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懷舊照片是1959級的畢業生(部分,約30人)寫的大度山風雲電子書封面。問道: 現在呢?(在百多位老校友中,有幸春節後與二位閒聊,聚餐,交換書……)
其實,該書是少數幾屆公開懷舊集的。
……底下是公開統計資料
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
資訊介紹資訊查詢歷史資訊(105學年度以前)專案輔導學校訊息公告相關連結
::: 網站尋覽列: 首頁(以學校設立別查詢) 統計資訊一覽
東海大學
學生類
教職類
研究類
校務類
財務類
112學年度在學學生數
學生數:15,582 人
111學年度畢業生數
畢業生數:3,530 人
取得輔系資格:57 人
取得雙主修資格:62 人
112學年度境外學位生數
學生數:966 人
112學年度外國學生數
學生數:566 人
112學年度僑生、港澳生數
僑生:141 人
港澳生:227 人
112學年度大陸學位生數
學生數:32 人
111學年度畢業境外生數
畢業境外生:233 人
112學年度日間學士班以下申請延長修業年限因素之學生人數
學生數:571 人
111學年度日間學制本國學生出國進修交流人數
上學期至少1學期(修讀學分)以上:65 人
上學期未滿1學期(修讀學分):5 人
下學期至少1學期(修讀學分)以上:57 人
下學期未滿1學期(修讀學分):27 人
111學年度修讀校際選課人次
上學期:58 人次
下學期:67 人次
111學年度修讀輔系人次
上學期:404 人次
下學期:417 人次
111學年度修讀雙主修人次
上學期:389 人次
下學期:385 人次
111學年度學校雙聯合作案件數
上學期:52 件
下學期:52 件
111學年度日間學制修讀雙聯學制學生數
上學期本國學生總數:9 人
上學期外國學生總數:0 人
下學期本國學生總數:2 人
下學期外國學生總數:0 人
111學年度學校辦理國際合作與交流資料表
合作校數:24 校
112學年度全校新生註冊率
註冊率:94.08 %
111學年度於學年底處於休學狀態之人數
總計:1,368 人
111學年度退學人數
上學期:479 人
下學期:280 人
111學年度在學學生參與競賽、論文出版等成效
參與競賽獲獎:699 人次
學生論文出版及展演活動:638 人次
出席國際會議:174 人次
112學年度學士班以下就學穩定率
學士班(日間):93.21 %
學士班(進修):68.42 %
111學年度學生實習數
寒假實習:2 人次
暑期實習:636 人次
全學期/單一學期:245 人次
學期期間實習:780 人次
全學年實習:5 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教育部 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 資訊網 2017 版權所有
讀: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這本書的缺點是沒索引,雖然有詳註。
本書談的是"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這期間,胡適的主要腳色是駐美大使,雖然後期被蔣介石與宋子文架空。
齊錫生在第十章《結論》中比較胡適與蔣介石的外交政策的不同,在一個字眼:胡適的是
"苦撐待變",蔣的是
"苦撐求變":基本上,胡適與陳光甫的爭取美援並不實惠,其前提是國民政府要有效掌控控制區的資源和交通、經濟安定。換句話說,宋子文的特使身分發展的對美之"個人外交",盡管為國務院等單位抱怨,卻是"有效"的。
我個人的了解是,胡適的
"苦撐待變"很清楚就是等美國的介入太平洋戰事 (這非操之在我),可是主政者有不同的施政等壓力。然而齊錫生先生無法認同這種"被動"。
在第二第三章,對於胡適的出使任務,比較有詳細或同情的說法,如胡適之對日不主和,正可以幫助蔣介石抵擋內部的二大主和勢力。
中文書 , 齊錫生 , 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07-05
內容簡介
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這段期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
特別是中國政府對美外交的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
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
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
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
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齊錫生最新專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完全解答
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八年抗戰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在主權和治權上,中國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
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一書向讀者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此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嘗試把這段期間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深處的盤算策劃等盡量予以呈現,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提供讀者極大的啟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齊錫生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1967年開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教書,1990年到香港,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建校工作並任教。教學研究興趣包括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和中國近當代內政外交問題。年輕時業餘愛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車,爬山,射擊等。老來還希望能夠學會彈鋼琴和說西班牙語。目前仍在做學生。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摸索一個務實的對美外交政策
甲. 國民政府在開戰初期的作為
乙. 中美關係的發展和胡適的外交使命
丙. 中國早期戰事失利對內政和外交的影響
丁. 對於抗戰前途的展望
戊. 中國主動展開對美外交
第二章 胡適受命出任駐美大使
甲. 國民政府對美政策重點的具體化
乙. 政策成果的初步檢查
丙. 中立法和禁運事務
丁. 對於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
戊. 胡適對於中國堅持抗戰的貢獻
第三章 1937-1939年間胡適和陳光甫對中國對美政策的影響
甲. 胡適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乙. 陳光甫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
第四章 尋求一個新的對美政策──1939-1940年來自各方的壓力
甲. 國際環境的劇烈變化
乙. 國內情勢的加速惡化
丙. 中國對美國觀感的改變
丁. 中國逐漸摸索出一個新的對美政策
第五章 1940年以後外交作風的改變
甲. 宋子文任命的背景
