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三十年前的節目《#百工圖》!

📣 #勞動節 看三十年前的節目《#百工圖》!

68集〈漫畫人〉🧑‍🎨 #台灣百工的珍貴影像 👀

⠀ ⠀

在公共電視尚未誕生的年代,廣電基金承擔起公共影視教育的重任。1986年推出、歷時五年製播的《百工圖》,總共85集,以紀錄走訪全台各行各業——從工廠女工、修車師傅,到郵差、模特兒……真實捕捉勞動現場的點滴。

⠀ ⠀

󠀠這部節目以傳遞「職業無貴賤」為理念,也成為許多知名影視工作者的創作起點,包括 #王小棣、#黃明川、#高重黎、#曾壯祥 等人皆曾參與其中!

⠀⠀ ⠀ ⠀

🎬 此貼文影片片段為第68集〈漫畫人〉 由 #高重黎 執導,採訪漫畫家 #蔡志忠、 #鄭問、#敖幼祥 等漫畫家,還有導演 #楊德昌、作家 #張大春 驚喜現身,揭露1980年代漫畫產業與工作日常。

⠀ ⠀

—— #完整節目哪裡看❓

📺 圖書館【 隨選視訊系統 VOD】▶ ▶

⠀ ⠀ ⠀ ⠀ ⠀ ⠀

👉 限定會員 ➤ 可至本中心三樓圖書館使用觀賞。

🔸 不是會員(歡迎加入)➤ https://reurl.cc/L5mWkX

⠀ ⠀ ⠀ ⠀ ⠀ ⠀

—— 📚 時間圖書館 ——

☑自4月起,新北市市民可憑身分證自由入館。

☑ 5.3 本週(六) 配合放映特別開放至晚間10:30,歡迎蔡明亮跨夜場觀眾前進三樓圖書館!

昨晚回家看到簡學義終於嬴得新竹美術館競圖的訊息,也見到建築圈一片欣喜兼感嘆的回應,大半是由於真實有感於他這樣數十年漫長也不屈不撓的獨行身姿,某種感佩與憐惜交織的心情表述吧!

想起來不久前他約我共食並飲酒,同桌還有他工作上的老戰友孫自泓。我一如既往的對他說出許多直言到近乎嚴厲的話語,他也依舊是以平和與有些羞怯的神情,像個孩子一樣微笑聽我說話,自己幾乎一言不發,也完全沒有生氣或不悅的表情顯露。

我記得自己反覆說著的,其實是勸他不要再去追逐那些宏大的建築案了,我雖然明白他必須透過這樣具有公眾性及尺度規模的作品,才能把他對建築的理念,具體也完整的呈現出來。但是,我也清楚地從他既往血跡斑斑的過往經驗𥚃,見到他如何總是讓自己在面對權力者或機構時,因見到對方如何粗魯糟蹋許多良善設計本意時,因為堅持不肯退讓,而造成自身困擾與受傷的慘痛事實。

我反覆勸他回去做小型的作品,回到他年輕時在有限的預算下、卻呈現岀來的美好與純粹的建築,不要再去應付那些不知道如何尊重建築本質,只是把心思放在其他複雜事理上的人了。

我嚴肅地告訴簡學義,在我眼中他是台灣少數具有「作者論」潛力的建築師,他要珍惜自己這樣特殊的資質,保全自己並完成自己。

那天晚上我們在小酒館待得很晚,然後他和自泓說要出去抽煙,我隔著窗玻璃拍了一張反射著酒館燈火的照片,簡學義就挺著背脊坐在花枱上,一如既往地堅定也孤獨。

恭喜你獲得這個競圖,我知道你會堅持下去,因為你是如此熱愛建築。

所以何樂而不為?

昨天李嘉誠在養和醫院現身,了解自己基金會捐贈的「肝癌無創組織碎化治療(Histotripsy)」儀器如何運作。他感謝醫護人員之餘,更高興地跟院長李維達說:「給予病人有這樣好的選擇,何樂而不為?養和醫院為病人提供服務,是病人的福音。」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福音,或樂意為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正如我3月初已指出,原先有一部治癌儀器放在公立醫院,但因為半年來也沒納入公眾服務範圍,李嘉誠基金會為免器械閒置,就果斷將它轉移至私院港怡。結果基金會在香港捐贈的幾部治癌機,現已全歸私院應用(即養和、港怡和中大醫院)。

我一直不明白,公立醫院何以冷待李嘉誠捐贈的先進醫療儀器?今天看到盧寵茂接受《信報》訪問,親口談及Histotripsy,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醫衛局局長兼肝癌專家盧寵茂有意見。

盧寵茂如數家珍指出,現時肝癌治療有3種方法,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放射定位,三者均有多年的復發率、轉移率、5年存復率數據作參考,而Histotripsy目前只有30天安全數據,「我只能夠咁講,呢部機暫時唔係me best(在同類中最優),亦唔係me better(在同類中較優)。」

訪問看到這裏,我腦海已浮現兩個問號。

第一,Histotripsy早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已應用於肝癌治療,外國病例也有幾百個,為什麼說只有30天安全數據呢?盧寵茂言下之意,是儀器若擺在公立醫院,必須再觀察三五七年才可開放給公眾?

