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至今只邀三人寫老曹與我 黃哲斌(天下顧問無縫數位化。八分鐘主題解釋。廢文也有趣)。尚未回,他也很有才氣 允晨 (廖志峰) 黎家慶




【只是廢文:淘金夢】


2018年底,我家老闆忽然慈悲心起,問我「想要什麼耶誕禮物?」


其實,我家並不過耶誕節,於是我隨口亂說「台銀一兩金塊來一個。」


過幾天,我果真得到一個台銀金塊,當時,一台兩約48000元,那是我家老闆史上最慷慨的賞賜。


結果,最近金價一陣亂漲,前兩天再創新高,每台兩突破95000元,這讓我懊悔無比。早知道,五年半前的我,應該隨口許願:


「一公斤金塊來一個,Costco就有賣,黑卡還可以退兩趴。」


(我查了一下,目前一公斤牌價252萬3354元,補一點零錢,就可以換一台賓士GLC 200。但因當年說錯重量單位,只好繼續開我的牛頭牌。)


2024台北國際書展:一個年輕讀者 (廖志峰)  、 鄭麗君 、德國在台協會、曾郁雯──和鍾玲 、史哲, 蘇正隆;《1624》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 陳耀昌、聚會胡川安、野島剛。

 【一首歌的故事】


《X戰警:未來昔日》有經典一幕,變種人「快銀」與金剛狼等人,打算劫獄救出年輕的「萬磁王」,在廚房與獄警對峙,「快銀」展現他超人好幾等的閃電身手。(電影片段:https://goo.gl/B7co6R )


這段影片的背景配樂,是一段吉他獨奏的男聲,民謠風款款深情,微帶遙遠蒼涼,旋律讓人難忘,我一直好奇歌曲來頭。


前些時,張同學在臉書上公布答案,原來歌名是「瓶中時光(Time in a Bottle)」,是一名義裔美籍歌手Jim Croce自寫自彈自唱,七零年代走紅的老歌。


基於好奇心,我查了這位歌手的生平,才知有段感傷的故事。


1943年出生於費城的Jim Croce,自小喜愛音樂,大學時主修心理學,副修德文。當時正是Joan Baez等民謠歌手引領風騷的年代,Bob Dylan才剛嶄露頭角,Croce也加入樂團,在大學校園或酒吧到處演唱,或爭取到中東、非洲的表演機會。


1963年,他在一場音樂比賽裡,結識女友Ingrid Jacobson。三年後,他們結婚,也出了第一張唱片,只發行五百張,資金來自父母給他的結婚禮物。父母指定這筆錢必須拿來發片,為了讓他一圓音樂夢,同時希望唱片銷路不佳,可以讓Jim Croce認清事實,回頭找一份正式工作。


沒想到,唱片反應不錯,五百張也賣完了。Croce為了音樂夢到處打工糊口,包括開大卡車,經常必須睡在車內,或是超速被抓、執照吊銷。然而,這段顛沛流離的歲月,也成為他的創作靈感,1972年的單曲「Bad, Bad Leroy Brown」,就是源自這段期間的真實故事,當年登上告示牌排行榜冠軍。


那段日子裏,他的妻子懷孕了,Jim Croce為他未出世的兒子寫了一首歌,就是「瓶中時光」。


隔年,他灌錄了一張專輯,受到更多注目,被安排上電視專訪,包括著名的強尼卡森秀。同時,他與樂團到處巡迴演唱,主題是「生活與時光」。


正當他的音樂前途顯得日益明亮,專輯發行前不久,他結束路易西安那的行程,晚間搭上一架Beechcraft E18S螺旋槳小飛機,準備轉往德州奧斯丁大學的演唱會。


飛機起飛時,撞上跑道盡頭一棵核桃樹,飛機墜毀,機師與乘客全數罹難。


Jim Croce結束短暫的音樂生命,得年三十歲,一周後,他的專輯「I Got a Name」發行,大受好評。早先的「瓶中時光」重新發行單曲,成為他第二首告示牌排行榜冠軍,也是最後一首。


Croce過世後,他的妻子Ingrid 繼續自己的音樂喜好,前後灌錄了兩張唱片,開了一家爵士餐廳,出了一本食譜書,書名是「瓶中旋律」,現年69歲,仍然活躍。


至於他的兒子A. J. Croce,後來也成為一名創作歌手。


這是「瓶中時光」的原唱錄音( https://goo.gl/u7FZMg )


以下是歌詞:


If I could save time in a bottle

The first thing that I'd like to do

Is to save every day

'Til eternity passes away

Just to spend them with you


If I could make days last forever

If words could make wishes come true

I'd save every day like a treasure and then,

Again, I would spend them with you


[Chorus]

But there never seems to be enough time

To do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Once you find them

I've looked around enough to know

That you're the one I want to go

Through time with


If I had a box just for wishes

And dreams that had never come true

The box would be empty

Except for the memory

Of how they were answered by you


[Chorus]


這是Jim Croce兩首更耳熟能詳的歌曲:


I'll Have To Say I Love You In A So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Vn17S37_Y


I Got a Na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VBzLGAIbU




【20年一覺臉書夢】


⚠️警語:文長,圖多,好囉唆⚠️


週四,《天下》推出長度8分鐘的解釋性影音(圖一),於公於私,這都是值得紀錄的時刻:一本43歲的雜誌,如何長出一個原生影音產品的民間傳奇。


(自我揭露:我目前擔任《天下》編輯顧問,這工作,有點像古時候的「上書房行走」,意即「閒閒沒事在編輯部走來走去」。)


I.

