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Films offering rich depictions of elderly life are not being made. Why?

With older Americans now making up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movie-going public, the financial incentives are clear

The market for old-folks-behaving-badly comedies is oversaturated
ECONOMIST.COM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What makes Europeans happy?

Germans are happier when they are over 75 years old than when they are between 25 and 34. From the archive

It depends on where they live
ECONOMIST.COM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沈政男:營造「失智友善社區」一例

失智症老人家順手牽羊,
比如隨意拿取他人門口擺放的物品,
或者到商店沒付錢就拿走商品,
甚至是把廟裡別人的祭品拿走,
以及吃麵吃飯沒錢付等等,
都是常見的行為問題,
這是因為老人家生病了,
而非要偷要搶,
刻意佔人便宜,
處理上應從長照觀點介入,
而不是當成一般治安事件。
以附圖的事件來說,
一個老人家在超商反覆拿走東西不付錢,
特別是拿了以後大剌剌走出去,
也不懂得遮掩,
這時超商店員應該怎麼看待?
如果有一點點失智症的基本知識,
就會懷疑阿公阿嬤是不是忘了買東西應該付錢,
或者把商店當成自己家開的,
隨便拿也沒關係,
然後想辦法連絡家屬或請警察協助,
而非把老人家當成小偷。
警察獲報以後該怎麼處理?
如果有一點點關於失智症的基本知識,
就該懷疑這是失智症常見的行為問題,
第一步應該先把家屬找來付錢,
跟超商道個歉,當場和解,
而非一定要小事鬧大,
做筆錄送法院什麼的。
報警以後,一定要做筆錄,
否則是吃案?
法律與執法應該與時俱進,
否則無法因應高齡社會到來。
如果商店與警察都有失智症概念,
這類失智老人家順手牽羊事件,
會處理得比較圓滿,
否則像附圖的老人家,
說在警局過夜一晚,
但那晚到底是怎麼過的?
是不是被關起來?
如果那晚發生激躁干擾行為,
警察有辦法處理嗎?
家屬也必須做好防範措施,
現在很多家屬知道失智以後須預防走失,
卻忽略了法律與財務相關問題,
應該補強相關照顧技巧。
當老人家出現第一次順手牽羊行為時,
就該跟社區與店家打個招呼,
讓他們知道老人家失智了,
可能會隨意拿走別人東西,
處理上可以事後找家屬來付錢,
或者當場請家屬來處理,
而老人家身上也須備妥連絡資料。
總而言之,
整個社會都必須學習失智照顧知識,
才能營造「失智友善社區」,
也就是打造一個社區安全安心網絡,
讓失智症老人家即使出現行為問題,
也能獲得妥善處理與照顧,
而非大陣仗把老人家押去送審。
超商、警局、法院,
如果要舉辦失智症教育訓練但找不到講師,
可以來找我。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Embracing community helps us live longer and be happier

Embracing community helps us live longer and be happier, according to the 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 one of the world’s longest studies of adult life.

For nearly 80 years, the 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 has been producing data and lessons on how to live longer, happier, and healthier lives.
NEWS.HARVARD.EDU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 - Real Possibilities)營利單位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
志工,長期關注老年與長照議題

AARP - Real Possibilities

www.aarp.org/
Take advantage of your age and experience to expand your possibilities. AARP is more than just discounts and lobbying for senior citizens.

Member Benefits

By being an AARP member, discover the benefits and ...

Membership

Visit your AARP Membership Resource Center and access ...

Discounts & Benefits

Look at the senior discounts and benefits you get when joining as ...

AARP Member Advantages

Dining - Travel - Car Rentals - Hotels & Resorts - Medicare

Insurance Products

Insurance Products Information - From auto, life, to even ...

AARP Travel

AARP Travel Center. Book online or call: ... See All AARP Member ...

AARP, Inc., formerl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is a United States-based interest group with a membership founded in 1958 by Ethel Percy Andrus, Ph.D., a retired educator from California, ...Wikipedia
Motto"Real Possibilities."