第二,原諒我孤陋寡聞,實在未聽過英文有「me best」和「me better」這種表達(難道是醫學術語?)。儘管《信報》在括號內提供中譯,但我仍然很想知道出處。乍看之下,還以為「me best」解「我至叻」、「me better」解「我更叻」。

「我至叻」的盧寵茂又強調,創新藥械需要更多臨床驗證才可普及應用,「未有數據之前,就千祈唔好話呢隻藥就係me best、『哇!呢隻藥超級無敵啦,無咗佢病人無得醫』,嗱,呢個錯嘅。」

醫生態度嚴謹是好的,我不反對,但盧寵茂也不必為了證明自己正確,就刻意找一個稻草人來打——根本沒有人說過Histotripsy「超級無敵,無咗佢病人無得醫」這種話。Histotripsy並非什麼「神醫」吹噓的另類療法,它需要科學實測,病人也必先經過醫生評估,合適才可接受治療。

李嘉誠基金會的新聞稿是這樣說的:「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或曾接受其他肝癌治療而無效的肝癌患者,亦可考慮無創組織碎化治療。」可見人家的原意只是多給病者一個選擇,並沒有標榜「我至叻」或「超級無敵」。

盧寵茂本身雖是知名肝臟專家,但應該沒接受過使用Histotripsy的培訓,從他的個人角度看,確實沒理由去promote一種他不用的治療方法。所以同樣的一樁美事,在李嘉誠是「何樂而不為」,對盧寵茂來說則「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當然,李嘉誠也不會浪費口水跟盧寵茂爭論。他老人家應該覺得,有時間不如多做幾件實事。寫到這裏,想起唐代詩僧寒山和拾得的一段對話,充滿人生智慧,有益身心,不妨以此作結: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答道:「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相關文章:

治癌神器,終於開放給香港大眾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4039804

革命女性 台灣大罷免

Taiwan Action朱詩倩導演「台灣女人篇」感謝罷免團體中的勇敢女性不畏攻擊守護台灣

由百位影視工作者熱情投入的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四月30日早上9點將推出朱詩倩導演的「台灣女人篇」。自從大罷免行動匯聚成河,罷免團體中極高比例的女性成員,在街頭第一線承擔了各種惡意的攻擊挑釁。如此堅強的勇氣究竟從何而來?片中透過志工的母親與兒子,讓觀眾聽到了最讓人動容的心聲:正是為了保護自己最親密的家人,才讓這些女性志工不畏強權挺身而出,以她們一點一滴的行動,守護我們共同的母親:台灣。

三月26日在一場雙北罷團呼籲反暴力的記者會中,新店罷團志工琪琪表示,她跟所有志工一樣心中充滿恐懼,在所有公開場合一定戴著帽子和口罩,但當她跟民眾近距離接觸時,卻發現他們擔心自己站出來連署,會影響到自己的家人:「所以我慢慢地覺得,只有我們自己先勇敢起來,支持我們的民眾才有辦法勇敢。」她隨即哽咽地脫下口罩和帽子,露出美麗的臉龐。那一刻不僅震撼了無數觀眾,也讓在場的朱詩倩導演感動落淚,她隨即向琪琪表示希望加入新店志工團進行拍攝記錄,「台灣女人篇」就此開始成形。

朱詩倩表示,罷團志工幾乎九成都是女性,日前許多街頭紀錄影像拍到她們是如何被路人咆哮咒罵、恐嚇、巴頭、搶手機、撕毀連署書,才驚覺她們竟然承受如此壓力。琪琪的母親支持自己的女兒卻也擔心她的安危,每天都要等她安全回家才會安心,她在片中一面拭淚一面說:「她很辛苦,我幾乎也沒辦法保護她。所以我就覺得她很勇敢。琪琪,媽媽想要跟妳說,妳為台灣做了一件最棒的事,妳是我的驕傲。」

片中另一位主角,則是新店罷團志工Lulu的兒子恩恩。恩恩已經跟著媽媽做了好幾個月志工,陪著媽媽在街頭舉牌並同時保護媽媽。恩恩雖僅國小五年級,但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說學校曾有老師在課堂上說,罷團志工都是領民進黨的錢,叫大家回家跟家長說不要去簽連署。當全班鴉雀無聲,恩恩卻舉手說「我媽媽就是新店罷團志工,可是從來沒有人給我媽媽錢,我們是自願的。」

