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Ayd

Mayse 2022年,有一次機會跟吳音寧碰面,我送給她台灣獨曆,她送給我「危崖有花」詩集與「蒙面叢林」兩本親筆簽名的書。我當下沒說也不好意思說的是,妳全套的著作我其實都有,包括我寫的文章也常引用她的「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著作中的段落。

為什麼我很早以前就有她全套的著作?因為吳音寧對年輕還剛出社會的我而言,其實就是一個堅持理想、扶農濟貧、苦幹實作而且毫不假掰的具體代表人物。我是怎麼知道她的?從唐山書店,從破報,從農運文宣與刊物得知的。看到這,你就應該知道吳音寧是從「左派思潮」與「社會運動」孕育而出的人士。

在「左派」還沒有跟「環保人士」一樣變成髒話之前的20世紀,所謂的「左」,是要真正地跟農民、漁民、原住民、游擊隊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長期生活、一起同甘共苦的。至少在我成長的90年代學生時期,我看到的「左翼人士」很多都是曬得發黑,滿手粗繭、身材瘦壯,要不就是跟傳教士一樣自願去農村與原住民部落工作服務的低調人士,而不是現在一堆在辦公室裡吹冷氣,拿著跟人募款的錢去吃大餐坐飛機,然後到處指教資本家、大企業與看起來好欺負的沙包黨來搏聲量與流量的投機份子。這也是20世紀的「左派」在早期得以累積陰德值與民望的原因,而吳音寧在當時就是這樣的少數存在。

對於天龍國長大的城市小孩,已經習慣享受物質生活的我來說,吳音寧有著漂亮的法律系學歷,卻在還是學生的少女時期就剃個大光頭跑去參加野百合學運,然後在彰化溪州鄉公所從基層開始服務,參與溪州當地的搶水、耕作與產銷的工作,後來跑去報社工作,對於台灣農業是怎麼被國民黨糟蹋的歷史如數家珍,之後又跑去墨西哥印地安人原住民區域去踏查訪問查巴達民族解放軍(註),然後還跑去跟獄中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長期通信....這根本就是跟年少時的我完全相反的特質,對我來說是謎一般存在的奇妙人物啊。

吳音寧早在就讀彰化女中的時期就已經在班上發起活動拒填老師發放的入黨(中國國民黨)申請書,還組成讀書會分享課本裡沒有教的事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在書中批評崇拜毛共文革的白左,所以你讓這種很早就覺悟通透還在農業縣地方打過實戰還去國外見識過農民游擊隊的人來從政與改革農業,她當然就是跟你玩真的啊。你光看她外表好像文青大學生的乖寶寶樣子,其實她骨子裡是真的很老很硬啦。

更重要的是,她進入體制後竟然也沒有變質,從在彰化地方時推動托兒所採用在地食材,推廣在地農產與食農教育,到了北農後又讓員工獎金全面制度化,還推動第一市場改建,首創果菜市場建置質譜儀檢驗系統,還建置校園營養午餐食材採購平台....這些事情對農漁民還有想要買到平價蔬果的民眾當然是好消息,但是對於一堆被擋到財路的張家菜蟲跟貪財阿北當然就是苦大仇深,動用統媒把你貼上實習生菜鳥也要把妳給抹到全黑砲轟下台。然後一堆號稱自己是左派立場的頭人名家,在吳音寧落衰的時候竟然沒有幫她講話,我看你們也沒有很左嘛。

所以吳音寧到台肥擔任董事長怎麼了嗎?這不是像國民黨隨便找個非專業黨官來酬庸耶,這是她的長期專業耶。我是看吳音寧的著作才知道國民黨在戰後施行的肥料換穀與貸放肥料政策對農民有多黑心與惡質。一個真正關心廣大農民權益也有實務經驗的人,如果她不值得高薪,難道馬英九時期找文學跟教育學背景的國民黨立委李復興來擔任當時就已經年薪千萬的台肥董事長就很值得高薪也不是酬庸了嗎?喂,當時李復興已經六十六歲了耶,超過法定六十五歲退休的年齡上限,結果馬政府還硬是把這規定給修改了,我怎麼就沒看到你們這些統媒藍蠢在吠啊?