沈政男: 郵差做長照是國際趨勢;《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推薦序文:用微笑扛起照顧重擔







沈政男


用微笑扛起照顧重擔
◎沈政男
我從事失智診療與長照業務十餘年,經常聽聞家屬訴說照顧的甘苦,那些不離不棄的老伴、任勞任怨的媳婦、烏鴉反哺的長子、不忍出嫁的么女,他們為了照顧摯愛的親人,白天上學上班,晚上照顧老爸老媽,甚至半夜還得擔心老人家如廁跌倒或一溜煙走出家門,等於蠟燭兩頭燒,實在令人心酸。
照顧老人家雖然是一條辛苦又漫長的道路,絕大部分家屬還是走了過來,只是我常在想,如果他們能把那些照顧過程裡的種種情緒轉折,怎麼從震驚、否認、氣憤,一直到面對、接納、因應,然後柳暗花明、雨過天晴,終於在日復一日的照顧雜務裡,找到犧牲的快樂與奉獻的目的,把那樣的心得整理出來,公諸於世,該能嘉惠多少正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照顧者?
長照議題這些年逐漸受到重視,台灣當然已有一些照顧者出書分享照顧心路歷程,但大都是個人經驗談,欠缺系統性整理,也沒有足夠學理依據。也有一些書籍講述照顧技巧與照顧資源的獲取,然而對於照顧者如何因應常見的負面情緒,以及如何以正面情緒看待照顧難題並感染其他家屬,鮮有著墨。
由美國兩位心理學家,貝瑞·雅各布與茱莉亞·梅爾合著的新書《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正好可以彌補這樣的缺憾。兩位心理學家嫻熟臨床心理學理論,本來就是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的專家,再加上擔任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志工,長期關注老年與長照議題,可說是撰寫這樣一本書的不二人選。
照顧者的心路歷程約可分成幾個階段。在照顧初期,照顧者最常見的反應是「為何是我?」困惑與怨懟油然而生,大約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慢慢接受與認同照顧角色。認同照顧責任以後,接下來進入學習期,這時照顧者開始摸索各類照顧知識與技能,也慢慢累積照顧心得。然而面對突發的照顧問題,以及其他家屬的要求與指責,也會讓照顧者再度徬徨無助。最後慢慢摸索出比較可行的照顧模式,逐漸適應照顧工作。
然而也有不少照顧者始終無法勝任照顧工作,而出現失眠、焦慮、沮喪、洩氣等症狀,甚至有了厭世念頭。台灣近年三不五時傳出「照顧殺人」悲歌,也就是照顧者不堪照顧壓力,而把被照顧者殺死後再自殺的事件,便是箇中最嚴重的例子。
老年照顧是每一個人口老化的社會必須面對的嚴肅議題,而照顧失智失能的老爸老媽,也是大多數為人子女者想要扛起的重擔。《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這本書可以幫助家屬調整身心狀態,用微笑面對漫長辛苦的照顧工作,值得向所有家庭照顧者與關心長照議題的人推薦。
-------------------------------------------------------
這篇推薦序文是出版社的邀稿。出版社的人脈實力,就彰顯在新書的推薦者名單裡。
這本書一切都好,唯一令人皺眉之處,是中文書名被翻成了類似電影「神鬼XX」那樣的湊熱鬧譯名。
英文書名是「Meditations for Caregivers」,其實可以翻成「照顧者沉思錄」。作者的企圖,應該就是要寫一本長照領域的《沉思錄》。