朱詩倩說,恩恩後來還告訴她:「我這次沒有辦法考第一名沒關係,因為我媽媽沒有時間給我複習,可是考試以後還有很多場,但是罷免只有這麼一次。我們如果沒有參與到罷免這件事情,以後臺灣就沒有自由民主了。我也很擔心媽媽會被打、會被欺負啊。我希望可以趕快長大,想要當立委,最好是可以選總統啦,我就可以保護媽媽。」

朱詩倩表示,在教育的這條路上,看到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很清楚政治是什麼,她覺得這是最棒的公民運動,因為過去的她自己也曾長期噤聲。她回憶小時候家中爸爸和其他長輩談論政治慷慨激昂,她其實心裡很排斥,而媽媽就是跟著聽,好像爸爸的選擇就會是她的選擇。就連後來她的先生楊力州導演平常在家聽政論節目,她都覺得「好吵」,很抗拒這些紛紛擾擾。直到去年她看到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在立法院,被國民黨立委從主席台上推下頭部著地,「看到這麼多國民黨的人推擠他要置他於死地的那種狠勁,讓我意識到我不能再漠視到底發生什麼事,我不想要這些再與我無關,所以我就去找資料看到底為什麼這件事變成這樣,一開始的原因就是因為沈伯洋的那個畫面。」

年初楊力州因國民黨凍刪預算而號召影視工作者拍攝罷免影片,讓他們家中收到恐嚇威脅訊息,身為母親的朱詩倩也曾感到害怕。「倒不是擔心自己,而是很擔心小孩的安全,會覺得如果我小孩遇到什麼事情,我一定會很後悔我做的這件事情。那時候力州也問我要不要選擇不要參與,我當下馬上心想,我不能這樣害怕,因為我這樣的恐懼,其實會讓我的孩子以後身陷更大的恐懼,所以就決定我們一定要一起戰鬥到底。」

朱詩倩表示,許多女性長期被噤聲很久,如今卻願意默默站出來,到志工團裡幫忙舉牌、折文宣品,請陌生路人簽連署,都是出於一種保護家人的心情,因此更加展現出毅力、勇氣和行動力,甚至可以冷靜且溫柔地去對待對她們不友善的人,而她們的勇敢站出來又影響到更多的人願意加入。而許多人可能因罷免立場而在平日親友圈中被疏遠,反而在志工群中得到釋放。「我們其實都不是來交朋友的,我們都是在做一件我覺得我可以做到,而若不做我以後會後悔的一件事情,所以那種真實的革命情感,比來交朋友的那種心情還強很多,所以我反而覺得大家在家庭裡那種不能說出口的悶,都會在志工群得到舒壓。」

而由楊力州與朱詩倩號召推動的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鼓勵大眾拍攝自己的罷免影片,也已開始出現遍地開花的響應風潮。本周一位崑山科技大學學生林開雅推出罷免短片《一片青空》,點出民眾因視野被蒙蔽而無視於真實世界中正發生的事實,立刻獲得陳世杰、羅景壬導演等前輩留言鼓勵,文化部長李遠也留言讚譽。Taiwan Action眾多導演的熱情投入,已在年輕世代的政治覺醒與行動力中得到接棒。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最好的養生~睡眠👇

《睡眠才是延長生命的秘密》

最近,我被一本書完全迷住了。日以繼夜,終於看完了。

這本書的名字是《Why We Sleep》,今天,就給各位介紹一下書裡的精彩觀點。

《Why We Sleep》的作者是一位名叫Matthew Waler的睡眠學專家,曾是哈佛醫學院教授,現在是伯克萊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教授。

書的一開頭有這樣一段: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可以讓你延長生命的革命性的秘方。

它能提高你的記憶力,增加你的魅力;

讓你保持苗條,降低食慾;

保護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

不讓你感冒和傷風;

降低你心臟病、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風險。

你會感覺更快樂,不抑鬱,不緊張。你有興趣嗎?

Walker教授說:這個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就是「睡眠」。

說起睡眠,我和我身邊很多人都為其煩惱,看了這本書,才明白晚上睡不好帶來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白天的疲倦,而是非常可怕的智力低下、生理疾病、心理障礙、性格缺陷,甚至有生命危險。

並且這些結論都不是憑空臆造,而是經過二十多年無數例的科學試驗得出的。以下分享一些觀點,與大家共勉:

01.睡眠裡面最重要的是NREM(不眨眼的深睡,主要功能是提高體質和免疫力)和REM(快速動眼的做夢睡眠,主要功能是提高大腦功能),這兩樣決定了睡眠質量。

也可以說,睡覺愛做夢的孩子聰明!