好了啦,整天說尊重專業,我看你們藍白蠢蛋根本就沒有在尊重專業。真正專業的人被你們罵到飽,然後選那種只會作秀包裝出事就甩鍋中央的盧秀燕跟傅崑萁你們最開心了啦。

======

註:吳音寧出版的「蒙面叢林」與舒詩偉的「拉美地誌,魔幻行腳」是我在年輕時看過唯二台灣人寫有關拉丁美洲革命運動與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的左翼書籍。裡面講的事情,對我而言是遙遠與陌生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於農民、原住民與弱勢族群的高度同情。

2022年,有一次機會跟吳音寧碰面,我送給她台灣獨曆,她送給我「危崖有花」詩集與「蒙面叢林」兩本親筆簽名的書。我當下沒說也不好意思說的是,妳全套的著作我其實都有,包括我寫的文章也常引用她的「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著作中的段落。

為什麼我很早以前就有她全套的著作?因為吳音寧對年輕還剛出社會的我而言,其實就是一個堅持理想、扶農濟貧、苦幹實作而且毫不假掰的具體代表人物。我是怎麼知道她的?從唐山書店,從破報,從農運文宣與刊物得知的。看到這,你就應該知道吳音寧是從「左派思潮」與「社會運動」孕育而出的人士。

在「左派」還沒有跟「環保人士」一樣變成髒話之前的20世紀,所謂的「左」,是要真正地跟農民、漁民、原住民、游擊隊一起工作,一起吃飯,一起長期生活、一起同甘共苦的。至少在我成長的90年代學生時期,我看到的「左翼人士」很多都是曬得發黑,滿手粗繭、身材瘦壯,要不就是跟傳教士一樣自願去農村與原住民部落工作服務的低調人士,而不是現在一堆在辦公室裡吹冷氣,拿著跟人募款的錢去吃大餐坐飛機,然後到處指教資本家、大企業與看起來好欺負的沙包黨來搏聲量與流量的投機份子。這也是20世紀的「左派」在早期得以累積陰德值與民望的原因,而吳音寧在當時就是這樣的少數存在。

對於天龍國長大的城市小孩,已經習慣享受物質生活的我來說,吳音寧有著漂亮的法律系學歷,卻在還是學生的少女時期就剃個大光頭跑去參加野百合學運,然後在彰化溪州鄉公所從基層開始服務,參與溪州當地的搶水、耕作與產銷的工作,後來跑去報社工作,對於台灣農業是怎麼被國民黨糟蹋的歷史如數家珍,之後又跑去墨西哥印地安人原住民區域去踏查訪問查巴達民族解放軍(註),然後還跑去跟獄中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長期通信....這根本就是跟年少時的我完全相反的特質,對我來說是謎一般存在的奇妙人物啊。

吳音寧早在就讀彰化女中的時期就已經在班上發起活動拒填老師發放的入黨(中國國民黨)申請書,還組成讀書會分享課本裡沒有教的事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在書中批評崇拜毛共文革的白左,所以你讓這種很早就覺悟通透還在農業縣地方打過實戰還去國外見識過農民游擊隊的人來從政與改革農業,她當然就是跟你玩真的啊。你光看她外表好像文青大學生的乖寶寶樣子,其實她骨子裡是真的很老很硬啦。

更重要的是,她進入體制後竟然也沒有變質,從在彰化地方時推動托兒所採用在地食材,推廣在地農產與食農教育,到了北農後又讓員工獎金全面制度化,還推動第一市場改建,首創果菜市場建置質譜儀檢驗系統,還建置校園營養午餐食材採購平台....這些事情對農漁民還有想要買到平價蔬果的民眾當然是好消息,但是對於一堆被擋到財路的張家菜蟲跟貪財阿北當然就是苦大仇深,動用統媒把你貼上實習生菜鳥也要把妳給抹到全黑砲轟下台。然後一堆號稱自己是左派立場的頭人名家,在吳音寧落衰的時候竟然沒有幫她講話,我看你們也沒有很左嘛。

所以吳音寧到台肥擔任董事長怎麼了嗎?這不是像國民黨隨便找個非專業黨官來酬庸耶,這是她的長期專業耶。我是看吳音寧的著作才知道國民黨在戰後施行的肥料換穀與貸放肥料政策對農民有多黑心與惡質。一個真正關心廣大農民權益也有實務經驗的人,如果她不值得高薪,難道馬英九時期找文學跟教育學背景的國民黨立委李復興來擔任當時就已經年薪千萬的台肥董事長就很值得高薪也不是酬庸了嗎?喂,當時李復興已經六十六歲了耶,超過法定六十五歲退休的年齡上限,結果馬政府還硬是把這規定給修改了,我怎麼就沒看到你們這些統媒藍蠢在吠啊?