郵差做長照是國際趨勢
◎沈政男
交通部拋出「郵差做長照」構想,有人說這是模仿日本,這樣的講法只對了一半,其實法國比日本更早開發這樣的作法。
法國郵局,從2010年開始由郵差投入長者居家訪視工作,每周前往案家訪視一次,跟老人家聊聊,了解老人家生活狀況與健康情形,再向家屬做出回報。這樣的服務,每周訪視一次,每月費用約一千元台幣。此外也有電訪關懷服務。到目前為止,全法國共有五十萬老人家申請這項服務。
郵差本業乃送信,為何要插足長照?一來人口老化以後,長照人力短缺,再者因為電子郵務的盛行,傳統郵務日漸式微,郵局必須另尋副業。
至於日本郵局,乃從2013年起,開辦「高齡守護服務」,由郵差到家中探訪獨居老人家,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健康情形,再向家屬報告,讓家屬可以安心,做法跟法國幾乎雷同。日本獨居老人家「孤獨死」,也就是死了沒人知曉的事件越來越多,因此光是有人定期前往探視,便可帶來不少幫助。這項服務一小時收費約台幣七百元,是平信郵資的三十倍。全日本目前有上千家郵局加入服務,但使用人數還十分有限。
中華郵政去年的郵務事業虧損四億元,顯然光靠送信已無法讓郵局賺錢,而且這樣的經營危機只會越來越迫切,這是郵局櫃台必須代售各類商品,以貼補收入的原因。同理,跨足長照也不失為值得開發的另一種郵局副業。
郵差不懂長照,怎麼照顧老人家?此舉並非要郵差擔任全職照服員,而是利用送信之便,順道關懷老人家,只要接受簡單訓練便能勝任。事實上老早有郵差主動關懷偏鄉獨居長者,若能在此基礎建立服務網絡,對長照人力不無小補。
今天台灣有報紙用社論批評交通部說,「郵差做長照應定位為開發郵局副業,而非視為社會服務」,這樣的講法不完全正確。確實,法國與日本的郵差訪視長者服務,都必須收費,而且該國的長照體系並不給付這項費用,但在德國、荷蘭與比利時等國,也有郵差開始加入「獨居長者通報」社會服務,為長照貢獻心力。做社會服務可以提升社會形象,對於郵局發展長照產業將有所助益。
有一天,台灣會像法國與日本一樣,大街小巷都是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家,長照重擔需要所有人一起承擔。
(圖片來源:法國與日本郵局網站)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Deep sleep may act as fountain of youth in old age

“Nearly every disease killing us in later life has a causal link to lack of sleep.”
— Matthew Walker,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BerkeleyResearch #sleep

Restorative, sedative-free slumber can ward off mental and physical ailments.
NEWS.BERKELEY.EDU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德國中年人對於年老時最大的擔憂還是身體健康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40歲到55歲之間的德國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到75歲之後的經濟條件會比較糟糕。但是,也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年老之後的財政狀況會很不錯,甚至非常不錯。而其餘人則表示不清楚,或認為自己屆時狀況一般-不太有錢,但也不至於窮困潦倒。
這是德國保險同業公會(Gesamtverband der Deutschen Versicherungswirtschaft)委託一家研究機構所得出的調查結果。
進行本次研究的希努斯研究所(Sinus-Institute)近日在柏林公佈相關研究報告稱,26%的德國中年人認為年老時會面臨大問題。在研究所涉及的三個領域-健康、財政和社會關係中,他們覺得自己至少在其中兩項前景悲觀。希努斯研究所的專家伯格施德特(Silke Borgstedt)表示,這一結果"令人憂慮"。在接受調查的這些"未來退休人員"中,只有18%的人對於自己的老年生活感到積極樂觀。
根據調查結果,缺乏鍛煉的人更傾向於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對於朋友和家庭不夠重視的人,則會害怕晚年孤獨。不願存錢或無力儲蓄的人,則會對於今後的財政安全提心吊膽。
最擔心健康問題
但綜合而言,德國中年人對於年老時最大的擔憂還是身體健康:38%的人認為,自己老了以後身體狀況會變得糟糕。但相形之下,他們對於未來的社會交往是最有信心的:三分之一的人相信,自己年老時也能與親朋好友保持良好聯絡。
這項針對德國中年人所進行的調查還得出了以下結果:44%的德國中年人擔心變老,但也有19%的人自稱對此毫不擔心,剩下的37%則表示"不那麼擔心"。21%的人已經開始積極規劃退休生活,或至少開始為此進行準備。大約五分之二的人則基本或根本沒有這個打算。
石濤/樂然(德新社)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How India pale ale conquered the world

As the craft-beer revolution has spread beyond America, so has the taste for IPA

From the archive
ECONOMI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