02.只要一個晚上睡眠低於5小時,體內專門對付癌細胞的免疫Natural Killer細胞就會減少70%!

所以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癌(也許現代人得癌症的比例增加,並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活得更久了)。

03.睡眠不足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同樣患腫瘤的小鼠,睡眠不足的,腫瘤增大速度快很多倍。

難怪,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

04.睡眠比飲食和運動更重要。

如果剝奪一個人睡眠、或食物、或運動24小時,睡眠傷害最大。

05.每晚睡少於6小時的45歲以上的人,比睡7-8小時的人得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概率高200%。

06.睡眠不足會變傻(因為REM不足影響腦細胞健康),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柴栔爾夫人和雷根總統都是號稱自己每天只睡4-5小時的,最後都得了老年痴呆症。

Walker預言:下一個痴呆症患者也許就是川普總統。

07.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和醉酒是一樣的。

所以很多國家警察採用的無痕跡逼供的方法就是:不給犯人睡覺。

超過40小時不睡覺的犯人,基本上叫他簽什麼字就簽什麼字,不求自由,只求睡覺。

08.喝咖啡是相當於在服用讓自己睡眠不足的藥物。

如果已經上癮,必須喝咖啡,那麼只能在下午1點前喝。

09.酒精不但不幫助睡眠,而且影響睡眠。

酒精(哪怕只有一點點)會扼殺REM睡眠,讓我們不會做夢。

不做夢(沒有REM的睡眠)嚴重影響智商;

10.我們晚上睡不好一部分原因是中央空調供應的恆溫環境,違背睡眠需要的自然規律。

11.鬧鐘影響心臟健康。

特別是那種每隔五分鐘就會叫一次的Snooze功能鬧鐘,讓心臟在短時間內受到3-4次壓力,長期持續對心血管的影響很大。

12.睡眠不足影響性功能。

每晚睡眠低於5小時的男人,比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人,睪丸明顯小很多,血液中睪固酮濃度降到十年後水準。

女性缺乏睡眠則容易不孕或流產。

13.睡眠不足容易長胖。

因為睡眠不足降低跟飽腹有關的荷爾蒙Leptin,提高跟飢餓有關的荷爾蒙ghrelin。

14.如果工作日睡眠不足,即使週末再怎麼多睡,也是補救不了的。

15.每一個致死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和缺乏睡眠有關。

而如果能讓病人好好睡一覺,很多健康問題都可以改善或解決。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旅澳學者袁紅冰爆料表示,中共高層對台灣大罷免的形勢十分焦慮,並特別擔心部分「中共代理人立委」遭罷免後,年輕的反共護台人物通過補選進入立法院,已密令下階段在宣傳上加大抹黑行動。

袁紅冰還透露,中共福建國台辦提交的文件認為,反共護台為核心的這股力量如果當選立法委員,會打亂了中共統一台灣的戰略節奏,使中共失去掌握台海局勢發展的主動權,所以要著重分化民進黨和公民團體的關係。文件點名要防止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特別是像網紅八炯和閩南狼(陳柏源)這樣年輕的當選為立法委員,並且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方法,包括從大罷免進入第三階段開始,要動用各種宣傳手段從人格上摧毀他們。

袁紅冰表示,他獲得中共體制內良知人士的消息,由習近平擔任組長、王滬寧任副組長的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一週前向國台辦系統下發了一個文件,包括習近平的批示。該文件是由福建省國台辦的智庫提交給中共高層。

袁紅冰介紹了這份文件的內容。第一是涉及中共對台灣大罷免運動的評估,中共認為,台灣立法院中親共的立委最終可能有15個人左右會被罷免掉,這個趨勢很難阻止。第二是原來的立法委員被罷免之後,需要補選新的立法委員,中共要著力防止在大罷免行動中的公民團體領軍人物當選為新的立法委員。

袁紅冰表示,這次大罷免公民運動中湧現出的領軍人物,是以反共護台作為核心價值的,這種情況在以前沒有出現過,因此對中共十分不利。另一方面,大罷免運動中出現了深藍和綠營的結合,超越了藍綠,就是原來深藍的力量中湧現出一批激進的反共力量,和綠營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這樣可能進一步瓦解藍營的社會基礎,使一部分深藍的力量轉向反對中共。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羅文森 雷神父 開幕評 parody the last supper 爭議


變裝皇后親證戲仿《最後的晚餐》


巴黎奧運開幕的變裝皇后一幕,全球爭議不息,我昨天也談過自己的看法:簡言之,我不認為那場演出是褻瀆或羞辱基督教,但也不認同「它跟《最後的晚餐》無關,只是模仿《諸神的盛宴》」這個突然爆出來的說法。


