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一堂青春文學課:日本篇: 京都某屏風 狂書 白居易的《 遊悟真寺》;一休宗純 (Ikkyū sōjun 1394—1481)《狂雲集》、《續狂雲集》、《骸骨》、《自戒集》等6~7首..... 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外〈高瀬舟〉一休宗純 (Ikkyū sōjun 1394—1481)Some Japanese Portraits by Donald Keene

 



曹永洋在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的〈高瀬舟〉之前,寫他親履高瀬舟上,導遊唱荒城之月的難忘故事。


我近日重讀Some Japanese Portraits by Donald Keene的首篇一休宗純 (Ikkyū sōjun  1394—1481),英文弈了《狂雲集》、《續狂雲集》、《骸骨》、《自戒集》等6~7首。對照司馬遼太郎大德寺散步中的一休

我不妨將某日黃昏在日本某屋之屏上,狂書白居易 遊 山


 

1031 2020     與白樂天的緣分與書

京都某屏風 狂書

白居易的《 遊悟真寺》


NHK 漢詩をよむ 的優良傳統

『杜甫100選 漢詩をよむ』『李白100選 漢詩をよむ』『蘇東坡100選 漢詩をよむ』 『王維100選 漢詩をよむ』『陶淵明詩選 漢詩をよむ』2007

白楽天100選 漢詩をよむ』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NHKライブラリー 




***自覺的人生

序:元和五年,予為左拾遺、翰林學士,奉詔寫真於集賢殿御書院,時年三十七。會昌二年,罷太子少傅,為白衣居士,又寫真於香山寺藏經堂,時年七十一。前後相望,殆將三紀,觀今照昔,慨然自歎者久之,形容非一,世事幾變,因題六十字以寫所懷。

昔作少學士,圖形入集賢。
今爲老居士,寫貌寄香山。
鶴毳變玄髮,雞膚換朱顏。
前形與後貌,相去三十年。
勿歎韶華子,俄成皤叟仙。
請看東海水,亦變作桑田。


引用典故:蒲柳

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
靜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質易朽,麋鹿心難馴。
何事赤墀上,五年爲侍臣。
況多剛狷性,難與世同塵。
不惟非貴相,但恐生禍因。
宜當早罷去,收取雲泉身。


感舊寫真.李放寫我真标签: 唐诗 白居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李放寫我真,寫來二十載。

莫問真何如,畫亦銷光彩。

朱顏與玄鬢,日夜改復改。

無嗟貌遽非,且喜身猶在。

更多信息...


感舊寫真.李放寫我真-注释我:我;我們
真:自然的本性
載:乘具;車子
真:自然的本性
朱顏:青春紅潤的面容,泛指女子的美貌
改:改變;變化
復:返回;回還
改:改變;變化
遽:釋車;送信的快車
非:不對;不正確
且:將要;將近
猶:一種猿類動物



***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遊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捨車馬,始涉藍溪灣。
手拄青竹杖,足踏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巖巔。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龕邊。
龕間長丈餘,門戶無扃關;
俯窺不見人,石發垂若鬟。
驚出白蝙蝠,雙飛如雲翻。
回首寺門望,青崖夾朱軒;
如擘山腹開,置寺於其間。

元和九年的秋天,正當八月的上半月,我來到悟真寺遊覽,寺就在藍田的王順山間。

一路走去,離山還有四五里路遠之時,就聽到藍水溪流潺潺的聲音。在這裡便舍下車馬,改為步行,涉水渡過了藍溪灣(藍水至今依舊在山前流淌,依舊清澈見底)。手中拄著路上採來作為手杖用的青竹竿,腳下踏著藍水裡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白石淺灘。漸漸耳根愈發清靜,一片靜謐,視野開闊,巍峨靜穆的高山漸漸展示在眼前,再也聽不到京城中那人間的塵嘩喧囂了。

來到了山腳下,從山下向山上望時,山高且陡,起初懷疑人不可能攀登上去,誰知道山中有一條道路,盤旋曲折竟能直通山巖之巔。

沿著小路,開始爬山,爬到山間旗旛下便有點累了,於是略事休息。休息好了,便一鼓作氣爬到了石龕旁邊,這個石龕有一丈多寬,門戶敞開沒有門閂。在此處山間,低頭望山下看不見一點人的蹤跡,只望見石上生的野草如同人垂下來的頭髮。我的到來,驚起了兩隻藏在樹林間的白色的兩隻蝙蝠,他們雙雙飛翔像是兩片白雪在空中飛翻。