不只《天下》,越來越多歐美媒體投入「解釋性影音」,Vox Media開風氣之先,產量與品質有一定水準。近年最積極的是彭博媒體Bloomberg,現有QuickTake等多條路線;非營利的德國之音中文網,前些時也開闢影音單元「一看你就懂」。


這股風潮,背後反映兩個趨勢:


一、社群平台朝秦暮楚;


二、新聞消費味蕾轉變。


關於第一點,圖二是《華盛頓郵報》Instagram帳號的置頂貼文,哭哭表示:IG調降政治性貼文的曝光,懇求用戶手動調整內容偏好,否則,將看不到公共議題或選舉相關貼文。


不只IG,臉書與新崛起的Threads都是如此,馬斯克買下的推特也是如此。圖三來自Axios,兩大社群平台的桌機新聞導流量像是溜滑梯,全球媒體小編們哀鴻遍野。


我不打算悼念「公共論壇的消逝」,二月初《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正是以「臉書20週歲」為題,深度報導社交平台的暈頭轉向。專欄作家黃哲翰作了摘要與詮釋,有興趣的朋友請找留言處。


II.

我要說的是,仍居全球社群平台龍頭的臉書(圖四,來自《經濟學人》),正經歷不同階段的迭代轉世:


第一代:校園交友網站


第二代:親友社交平台


第三代:新聞資訊聚合平台


第四代:親友社交平台+基於演算法的興趣媒合平台⬅⬅現在在這裏


第五代:AI機器人聊天的合成社群媒體(synthetic social network)


簡言之,我們正處於臉書的第四世,受TikTok等平台啟發,臉書不再只推播親友貼文或追蹤粉專,而是大量推送我們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相對沖淡原本的「社交」意義。


好消息是,臉書假訊息確實變少了;壞消息是,真實新聞的分享與討論也越來越少(圖五)。


III.

未來呢?


矽谷科技記者Casey Newton分析,隨著Meta大量投入人工智慧語言模型Llama 3,接下來,臉書將效法SnapChat,讓AI聊天工具帶進你與朋友的對話中,無論是規劃行程、推薦餐廳,或提供食譜。《紐約時報》報導,甚至讓你與網紅的AI化身即時聊天。


未來,臉書的「社交」比重會更低,而是混合了Google搜尋功能,以及ChatGPT內容生成。


在此前景下,社群導流日薄西山,公共議題討論也將一去不返;或許你發現,即使在臉書留言欄放外部連結,一樣被降觸及懲罰。


我的比喻是,新聞就像「被大賣場強制下架的商品」,無論如何,必須另尋通路,才能找到買家。此時,第二個關鍵因素登場:新聞消費者的味蕾轉變。


IV.

大家青春寶貴,我不打算花五千字細說從頭,直接上圖:


圖六:路透新聞研究中心針對40幾個國家(含台灣)的數位新聞年度調查,2021年起,「透過社群平台看新聞」的受訪者比例,超越「透過新聞網站或APP看新聞」的比例,而且剪刀交叉開口越來越大。


圖七:同一份調查,18-24歲年輕世代使用社群平台的比例,臉書陡降,IG與TikTok等影像媒體大幅攀升。


圖八:各種針對Z世代的研究報告,都指向一個趨勢:年輕族群大多只在社群平台+手機接收資訊,他們偏愛的媒體形式是影音內容,尤其短影音。


《經濟學人》還提到一個數據,2023年,美國人平均每天在社交媒體花費64分鐘,其中40分鐘用於觀看影音,較疫情前的28分鐘大幅增加。


V.

問題來了,社群平台遠離新聞,偏偏,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風險年代:


油價與金價飆漲,貿易戰與科技戰牽動國際競合;氣候變遷造成暴雨與大旱,淨零與綠色能源議題憂喜參半;勞健保等社會安全網負擔沈重、年金改革又推倒重來⋯⋯這些重要議題並未遠去,新聞需求並未消失,卻在社群時代被邊緣化,「新聞逃避」與「資訊焦慮」成為一體兩面的銅板。


上述矛盾背景下,「複雜議題的轉譯與詮釋」,成為新聞消費的強勁需求。


一個真實故事:烏俄戰爭爆發之初,若以英文搜尋「烏克蘭」,Google預測查詢字串第一名是「烏克蘭在哪裡」,以Z世代為目標的新聞網站The News Movement,立刻製作一支短影片,介紹烏克蘭的地理位置與地緣關係,因而收穫逾百萬次觀看。


VI.

寫了1500字,還沒提到《天下》的8分鐘影音。人一老,話多尿頻,請勿見怪。


以上落落長,重點可以濃縮為150字:


身處當前資訊環境,新聞媒體沒有抱怨空間,無論是新聞紙或銅版紙,無論是手機或平板,無論是Betacam或無人機空拍,無論是廣播或Podcast,科技不斷推動訊息產業演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界線日益模糊,數位敘事、互動網頁、資料視覺化、短影音、AI生成⋯⋯,無論長相如何,新聞這一行的理想功能,最終仍是服務公眾,提供事實與觀點,促進理解與討論。


無論是一本雜誌,一張IG圖卡,一個APP,或一段8分鐘影片。


《天下》8分鐘影片第一集主題,是台灣南波萬的健保制度,為何造成醫護短缺,且難以扛起老齡化社會的重擔?未來解方又在哪裡?連同文字追蹤報導,請慢用。


(我忍不住想,光看完這篇臉書文,就不只八分鐘了。我佛慈悲,合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