好了啦,整天說尊重專業,我看你們藍白蠢蛋根本就沒有在尊重專業。真正專業的人被你們罵到飽,然後選那種只會作秀包裝出事就甩鍋中央的盧秀燕跟傅崑萁你們最開心了啦。

======

註:吳音寧出版的「蒙面叢林」與舒詩偉的「拉美地誌,魔幻行腳」是我在年輕時看過唯二台灣人寫有關拉丁美洲革命運動與查巴達民族解放軍的左翼書籍。裡面講的事情,對我而言是遙遠與陌生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於農民、原住民與弱勢族群的高度同情。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楊艾俐專欄》這些人定義時代

最近幾個月來,有幾位明星、作家、教授及人權人士分別過世。這些名字接連淡出人世,如同燈光一盞盞暗去,令人惋惜。有人說,死亡是一種緩慢的散場,他們精神和信仰仍在空氣中流動,終會有人接續他們曾經定義的時代。

好萊塢向來你爭我奪,互相批評,但是黛安·基頓過世,各個明星都寫滿哀悼之詞,而且都是回憶的細節,絕非官方聲明。黛安·基頓1970年代剛出道,也演過性感、徬徨角色,直到與伍迪·艾倫合作的《安妮·霍爾》,贏得奧斯卡影后,也確定她的終生風格。她讓觀眾看到,女性角色可以既有智慧、又有幽默感和獨立精神。高領衫、帽子、眼鏡和男士西裝,是她永遠的時尚,不必擔心年老及不符潮流。

9月中過世的勞勃瑞福,70年代出道時是好萊塢一代英俊小生,入戲能手,風靡萬千女性,曾經多少人妒忌與他演對手戲的女星,如往日情懷的巴巴拉史翠珊,連在90年代已近60歲的他與當紅影星蜜雪兒·菲佛演出《因為你愛過我》,還引起眾多師奶不滿,認為他幫這位小女生陪襯,不值得。

他們出道時,都是以真實面貌出現,觀眾看到他們的是真面目,沒有美容,連演技都很純真,不似現在每個明星都有張網紅臉,誇張喧囂的演技不敢恭維。

作家南方朔於今年6月過世,他從來是特立獨行,在《新生報》時我坐在他旁邊,但從來沒有比肩而戰,他不屑跟我講話,我也不敢打擾他,我訪問到余英時,他嘴角一撇。後來我去《天下》雜誌工作多年後,遇見他,他又是嘴角一撇,說「你混上小官僚了」。但他學富五車,天文地理無所不知,而且是讀得透徹,因為他的正義、直言,很多人和我一樣,從沒有怪過他。

許倬雲於8月3日過世,這位溫雅的歷史守望者,半世紀以筆為舟,穿行於古今之間,致力於萬古江河,帶給人們很多歷史新觀念。尤其他幾本關於中國文化著作,如《華夏論述:一個複雜共同體的變化》,都顯示中國文化融合各種文化才能成其大、顯其廣,絕非只有孔孟儒家之學,尤其在今日對中國只有刻板印象的人,應該深讀。

另一位中國維權鬥士萬潤南,我在六四後曾訪問過他,他屬於另一種歷史維度,是時代的見證者。1984年創立四通公司,不到3年就成長為5億人民幣公司,企業界向來是政治的不沾鍋,他卻在六四期間支持學生追求民主,之後被迫終生流亡法國。他為人隨和,反應機敏,記憶力、溝通能力都極強。無論在官場和企業,他都是成大事的人。

這些人雖然都在不同時空、不同領域,各領風華,但也有共同軸線,他們都不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人,大部分出身貧寒,有人甚至帶著身體的限制,許倬雲因小兒麻痺導致行動不便,走路與寫字都困難,但他以鏗鏘的語言論述歷史,著作數百萬字,全靠另一隻手完成。他更用那雙不便的腳走遍世界,為中華文化留下了堅實註腳。

他們一旦找到方向,就一力追求,如信仰般追求自己專業,付出代價,進而散發熱情給下輩人,如勞勃瑞福創立「日舞影展」40年,加力扶持獨立電影。縱使在遭受挫折之後,他們也能順勢而為,如萬潤南用他的溝通力、組織力,創立各種民主聯盟。存在就是力量,中國的海外民主力量得以生生不息。

今天在翻閱照片,無意間發現之前幫曲德義老師拍的照片,想起當時訪談他,說起李仲生老師對他的教導和影響,李老師告訴他:「想你沒有想過的問題,畫你沒有畫過的畫!」這兩句話讓他一生創作受用無窮!

