1979)《歸來記》(北京:群眾) |
34 | 王驥(1987)《魔鬼的腳》 | 雨久(1979)《最後致意》(北京:群眾) |
35 | 黃書津(1987)《冒險史》 | 陳羽綸(1979)《銀色馬》(北京:群眾) |
36 | 歐陽裕(1987)《蒙面房客》 | 劉緋(1979)《新探案》(北京:群眾) |
37 | 王驥(1987)《巴斯克維爾的獵犬/恐怖谷》 | 劉樹瀛(1979) 《巴斯克維爾的獵犬》(北京:群眾)/ 李家雲(1979)《恐怖谷》(北京:群眾) |
38 | 梁緒婷(1988)《簡愛》 | 祝慶英(1980) 《簡愛》(上海:譯文) |
39 | 夏穎慧(1988)《愛瑪》 | 劉重德(1982) 《愛瑪》(南寧:漓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