此時仰起頭,向對面山上的寺門處望,蒼翠的山崖夾著朱紅的佛殿就好像是造物者用手掰開了山腹,然後把悟真寺安放在了山中間一樣。

入門無平地,地窄虛空寬。
房廊與台殿,高下隨峰巒。
巖崿無撮土,樹木多瘦堅;
根株抱石長,屈曲蟲蛇蟠。
松桂亂無行,四時郁芊芊;
枝梢裊清吹,韻若風中弦;
日月光不透,綠陰相交延;
幽鳥時一聲,聞之似寒蟬。
首憩賓位亭,就坐未及安;
須臾開北戶,萬里明豁然。
拂簷虹靡微,繞棟雲迴旋;
赤日間白雨,陰晴同一川。
野綠簇草樹,眼界吞秦原;
渭水細不見,漢陵小於拳。
卻顧來時路,縈紆映朱闌;
歷歷上山人,一一遙可觀。

沿著山路再往上,就來到了寺院。走進寺門,發現裡面隨著山勢高低相望,沒有一塊大的平地。山寺裡狹窄,仰看上面的虛空卻是寬敞開闊至極。寺院房屋、迴廊、亭台和殿堂皆依著峰巒起伏之勢,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協調地建造起來。

山中的石巖之間,找不到一小撮泥土,故而山上的樹木大都長的堅剛勁瘦。樹根環抱著岩石生長,彎彎曲曲像盤結的蟲蛇一樣。山間的松樹和桂樹長的零亂不成行列,但卻一年四季青蒼繁茂,裊裊可愛的枝梢樹葉在清風中搖曳,其中的韻味如同琴弦被風撥動而演奏美妙的天樂。濃密的綠色樹蔭相互交掩,連成一片,日光和月光都難以透過來。幽遠之處,鳥兒偶爾鳴叫一聲來,聽來好像是秋天寒蟬的吟唱。

走的累了,看的累了,故而來到在西面的亭中休憩。然而剛剛坐下,還沒來得及坐安穩,忍不住又撥開樹木枝葉往北方看去。放眼北面望去,陽光之下,萬里之間一片光明蒼翠,令人心胸豁然開朗。這時,再回看寺院,有拂過屋簷的彩虹微微飄起,片片白雲迴旋縈繞著寺院梁棟。

極目遠視,驚訝地發現,遠方居然一面紅日高懸,晴空一片,一面陰雲密佈,大雨滂沱,雨天和晴天在渭川原野上同時出現。山下平野則一片綠色,那是攢聚著的野草和樹林。

所謂站的高,望的遠,開闊的視野幾乎能囊括整個秦地的川原。此時,渭河在山下細得幾乎看不見,雄偉的漢帝陵墓也小得只如拳頭大小。

回首再看來時登山的路,縈迴曲折的朱紅欄干掩映在山間,登山的人們雖然遙遠,卻看得歷歷分明。

前對多寶塔,風鐸鳴四端;
欒櫨與戶牖,恰恰金碧繁。
雲昔迦葉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鐵缽在,當底手跡穿。
西開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擻塵埃衣,禮拜冰雪顏;
疊霜為袈裟,貫雹為華鬘;
逼觀疑鬼功,其跡非雕鐫。
次登觀音堂,未到聞旃檀;
上階脫雙履,斂足升瑤筵。
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
黑白自光明,不待燈燭燃。
眾寶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風來似天樂,相觸聲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點綴佛髻上,合為七寶冠。
雙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見舍利,圓轉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園;
吹如秋鶴聲,可以降靈仙。
是時秋方中,三五月正圓;
寶堂豁三門,金魄當其前。
月與寶相射,晶光爭鮮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西亭的前面正對著多寶塔,寶塔四角的風鈴響聲叮噹。欒櫨和門窗上,繁複的彩繪金碧輝煌。

傳說從前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就在這裡進入涅槃,他用過的鐵缽至今還在,手指磨過的痕跡還留在缽底上。

西邊敞開著門的是玉佛殿,一尊尊莊嚴的白玉佛像並排肩並著肩。我抖一抖沾滿塵埃的衣衫,頂禮跪拜在容顏如冰雪般聖潔的佛像前,佛像層層皺折的袈裟像霜雪般潔白,一串串晶瑩如冰雹排列在佛頂的華鬘,走近仔細凝視佛像精湛的雕工,不禁感歎這樣的手藝絕非出自人手,大概是是鬼神以神通所為吧。