楊佳嫻 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夫婦書信集,買了以後有一搭沒一搭讀,然後讀一讀下冊《書不盡言》就不見了。家裡、研究室來來回回不太認真地找了一年,終於下定決心重買一套。重買以後為了贖罪(?)立刻把下冊認真兩天內讀一遍,一讀完立刻找到原來的下冊。找到下冊的同時,發現買了兩次張小虹《文本張愛玲》、兩次高全之《私札與私語:三顧張愛玲》。我……是的我的錢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了重複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我從沒想過會在張愛玲通信中看見宋楚瑜的名字。宋楚瑜!那個陪我這一代長大、選了N次總統副總統的男人!

一九八二到八三年,唐文標自行挖掘張愛玲舊作拼命發表、且想在遠景出版,張愛玲不勝其擾,感覺嚴重被侵犯,和宋淇商討究竟怎麼解決,莊信正、夏志清也出意見。莊考慮聯合夏寫信給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陳情,甚至想過找錢復,時任駐美代表。(根據宋淇信中說法,這個點子來自當時《讀者文摘》遭盜印,因未得到台灣當局的明確回應,《讀者文摘》向參議員Barry Morris Goldwater陳情,後者立即寫信給中華民國行政院、省政府、宋楚瑜和錢復。)

討論如何應對的過程中,談到何以唐文標和遠景沈登恩毫無版權觀念且妄為,宋淇心思細膩周全、和台灣交涉更多,竟還考慮到當時的族群關係,指出傳媒界後臺為誰、本省外省等問題。也許這些事情實際上與唐文標本人作為無關,但可以從宋淇之眼描畫八十年代初期台灣文化政治的一道側影。

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夫婦書信集,買了以後有一搭沒一搭讀,然後讀一讀下冊《書不盡言》就不見了。家裡、研究室來來回回不太認真地找了一年,終於下定決心重買一套。重買以後為了贖罪(?)立刻把下冊認真兩天內讀一遍,一讀完立刻找到原來的下冊。找到下冊的同時,發現買了兩次張小虹《文本張愛玲》、兩次高全之《私札與私語:三顧張愛玲》。我……是的我的錢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了重複的東西。

有意思的是我從沒想過會在張愛玲通信中看見宋楚瑜的名字。宋楚瑜!那個陪我這一代長大、選了N次總統副總統的男人!

一九八二到八三年,唐文標自行挖掘張愛玲舊作拼命發表、且想在遠景出版,張愛玲不勝其擾,感覺嚴重被侵犯,和宋淇商討究竟怎麼解決,莊信正、夏志清也出意見。莊考慮聯合夏寫信給時任新聞局長的宋楚瑜陳情,甚至想過找錢復,時任駐美代表。(根據宋淇信中說法,這個點子來自當時《讀者文摘》遭盜印,因未得到台灣當局的明確回應,《讀者文摘》向參議員Barry Morris Goldwater陳情,後者立即寫信給中華民國行政院、省政府、宋楚瑜和錢復。)

討論如何應對的過程中,談到何以唐文標和遠景沈登恩毫無版權觀念且妄為,宋淇心思細膩周全、和台灣交涉更多,竟還考慮到當時的族群關係,指出傳媒界後臺為誰、本省外省等問題。也許這些事情實際上與唐文標本人作為無關,但可以從宋淇之眼描畫八十年代初期台灣文化政治的一道側影。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Silicon Valley has long attributed its success to its distance from Washington. Yet the more AI hinges not just on digital technology but on chips, data centres and grids, the more politics matters https://econ.st/49vu2Gd

Photo: Getty Images

2025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蓓蕾獎得獎揭曉!!

恭喜春山的三位作者獲獎~~

✨金典獎___

《反重力》作者|黃崇凱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作者|藍永翔

✨蓓蕾獎___

《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作者|范容瑛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作者|藍永翔

📚📚 獲獎評語______

✸金典獎

《#反重力》作者|#黃崇凱

小說家將過往迸射四濺的想像力,以相同甚至更大的力道,限縮在特定的時空裡。《反重力》展現了歷史現實與虛構的引力拉扯:若是膨脹擴展過度,一切關係將消散、無關,只能任意拾取,成為無關緊要的趣味展現;若是過於緊密,則會重力塌縮,毫無空間得以開展,進而連時間也不存在。

過去像是密實的結界,小說家如何穿針引線,以想像撐開虛構的空間。在書的宇宙裡,形成故事/歷史(histoire/Histoire)?小說家持續打磨,鎖定在1970年代冷戰架構下的臺灣曖昧的位置,語言的嚴實中,不時閃現人物內心的細膩感知與情感。即使現實如此密不透風,人心之內仍有幽微的宇宙。《反重力》中隱藏起歷史人物的真名,並非試圖隱瞞或變造,實際上,在取捨之間,小說家展現最大程度的微觀史學能力,卻保持著空間讓讀者在故事中呼吸。