有讀者認為拙文證據不夠強,只是主觀臆測,未能實錘證明是戲仿達文西名畫。恰巧我今天看法國媒體的新聞,見到變裝皇后Piche的訪問,一聽之下,終於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昨天(7月28日)變裝皇后兼說唱歌手 Piche——她當晚有份在橋上粉墨登場,見附圖圈住的那一位——接受法國BFM電視台訪問,談及她在巴黎奧運開幕禮表演的幕後花絮,並回應外界批評。


主持人問得很清楚:「您也看到有一場引起特別大的反應,就是重新演繹《最後的晚餐》那一幕,那個與使徒一起的著名晚餐(c'est celle de La Cène qui a été revisitée,ce fameux repas avec les apôtres)。您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對這個出自聖經的題材感到震驚嗎?」


我嘗試翻譯一下Piche的答案,她說:


「我剛才已跟您解釋,流行文化已引用這個聖經典故很多很多年,幾十年了。這絕對不是新的。(c'est qu'en fait cette référence biblique, elle a été utilisée dans la pop culture depuis des années, des années, des décennies. C'est absolument pas nouveau.)一直都這樣做,一直都是。這種表演形式,大家一直在用。


「只要沒有真正的挑釁,即是說,沒有那些被視為真正淫穢的內容,我們就根本不是嘲弄那幅畫。唯獨那些以某種方式看待它的人認定是嘲弄,因為我們的衣着打扮跟他們接受的不同。一旦我們玩性別,那就成了問題,就是這樣。真的,正因為queers和變裝皇后用了這種表演形式,就有人不高興了。但還是有一些變裝皇后,我想,她們也是基督徒,卻沒有感到被挑釁。」


以上訪問見此(全法語,無中英文字幕):


https://t.ly/E6PYA


由此可見,就連表演者自己也承認是在模仿《最後的晚餐》,請問還有什麼理由說那場表演純粹來自《諸神的盛宴》呢?


此外,昨天《華盛頓時報》也有一篇報道,題為「Paris Olympics’ apology comes too late as company pulls ads over ‘Last Supper’ parody」,即「巴黎奧運道歉來得太晚,公司因惡搞《最後的晚餐》撤廣告」,引述了巴黎奧運會發言人回覆的電郵,明言藝術總監Thomas Jolly的靈感就是達文西的名畫:


“For the ‘Festivities’ segment, Thomas Jolly took inspiration from Leonardo Da Vinci’s famous painting to create the setting,” the spokesperson said in the email. “He is not the first artist to make a reference to what is a world-famous work of art. From Andy Warhol to the Simpsons, many have done it before him.”


真相越辯越明了吧?所以,昨天瘋傳的那兩篇完全否定引用《最後的晚餐》的帖文,根本就是謊言。


這類表演很容易引起爭議,我認為主辦者和創作團隊沒理由想不到。我的看法跟昨天相同,創作團隊應該努力做好解說工作,而不是用大話掩飾,否定自己努力的成果。我看了Piche的訪問,說話態度真誠,她堅持自己沒有嘲弄名畫,我是完全相信的——不管什麼人,最好的公關永遠都是講真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圖/drag-queen Piche


【 就像哈密瓜一樣,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 】


巴黎奧運開幕式吸引超過2300萬人觀看,被譽為成功融合「#巴黎代表性景象、#美妙表演和多樣風格」的盛會。法國報媒也多半給予好評。然而該國極右翼人士對開幕式的爭議元素嗤之以鼻,怒批淪為左派「覺醒主義」宣傳。


·


走訪巴黎羅什舒瓦爾街(rue de Rochechouart),當地民眾這麼說:


「這是一場偉大的典禮——只可惜下雨了。」


「這就像我們,真的是一場歡樂、矛盾且相當混亂的鬧劇。還有一些令人驚嘆的畫面,大革命、斷頭的瑪麗王后在唱歌……」


「我理解對法國以外的人來說,有些橋段可能有點奇怪。但每個奧運主辦國都愛自己的開幕式。我記得倫敦,那也是一場偉大的表演。」


·


#法國與國際媒體都大讚


法國《世界報》(Le Monde):


「在滂沱大雨中,首都及塞納河成為夢幻表演的劇場,這場表演承認了法國歷史的多元、包容以及不懼爭議的特質。」


「這場表演就像是幾世紀前巡遊劇團穿越城市時上演的那些秀。」


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


「#這是充滿包容性和自嘲的大雜燴,在法國經歷了突擊選舉的壓力之後,這場典禮提供情緒宣洩,雖然天公不做美,雨水反而昇華成藝術的一部分。」


法國《巴黎人報》(Le Parisien):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晚上」,開幕式是「非凡、令人驚訝、讓人著迷的」,儘管也「濕淋淋的,有些部分讓人不滿意」。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融合歷史和藝術大膽的法式風格盛會。」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巴黎開幕式展示了大膽創意可以為全球盛事增添光彩」,並祝下一任主辦城市洛杉磯好運且「能做得更好」。