接下來觀禮觀音堂,還沒進堂,就遠遠聞到了栴檀香味,登上堂前台階,恭敬地脫掉腳上的鞋子,登上了潔淨的坐席。堂上六根柱子上懸掛著一排玉鏡,四面的寶座是用金花來鑲飾的。堂裡有稀世罕有的夜明寶珠,晚上這裡不用燈燭,也自然一片光明。碧玉、珊瑚等珍寶多種多樣,高高低低點綴在幡旗上,清風吹來,幡旗上珍寶之間相互碰撞的聲音舒緩輕盈,如同天上飄揚的仙樂,令人傾聽忘神。白色的珠玉像凝結的露珠般晶瑩下垂,紅色的寶石像殷殷的鮮血那樣紅光艷艷,各種寶物點綴在佛的髮髻上,合成七寶之冠,高貴而莊嚴。佛前供奉著一對琉璃寶瓶,像秋水一樣瑩澈,讓人望而生寒,透過寶瓶能看到瓶中的佛的舍利子,光色圓轉猶如放光的金丹。玉笛是哪個朝代的寶物呢?傳說是古印度佛在世時候,天人供養給祇園精舍的,聽說吹起來,笛聲宛如秋天鶴鳴之聲,清雅脫俗,天上的仙靈聽到了都要降跡到吹笛處。這時正當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正亮正圓。晚上觀音堂的的門敞開著,明月正對堂前,月光和堂中諸寶交相輝映,寶光四射相互爭妍。月光寶光照在身上,寒徹心骨,以致於整晚都不能入眠。

曉尋南塔路,亂竹低嬋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飛翾翾。
山果不識名,離離夾道蕃;
足以療饑乏,摘嘗味甘酸。
道南藍谷神,紫傘白紙錢;
若歲有水旱,詔使修頻繁;
以地清淨故,獻奠無葷膻。
危石疊四五,壘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巖東偏;
冷滑無人跡,苔點如花箋。
我來登上頭,下臨不測淵;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頭看。
風從石下生,薄人而上摶,
衣服似羽翮,開張欲飛騫。
山雙山雙三面峰,峰尖刀劍攢;
往往白雲過,決開露青天。

第二天天一破曉,即走上了去南塔的路,一路上旁邊紛亂低垂的竹子秀美動人。早晨山林清幽,沒有一絲人影,微寒的空氣中只有蝴蝶在飛舞翩翾。山中不知道什麼名字的野果纍纍成串地生長在路的兩邊,摘下來品嚐其味道,又酸又甜,美味至極,吃了很多,足可以驅除晨間飢餓和昨晚睡眠欠安的睏倦了(時至今日,王順山上依舊又很多美味的野果)。

再往前走,道路南邊有個藍谷神祠,祠堂上有紫傘蓋住,地下灑有一片片白紙錢,如果天下有了水災或旱災,皇帝就會頻頻下令修葺它了。因為神祠位在清淨的悟真寺佛門地界之內,所以獻上來的祭品沒有魚肉葷膻。

繼續前行,突然在路邊看見四五塊大石頭疊在一起,傾側高聳陡峭得像刀削得一般,不知道造物者有何用意,為什麼要把它們堆在山巖偏僻的東邊?石頭又冷又滑,似乎從來沒人上去過,青苔點點,像印上花紋的信箋。我努力攀登到大石上,下面就是看不見底的深淵,我頭眼暈眩,手腳止不住地抖動,更不敢再低頭向下看一眼,風從深淵處刮上來,緊貼著迫近人身向上盤旋。一下子身上的衣服吹起來好像鳥的翅膀,張開著好像要馬上飛向雲間。三面山峰高高聳峙,峰尖攢聚像刀劍一般。時時有白雲飄過這裡,雲斷處有一片湛藍的青天在頭上露出來。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團;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東南月上時,夜氣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寫出黃金盤。
藍水色似藍,日夜長潺潺;
周迴繞山轉,下視如青環。
或鋪為慢流,或激為奔湍;
泓澄最深處,浮出蛟龍涎。
側身入其中,懸磴尤險艱;
捫蘿踏樛木,下逐飲澗猿;
雪迸起白鷺,錦跳驚紅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體煩;
淺深皆洞徹,可照腦與肝。
但愛清見底,欲尋不知源。

