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邀稿啟事"以下這邀稿啟事是由曹永洋先生建議 我做了一些小修改 很高興的是運範兄在他赴美度長假之前很快地寫了一篇「新潮文庫與當代醫學」看了也讓我十分感動 我們這群人的確是透過新潮文庫的機緣才湊在一起 而後才開始我們四十年的「當代醫學」 人生就是這麼充滿奇妙的機緣 讓我們每個人再一起動筆寫些我們當年在新潮文庫翻譯書以及如果你有與張老闆接觸的故事 重溫我們的舊夢 也在此對林哲雄兄的牽線道謝

 

2019年9月15日 
分享對象:公開
公開
早上收到賴其萬醫師的信:
(此美事,經曹永洋先生大力奔波,與昔日參與新潮文庫的醫學界前輩談妥。)
誠懇地邀稿
"以下這邀稿啟事是由曹永洋先生建議 我做了一些小修改 很高興的是運範兄在他赴美度長假之前很快地寫了一篇「新潮文庫與當代醫學」看了也讓我十分感動 我們這群人的確是透過新潮文庫的機緣才湊在一起 而後才開始我們四十年的「當代醫學」 人生就是這麼充滿奇妙的機緣 讓我們每個人再一起動筆寫些我們當年在新潮文庫翻譯書以及如果你有與張老闆接觸的故事 重溫我們的舊夢 也在此對林哲雄兄的牽線道謝
邀稿啟事
出版家張清吉先生(1927-2018)出生於台灣苗栗後龍海濱偏遠的寒村。他在日治時代完成六年國校教育,26歲他帶著新婚的妻子北上奮鬥。北上前,在故鄉當過農夫、漁夫,在台北做過零工、三輪車伕。
1963年在台北臨沂街口成立「長榮書店」,業務由租書和舊書買賣開始。當時常去書店買書的林衡哲是台大醫學院醫科學生,一再鼓勵張先生出版好書。1967年林衡哲翻譯的「羅素回憶集」、「羅素傳」成為日後取名「新潮文庫」的奠基石。
這套以翻譯為主的叢書,書類包括文學、哲學、心理學、傳記、電影、音樂、美術等,除了這套口碑遠播的新潮文庫,涵蓋其他開拓的文庫,出版的書籍多達二千多種。一家私人創立的「志文出版社」,能具備這樣的規模殊為難得,影響所及,堪稱無遠弗屆。
回顧1960-2010五十年間,有許多家庭家中書架上都擁有幾本或幾排這套被視為精神食糧的教養文庫。當時有句琅琅上口得順口溜:「我們都是喝新潮文庫奶水長大的。」這是張先生聽到最感到安慰的話,他也常說這是他一生中獲得的最高讚美。
緬懷這位曾為台灣文化事業做過具體貢獻的傳奇人物,回首當年沉悶封鎖的年代,他通過翻譯引進歐美、日本思潮,為當年文化界,打開遼闊的視野,溫潤了激切求知的心靈,我們都是其中得受惠者。我們對張先生懷著誠摯的敬意和無盡的追憶。在此發起並呼籲為他籌印一本專集。
徵文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1日
特別歡迎1000字以內的短稿,無論在報章雜誌已經發表與否,請集中email給下列三位,以便儘快彙編為專集。來稿請附通訊地址、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出書後寄贈專集。感謝。
三人網址如下: 賴其萬〈chiwanlai@gmail.com〉
曹永洋〈yungyang.tsao@gmail.com〉
鍾漢清〈hcsimonl@gmail.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