·


#英國媒體的諷刺讓人毫不意外


《衛報》(The Guardian):


「節目有創意但有些脫節」、「缺乏法國首都風采」。


《每日郵報》(Daily Mail):


「鬧劇」、「史上最糟糕」。


《泰晤士報》(The Times):


這是一場「溼答答的啞炮表演」。


·


不過,#法國還是有人不滿這場奧運開幕式


保守媒體《費加羅報》(Le Figaro):


雖認可表演「宏偉而華麗」,但也批評其中多次表現出的意識形態內容「破壞了整體效果」,並質疑這些意識形態表達根本是「故意引發爭議」。評論員蘇吉(Paul Sugy)更表示:「在慶祝法國驕傲和歷史的時刻,法國不可避免地從大革命的核心中汲取挑釁和不和諧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一直以來助長著法國的矛盾和分裂。」


法國極右翼同樣感到不滿,領袖勒潘(Marine Le Pen)的外甥女瑪麗昂(Marion Marechal-Le Pen)表示,她與孩子一起觀看了開幕式,卻發現「在如此『粗俗的覺醒主義宣傳』中,很難欣賞到少數成功的場景」:


在「被斬首的瑪麗王后,接吻的三人組,變裝皇后,被迫幫阿雅·中村(Aya Nakamura)伴舞的共和國衛隊,醜陋的服裝和編舞」之間,「我們拼命尋找對體育精神和法國之美的讚頌」。


勒潘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發言人奧杜爾(Julien Odoul)狠批法國流行歌手阿雅·中村的表演可恥:


「絕對不行!#奧運會開幕式是對法國文化的洗劫。」


·


《最後的晚餐》#表演惹怒保守派和天主教徒


開幕式中模仿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的表演,是由一群變裝皇后、跨性別模特,以及一名扮成希臘神話中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us)的裸體歌手呈現,然而#表演也讓天主教會和美國宗教右派大感失望。


不過有網友發現,2024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COJO)#已將開幕式影片從YouTube頻道上悄悄下架,發言人戴侃(Anne Descamps)也在記者會上道歉:「(我們)從未意圖對任何宗教團體表示不敬。(開幕式)設法讚揚群體的包容性,而我們也相信這份壯志已然實現。若有任何冒犯之意,我們真的非常抱歉。」


- - -

(圖/風傳媒網新中心後製/美聯社)


▊ 對這則報導有不同看法嗎?風傳媒誠摯邀請您投書或留言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透過議題對話,一起打造開放多元的媒體空間。


 "Anybody can build an ordinary office building. I wanted to build the best office building in the world, and the only way to do that was to get the greatest architect in the world." H.F. Johnson, Jr., third generation leader of SC Johnson


One of the 20th century’s most renowned architects, Frank Lloyd Wright, spent his career pioneering organic architecture, integrating buildings with their natural surroundings. By 1936, Wright was financially strained due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personal controversies. When H.F. Johnson, Jr. approached him for a project, Wright eagerly accepted, despite budget disagreements. Their shared vision l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SC Johnson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renowned for its innovative design and listed among the top 25 buildings of the 20th century. This collaboration also produced Wingspread and the SC Johnson Research Tower, solidifying SC Johnson’s reputation and reflecting its spirit of innovation. Wright’s architecture continues to symbolize the company’s commitment to creativity and excellence.


Photo: H.F. Johnson, Jr. (right) and Frank Lloyd Wright, at the SC Johnson Research Tower.


#FrankLloydWright #HFJohnsonJr #JohnsonWaxBuilding #Modern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Innovation #OrganicArchitecture #SCJohnson #DesignHistory #IconicBuildings #ArchitecturalMasterpiece


Josephine Hsu

我個人很不樂見巴黎奧運的相關爭議,陷入文化戰爭的框架,被拖入一種包裹簡化後的陣營對決,但現在看來是很難避免了。只是仍有一個身為基督徒的身份,既然有教會組織和不少信徒出來表達自己「被冒犯了」,那這個身份,也不能那麼沉默。


首先,我個人並不主張,或覺得去用《眾神的盛宴(Feast of the Gods)》來回覆,是有效的。如果有完整看完開幕典禮的轉播,這段其實被分成兩個節目,第一次定格畫面的時候,確實只有正好十三位扮裝皇后、舞者和一個小朋友(這點超懂基督教核心精神啊其實,耶穌說過「讓小孩們到我這裡來),桌上是空的,酒神是後來從別的舞台轉回來時,才加入演出的。