傍晚日落西北方的時候,我便下山了,遙望夕陽,泛著紅色的餘暉團團圓圓的,像一顆朱紅色的丹砂做成的藥丸,從千里青山上迅速的滾落了下來。東南方月出的時候,青色的寒霧瀰漫山間,似乎從碧綠的有百丈許的深潭底,冉冉升上來一個黃金色的銅盤。

藍谷裡水的顏色藍得像剛被蓼藍(一種可以提取藍色顏料的植物)水染過,日夜流淌,水聲潺潺,紆回曲折繞著王順山流淌,從山上望去就像是青色的玉環。有時河道寬闊,則水流平緩,有時被岩石阻擋,則飛流急湍。清澄渟蓄最深的地方,泡沫浮在水面上,好像蛟龍的口涎。

側著身子往山下走,陡峭高懸的石磴異常的艱險,手攀籐蔓,踏著盤曲的樹枝,突然看到溪邊飲水的野猿,不禁好奇的追隨觀看,溪上飛翔的白鷺似從水裡濺起迸散的雪花,受驚而躍出水面的鯉鱣如同紅色的織錦在水中跳蕩。

在溪邊歇夠了,才開始盥洗漱口,洗去了全身的疲勞和滿心的憂惱。藍水的深處淺處都能清澈見底,明澈得簡直可以映見人的肝腦心靈。太喜愛藍溪這樣清澈見底的水了,我想要找到水的源頭,卻無處尋覓。

崖繞怪石,積甃蒼琅玕;
溫潤發於外,其間韞璵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棄捐;
或時洩光彩,夜與星月連。
中頂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斑鼠上不得,豈我能攀援?
上有白蓮池,素葩覆清瀾。
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石磚;
插在半壁上,其下萬仞懸。
雲有過去師,坐得無生禪;
號為定心石,長老世相傳。
卻上謁仙祠,蔓草生綿綿;
昔聞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曬藥台,猶對芝術田。
時復明月夜,上聞黃鶴言。
回尋畫龍堂,二叟鬢髮斑;
想見聽法時,歡喜禮印壇;
復歸泉窟下,化作龍蜿蜒;
階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煙。
往有寫經僧,身靜心精專;
感彼雲外鴿,群飛千翩翩。
來添硯中水,去吸巖下泉;
一日三往復,時節長不愆。
經成號聖僧,弟子名楊難;
誦此蓮花偈,數滿百億千;
身壞口不壞,舌根如紅蓮;
顱骨今不見,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吳畫,筆彩依舊鮮;
素屏有褚書,墨色如新干。
靈境與異跡,周覽無不殫;
一遊五晝夜,欲返仍盤桓。

東面的山崖上多出怪石,重迭蒼翠的是似玉的美石琅玕,溫和潤澤的玉氣散發在石表面,而璵璠美玉就蘊藏在石頭裡面(藍田玉即產於王順山)。卞和死去已經很久了,像這樣沒有人鑒別的上等美玉多被丟棄了。有時玉的光彩偶爾外洩,到夜晚便和星月的光輝連成一片。

王順山中峰的峰頂最為挺拔高峻,就像是支撐著天空的一根翠玉竿。封頂高得連斑鼠都爬不上去,我豈有能力去攀援?據說上面有一個白蓮池,潔白的荷花覆蓋著清澈的水波。如今只能聽到這白蓮池的名字了,人卻到不了,因為那裡實在是太高,已然不是塵世人間了。還有一塊石頭,大小像一尺見方的磚,插在峭壁的正中間,下面就是萬丈深淵,傳說過去有一位僧人,曾在這個石頭上坐禪,最後證得無生法忍,所以這石頭被人們稱為「定心石」,這傳說是這裡人世代相傳的。