乙. 宋子文使命的實質與權限
丙. 宋子文的新作風和新阻力
第六章 1940年下半年中美關係大幅擴展
甲. 促成重慶政府外交政策改變的背景和因素
乙. 中國對美外交實質上的擴張
丙. 越南和緬甸通道的關閉
丁. 中國爭取國際合作的努力:時機、動機和展望
戊. 蔣介石在1940年的感情世界
第七章 1941年:美國邁向中國外交舞臺中央
甲. 內外情勢
乙. 中美關係開始質變
丙. 蔣介石個人在對美外交關係上角色的轉變
丁. 宋子文推行「個人外交」的努力
戊. 1941年中國對美外交上的幾個里程碑
己. 對個人外交的評估
庚. 個人外交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案例
第八章 租借法案帶來的希望和失望
甲. 租借法案:一個嶄新的局面
乙. 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租借法案
丙. 中國對陸軍武器的要求
丁. 中美差距的外在原因
戊. 派遣軍事代表團赴華
己. 太平洋戰爭前租借法案軍火援助的總檢討
第九章 最後的衝刺──中國政府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努力
甲. 山雨欲來風滿樓
乙. 危機終於來臨
丙. 中國開始全方位處理危機
丁. 中國政府處理危機的評價
戊. 危機回顧
第十章 結論
甲. 中國決心抗戰和列強的反應
乙. 蔣介石在抗戰中的角色
丙. 中國的外交和外交官
丁. 中日戰爭的歷史評價
序
前言
中國在1930和1940年代對日本的作戰,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改變民族命運的轉捩點。當然,日本早在19世紀末期明治維新成功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參加西方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侵略,而且後來居上,成為掠奪中國土地和資源最兇狠的國家。從台灣的割讓開始,繼之占領東三省,再繼之在華北扶植地方政權,在這數十年中,無論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縱或有抵抗的意願,卻不能展示抵抗的效果。以致日本食髓知味,最終導致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中日兩國爆發全面性戰爭。
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租界、勢力範圍),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工、農、礦業),僭越和分割中國的行政權(包括海關、郵政、鐵路、內河航行、駐軍屯兵、經濟實業發展,乃至司法管轄等等)。其方法就是以不平等條約強加於中國,迫使後者屈服。
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中國在主權和治權上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更甚於此者,中國成為亞洲的領袖國,而日本則完全成為戰敗國。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這一切發展不但將18世紀以來中國在和西方國家交往過程中所遭受的屈辱一掃而空,而且躍升為新世界的領袖,和維持世界和平發展的磐石。這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蛻變。
如眾所周知的,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的全局,太平洋戰區、中美同盟關係等重要課題,幾乎從大戰剛結束,就受到學術界高度重視,每隔數年就會有中外文佳作問世。本書作者在幾年前也做過一些梳理的努力。戰爭受重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西方列強一致參與的全球性大戰。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卻很少引起學術界關注。特別是在英文學術論著中,多則一筆帶過,少則隻字不提。造成學術上一大片空白。
其實,就中美關係發展而論,抗戰前半段四年的外交來往,正是為後半段四年的同盟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一天之內,美國政府不但極力邀約中國成為盟友,而且推崇中國是世界抵抗法西斯陣營的四個領袖國之一。
然而在這53個月中,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特別是中國政府的對美外交政策的大課題: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以上這些問題,都值得學術界去進一步探討,因為它們對於了解中國外交策略的構思和中美外交關係的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努力。這也是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
在本書研究過程中,作者非常著意地使用原始檔案,除了參考堆積成山的官方檔案之外,還盡量把中美兩國關係人性化,而不是引用冷冰冰的官方文獻、文告或宣言。在國際關係政治學領域裡,學者們經常運用「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這個概念來解釋外交行為。認為「國家利益」是一個行之四海皆準的鑰匙,可以科學客觀地解釋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殊不知「國家利益」的界定因人而異。這在抗戰的前半段中美外交關係上極為明顯。因此本書嘗試把這些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私處的盤算策劃盡量予以呈現。在這個努力中,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給了作者極大的啟示。也不免影響到本書的寫作風格,和分析的理數。敬候讀者指教。
本書的研究和寫作並非一氣呵成,而是經過相當歲月,其間或是由於教學責任,或是由於其他研究課題占了優先,所以雖然研究目標從未轉移,但是進度卻時快時慢。在這漫長時段裡,首先要感謝一些學術單位慷慨以經費或假期加以支援。它們包括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的研究金,香港科技大學(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金和研究假期,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金。它們出了錢之後多年都沒有看到成果,也沒有施加任何壓力,真是大度。而我個人遲遲依然能夠完成本書,也給我一種責任完成感。
在這個漫長的研究歲月裡,讓我獲益最大的是幾個圖書館和典藏館的工作人員。他們無論是高層行政人員或是基層執行人員,都展現出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樂意助人,使得我獲得完全滿意的服務品質和善意指點,大大提高了我使用資料的速度和效率。這些單位包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善本書和手稿收藏館(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Columbia University),台灣的國史館、台灣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和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沒有那些敬業和熱心的工作人員的指引和協助,本書大概難以問世。
最後,在寫作和出版的過程中,作者也得到許多親朋好友的鼓勵。特別是陳永發教授看過稍早的全稿,林載爵先生協助審核全書各章,都只能在此誠摯致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