所以真要說,若有人主張那就是《最後的晚餐》,並不是空穴來風、無理取鬧。何況就算是《眾神的盛宴》,也脫不開達文西的影響,同樣引用了那個餐桌的意象和佈局。


但,如果是一個對基督教信仰和宗教史認真的信徒,應該很清楚,達文西筆下《最後的晚餐》,當時就已經是挑戰教會傳統觀點,換句話說,辱教了;甚至他整個人生,他對男性肉體的喜愛與活躍的情慾生活,對於教會都是一種尷尬的存在。


達文西與這幅畫作的意義,早超越基督教的範疇了。在他過世後,選擇以相似構圖進行藝術創作的,不論哪種形式,目的都是從宗教權威,轉向對人類精神的探索,一切回歸以人為中心,藉由挑戰既有權威,來探尋自由的邊界。神聖性不再是藝術的唯一追求,宗教也不再是神聖唯一的產地,甚至最極致的神聖(如果還追求這點的話),是在人性中顯露。


就算在教會內,達文西這幅作品,從來也非多核心或多具神聖性的意象,畢竟不是聖母與聖子,或聖誕夜的馬槽。這幅畫後來會在信徒之間打開知名度,並非其傳遞了多麼高深的宗教精神,而是貴為文藝復興三傑,與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神聖的是聖餐這個儀典,而非畫作本身,況且對聖餐誕生那晚的想像,史上不同畫家各有其版本,你什麼時候看過教會慶典頻繁照這幅畫演「最後的晚餐」的?


如果真要說「冒犯宗教」,基督徒可是在耶穌帶頭下,把猶太人的逾越節,轉化為自己的聖餐禮耶,真要以此種標準計較的話,是誰該跟誰道歉呢?


讓我們再多加幾個可能的場景,來場真心話大考驗:今天如果是一群男人正裝拘謹而坐,或是照畫作穿上戲服,但讓一個門徒如同福音書所記載的,躺在耶穌懷裡,可不可以呢?德法天主教、美國部份福音派教會,和這些出來喊冒犯的華人基督徒,還會不會覺得「被冒犯」呢?如果餐桌上兩個穿著西裝的男男親吻了呢?如果仍是那種正經的戲劇場景,但讓巴黎地鐵的流浪漢、穿著曝露的站街女郎,也圍坐在耶穌腳邊,算不算一種冒犯?


所以問題到底在「以非神聖、去神聖」的手法再現《最後的晚餐》,還是餐桌上坐了部份主教、教會團體及基督徒們看了不適、彆扭,不知該如何對待的人?


作為一個從小上主日學、曾經也是乖乖讀聖經、對教會所有教導深信不疑的基督徒,我還記得耶穌教導過:「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意思是,你不喜歡,就直接說不喜歡,直接說出你為什麼不喜歡。如果就是不喜歡特定群體、就是直覺的不適,那就說出來,你也可以直接說:「我不反對他們,只是不喜歡他們太招搖」、「我覺得多元性別很棒,應該平等,但這是屬於全人類的奧運會,他們並不適合代表」。


有什麼意見和想法,就直說,不要幫耶穌表達意見,不要拿耶穌當擋箭牌。如果有什麼話你覺得不好說、不敢在檯面上說,不要推給政治正確,你是個基督徒,你可以向耶穌祈禱求教:「我就是不喜歡那些人,怎麼辦?耶穌你喜歡他們嗎?」


同樣,我也很誠實的跟你說,作為一個一路支持多元性別平等的基督徒,我認識且相信的耶穌,如果身處巴黎奧運現場,恐怕會主動下去跟皇后們一起玩的不亦樂乎,說不定還會問皇后們的造型是怎麼做的。


我也在此很坦承的告訴覺得不舒服的人們:正如你們所想,在我這種「左膠」、「自由派基督徒」心裡,確實不認為一個宗教傳統與權威,有什麼不能被質疑、被挑戰的。我能理解光是這點你們就覺得被冒犯,但我挑戰並不是你所信仰的上帝,更不是質疑一個信徒或信仰團體追尋光、追尋善美的信念,而是我相信,只有不停的去問WWJD(What would Jesus do),能避免重蹈覆轍、讓信仰墮落為教條主義,而不再是「耶穌與我同在」的生命。


真想要悍衛基督信仰,應該是從我們自身的言行檢視起:信徒在世上有沒有成為光與鹽?教會是否與困苦弱勢同在,是否不畏世上的權力者,是否勇於說真話而非攀附,甚至同流為權力的一部份?