再上去是謁仙祠,周圍蔓生的野草連成一片,過去聽說有王家的孝子王順,在此修行成道而升天。祠的西邊是曬藥台,仍然像古代那樣,正對著當年生長靈芝白朮的藥田。有時在明月高懸的夜晚,曬藥台上還能聽到歸來的仙鶴口吐人言。回頭再來尋訪畫龍堂,堂中壁畫裡的兩位老人鬢髮斑斑,想像著他們當年在聆聽完高僧法誠法師的講法後,法喜充滿地禮拜講壇,然後回到龍潭泉水的洞窟中,變作曲折蜿蜒的龍身。龍潭台階前的小石孔依然尚在,傳說天將下雨時就會從中冒出白煙。過去曾有位僧人在悟真寺抄寫佛經,精誠專一,清靜至極,感通了天上的上千隻鴿子,成群結隊地飛舞翩翩,飛去到山巖下汲取清泉,再飛上來給硯池裡添上淨水,一天之中多次往返,經過很長時間,鴿子一直守時守地的為僧人添硯,直到僧人抄完佛經,而目睹這一奇觀的人們馬上拜這位抄經的僧人為「聖僧」。史上法誠法師的弟子中有個叫楊難的,每日念誦《法華經》中的偈語,念誦了百千萬遍,死後身體腐壞,口舌卻不腐壞,舌根新鮮紅潤像紅色的蓮花,如今他的頭骨已經不存在了,可是保存頭骨的石函還在堂前。白色牆壁上有吳道子的畫,筆跡色彩依舊新鮮。素淨的屏風上有褚遂良的字,墨色像新寫的不久前剛干。靈佛的境界和神異的遺跡,我全部一一細細的看遍,這樣一遊就是五個晝夜,臨到回去時仍舊戀戀不捨,徘徊留連。

我本山中人,誤為時網牽;
牽率使讀書,推挽令效官。
即登文字科,又忝諫諍員;
拙直不合時,無益同素餐。
以此自慚惕,慼慼常寡歡;
無成心力盡,未老形骸殘。
今來脫簪組,始覺離憂患;
及為山水遊,彌得縱疏頑。
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池魚放入海,一往何時還!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華篇;
終來此山住,永謝區中緣。
我今四十餘,從此終身閒;
若以七十期,猶得三十年。







白居易

  1. 人名。(西元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陝西渭南縣附近),生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卒於武宗會昌六年。貞元進士,官至校書郎、贊善大夫,後因宰相武元衡事貶江州。長慶時,累遷杭、蘇二州刺史,後任太子少傅,因不緣附黨人,乃移病分司東都。會昌二年,以刑部尚書致仕,最後卒於洛陽的香山。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元稹 ㄩㄢˊ ㄓㄣˇ yuán zhěn

解釋:

  1. 人名。(西元779~831)字微之,唐河南(今河南省洛陽縣)人。穆宗時拜相。其詩平易近人,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著有元氏長慶集。




( ))、牧溪  一休宗純(1394—1481)  《狂雲集》 《大仙院》不用"德"道徳再武装運動  大德寺內至少2處枯山水庭園有名   


《一休法語》和《佛鬼軍》等。


 

 

一休宗純 (Ikkyū sōjun  1394—1481) wikipedia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By Donald Keene,


漫談"Donald Keene 譯/著的日本文學"4:朝日周刊連載  日本文學500年散步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By Donald Keene, Illustrated by Motoichi Izawa

就短篇的文學史而言, 讀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By Donald Keene, 宜參考小西的書,了解這些小號大師的文學脈絡。

漫談"Donald Keene 譯/著的日本文學" 13: 最精彩的文章:唐納德.靳《導進文學核心的書》載於小西甚一(1915~2007)《日本文學史》,唐納德.靳《解說》鄭清茂譯,頁237~244 。 
小西甚一(2013)《日本文學史.跋》中有感人的兩人交往史各自發展成超過過3000頁的日本文學史 /日本文藝史的較量史 



Some Japanese Portraits

Front Cover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83 - 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228 pages
Illuminates the wealth, themes, and character of Jap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fifteenth century to 1912 by introducing Western readers to the life, work, and literary style of twenty-one Japanese poets and writers.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 (1978,1983 平裝本)

Donald Keene is an expert o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ho was educate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Currently he is the Shincho Professor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Keene's books include The Pleasure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Essays in Idleness. His translations include Three Plays of Kobo Abe and Twenty Plays of the No Theater. His awards include the Kikuchi Kan Prize of the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Japanese Culture, the Japan Foundation Prize and the Tokyo Metropolitan Prize. He has honorary degrees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St. Andrew's College and Middlebury College.