《反重力》以巨觀的視野,同時採取微觀的視角,取消了劃界歷史與現實的堅硬之線,反覆描繪更為迂迴的柔韌之線,最終,在讀者的心靈,指出瓦解既有疆域的逃逸路線。

這就是小說的輕重。

(決審委員:#朱嘉漢)

——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作者|#藍永翔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將一位樹冠研究者累積20年的研究心得,濃縮為7棵樹的故事。作者藍永翔因為喜歡爬樹而走上研究之路,書裡細細記著樹的形態、觸感,但又遠遠超過那些。讀者隨著她的筆爬上了樹,世界「從平面突然拔成立體」;在林間遇上日蝕,看見月牙形狀的斑光,「然後我就瞎了兩分鐘」;也悵然面對被莫拉克颱風引發的土石流吞沒的一整片空無,輕歎「每一次離開,都要好好告别」。

藍永翔的文字平實,震動讀者的是她與樹肌膚相親而得的體會。在她筆下,樹有聲音,樹是吉他的前身;樹有煩惱,必須把討厭的小蟲用樹脂給攆出去;諸般細瑣,她寫來仍充滿20年前初次爬樹的傾心。整本《旅行在樹梢》,無非是她當初對指導老師說的那句話:「只要能爬樹,做什麼都可以!」

(決審委員:#張娟芬)

————————

✸蓓蕾獎

《#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白色恐怖與我的左派阿公》作者|#范容瑛

作者訪談終身信仰社會主義的外公,記錄其在白色恐怖時期,因關懷臺灣前途而踏入的行動參與、和日後遭受的牢獄之禍。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篇章,並未在政治犯出獄後畫下句點,二代、三代形成的「櫃子」現象,猶如另一場牢獄。作者外公的遭遇必然影響家族成員,立傳之餘,作者記敘撰寫傳記過程裡的各種心理轉折,其中,為此與母親產生矛盾,親疏拉鋸,讀來令人動容。

本書清晰呈現政治犯家屬的心靈困境──那綿延三代間無以名狀的恐懼。作者試圖以書寫,理解家族記憶的斷裂,並試圖連結與彌補。「回家」因此成為更加錯綜難解的彎曲路徑。作者文字清新,既犀利又富深情,感受力非常敏銳,且不賣弄學術訓練,但字裡行間仍透露出學術訓練的眼光。我們期待作者在百花綻放的創作花園裡,持續耕耘,展露才華。

(決審委員:#李金蓮)

——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作者|#藍永翔

《旅行在樹梢:七棵樹的故事,與一個生態學家的二十年樹冠層研究筆記》將一位樹冠研究者累積20年的研究心得,濃縮為7棵樹的故事。作者藍永翔因為喜歡爬樹而走上研究之路,書裡細細記著樹的形態、觸感,但又遠遠超過那些。讀者隨著她的筆爬上了樹,世界「從平面突然拔成立體」;在林間遇上日蝕,看見月牙形狀的斑光,「然後我就瞎了兩分鐘」;也悵然面對被莫拉克颱風引發的土石流吞沒的一整片空無,輕歎「每一次離開,都要好好告别」。

藍永翔的文字平實,震動讀者的是她與樹肌膚相親而得的體會。在她筆下,樹有聲音,樹是吉他的前身;樹有煩惱,必須把討厭的小蟲用樹脂給攆出去;諸般細瑣,她寫來仍充滿20年前初次爬樹的傾心。整本《旅行在樹梢》,無非是她當初對指導老師說的那句話:「只要能爬樹,做什麼都可以!」

(決審委員:#張娟芬)

——

✦贈獎典禮✦

時間|11月16日(日)14:00

地點|臺北市立文獻館|樹心會館

➠「臺灣文學獎Online2025」粉絲專頁同步直播

2025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完整得獎名單與評語》

►►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1804

2025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決審會議側記》再一年的豐饒

►►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1806

2025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決審總評》多樣書寫與深層觀照

►►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1821

米力 聽完演講

晚上看到這個新聞真有意思

在階級如此明顯的韓國

也很少見

當「韓國性」遇過「台灣性」(雖黃是美國人)炸雞店是不清場的,一起同樂一起吃播,這點很「台灣性」

由輝達(NVIDIA)主導邀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會長鄭義宣的聚餐,這種方式也讓韓國社會驚喜討論社群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