一休宗純 (Ikkyū sōjun  1394—1481)

Wikipedia 

一休宗純(日語:一休宗純いっきゅうそうじゅん Ikkyūsōjun,1394年2月1日—1481年12月12日),日本後小松天皇私生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幼年出家,是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法名宗純,又作宗順,號一休乳名千菊丸訓名周建齋名瞎驢庵夢閨,別號狂雲子瞎驢庵主人小清國等。通稱一休宗純,簡稱一休

身世

[編輯]

一休的父親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北朝後小松天皇,母親是藤原顯純的女兒藤侍從,一說是日野中納言的女兒伊羽局。當時的日本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統治下,結束了長達六十多年的南北對峙的局面,政權中心從鎌倉轉移到京都,史稱室町時代

由於一休的母親是被擊敗的南朝權臣藤原氏人,足利義滿逼迫後小松天皇將其逐出宮廷。足利義滿令一休從小就在京都安國寺出家,以免有後代。一休從未受過皇子的待遇,也從未以皇子自居。其父親在位期間曾數次召其入宮。

經歷

[編輯]
一休宗純的墓地(京都府)

一休少時在安國寺出家,訓名「周建」,又在京都其他幾座寺院學習。

1410年(應永十七年),17歲的一休師從西金寺謙翁。謙翁給他起了法名「宗純」。

1414年,謙翁圓寂,一休悲痛不已,自殺未遂,後投入禪門大德寺高僧華叟宗雲門下。在大德寺期間,一休在船上聽到烏鴉叫聲而悟道。

1419年,一休25歲時,華叟以「一休」作為他的法號。典故為一休自己作的和歌:「欲從色界空界,姑且短暫作一休,暴雨傾盤由它下,狂風捲地任它吹。」

1428年,華叟病故,34歲的一休開始雲遊民間,此時室町幕府衰弱,日益受到地方諸侯大名威脅。

1471年(文明三年),一休78歲,遇到盲女藝人,與之相愛,之後一直照顧她。

1474年(文明六年),一休81歲時,受後土御門天皇的詔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繕因應仁之亂而荒廢的寺院。他晚年住在今天京都府京田邊市酬恩庵(俗稱「一休寺」)。

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時,一休因高燒不退而圓寂,享壽88歲。而日本此時已經進入了地方豪強混戰的戰國時代

一休屬於臨濟宗,但與淨土真宗法主蓮如是好友,曾持蓮如用以念佛無量壽佛塑像當枕頭,蓮如知道了,沒有生氣,而是揶揄了一休一番,兩人大笑。

一休早年曾嚴守梵行,但後來卻認為禪宗的禁慾清規虛偽,於是開始肉食飲酒,出入青樓,對於日本佛教來說,一休既是銳意革新的聖徒,又是一個離經叛道的顛僧。十六歲開始雲游天下,漢詩和歌號稱雙絕,自稱「淫酒淫色亦淫詩」,視佛家戒律於無物。據說作了不少描述他尋歡作樂,及後來對盲女「森」的愛情詩,可是這些詩文多是在一休死後甚久才出現,可能因為日本的許多藝術家都是一休的門徒,再加上一休行為誇張放蕩,經常成為好事者之標的。

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華的人在和歌連歌茶道和畫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文化

[編輯]
  • 一休宗純擅長漢詩。13歲時作《長門春草》

15歲時作《春衣宿花》

因此二詩,使其聲名大噪。

  • 另外,一休的書法藝術和水墨畫技藝也頗有名氣。

《和靖梅下居》

著作

[編輯]

《狂雲集》、《續狂雲集》、《骸骨》、《自戒集》、《一休法語》和《佛鬼軍》等。


在1994年上映的NHK大河劇花之亂》中,奧田瑛二飾演一休宗純。

2012年日本推出了一休電影真人版《一休和尚》。

參考資料

[編輯]




身為大德寺住持的一休,與幕府影響下的五山派保持距離,否定許多行事與戒律,活得自由自在。一休許多行為都被身邊的人認為是「奇行」,而他的號(除了本名之外的名號)為「狂雲子」,似乎是刻意有些與眾不同的行徑。

大德寺(散步 司馬遼太郎))、牧溪  一休宗純(1394—1481)  《狂雲集》 《大仙院》不用"德"道徳再武装運動  大德寺內至少2處枯山水庭園有名   



荒城一堂青春文學課:日本篇: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外〈高瀬舟〉〈雁〉 :曹賜固,曹永洋父子: 一堂鄉土 傳記、文學課: 曹賜固, 曹永洋《八芝蘭‧天玉齋隨筆》。「岩手医学専門学校」畢業紀念冊 圖與詩。《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 《互動》 2025 0110 相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