聖餐的意義,是透過紀念耶穌的流血犧牲,拆除一切人為的標籤和分類,給予一視同仁的接納與歡迎;耶穌和使徒也都教導我們,教會裡該被視為最珍貴(且尊貴)的,就是那些社會所厭棄的邊緣弱勢。


一幅畫也好,一場演出也好,既羞辱不到耶穌,也無法傷害教會。真正傷害教會和這個信仰的,一直都是我們 — 你我這些基督徒看待這些事情的反應。我們說出的話,才是我們所信仰的鏡相。


(圖片引用自轉角國際報導:《冒犯宗教或多元包容?巴黎奧運開幕式演出的「褻瀆基督」風波》,美聯社新聞照片)



講堂:我所知道的羅文森學長及他的幾本書的故事 羅文森 東海 第8屆羅文森《懷念大學歲月與我的良師益友》

 

2022年4月27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18 楊逵的東海花園與東海人:1963年夏,楊逵及家人訪問東海大學吳福助寢室 (劉照男《山中燈火入夢來》);


70年代多位東海人的的緣分;80年代許達然等。

天主教善牧堂耶穌會神父與東海人雷煥章(JEAN LEFEUVRE, S.J.1922-2010)等4位耶穌會、 羅文森《懷念大學歲月與我的良師益友》。楊索【親愛的老魔鬼】 紀念雷公辭世10年;《葉珊散文集 教堂外的風景》、楊牧《奇萊後書 神父 》


所有心情: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曹永洋同學林久雄(阿九)第3屆政治系學長與我們的交往劉益充大姊。 0410 2024 傷逝...住88號四天...2024年4月25日 回台第一次吃仙草冰 。 吳福助書評: 陳安桂總編《鎏金歲月風華:東海大學婦女會六十年會史(1957-2017)》(2017) 0304 0305 2018 日此公很特別。先談2小時的中國、金三角等處經商記。 COS~PLAY、自助餐稱重計價等,都讓此日本人很驚訝。

  

林學長移民日本三十多年,回台第一次吃仙草冰。
1950年代中,大甲國小同學家族在戲院前大蒸煮製..........
仙草新品種「桃園二號」問世 2015


  //胡適花了很多力氣去鑽研神會,我的印象,似乎另一派禪學研究者則推崇惠能(六祖壇經),貶低神會為“知解僧人”。陳榮捷當年在中國哲學匯編一書中似乎也提及此一爭論。這裏是否也涉及中國傳統學術上的“考據”與“義理”的學派之爭?

這方面我完全是門外漢。
漢清兄博學多聞,是否可就此題目根據兄所掌握的材料作一疏解文章?// 陽誠學長
謝謝,昨天想到這主題。近數十年的考古,證明胡適之先生對洪澤宗神會和尚的推論大體正確。慧能/惠能多傳說,壇經卻是影響中華文化的大著作.....我要溫習葛兆光等人作品。日本禪才是世界禪的祖師然而,他們主要受宋代的影響。要懂得唐代的創見,就必須讀書,胡適之他們主張的讀文本變成最重要的,中國現在仍繼續翻譯鈴木作品,他對中文還是有許多夢想.....



----
東海最常青的學姊劉益充大姊、阿九學長(旅日) 與女同學劉益充 (1961級政治系) 2024.4 。 吳福助書評: 陳安桂總編《鎏金歲月風華:東海大學婦女會六十年會史(1957-2017)》(2017)
0:04 / 13:14
)
所有心情:
Shaun Yu
2
分享
這世界多采多姿多誤會多衝突.....0414 2024 日記
Retaliations .things may not be that simple.
艾莉絲,黃永松張照堂 台灣歌王 馬六甲
林久雄故事 住88號四天 20250414補:林久雄學長疫情期間,ˉ要送東海大學的書找到了,不忍丟掉,成為亂書堆中的負擔.....
感人的紀念友情之作:鮑耀明90歲譯《東海道徒步旅行記》(十返舍一九 Jippensha Ikku原作(1765-1831) ......《周作人晚年書信》(鮑耀明編,香港,含周作人日記,1996)
張秀亞《曼陀羅》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鮑耀明


0304 0305 2018 日


洪銘水。九雄幾年前寫了一本書稿交給通識中心主任潘兆民請人打字。但通篇錯字無法閱讀,不知後來有沒有出版?我們前天才從匈牙利布達佩斯回到紐約。五月初再赴法國,六月初返台。



曹老師帶來同學 林 久雄 Hayashi Hsiao此公很特別。先談2小時的中國、金三角等處經商記。
COS~PLAY、自助餐稱重計價等,都讓此日本人很驚訝。
.......最後談的是: 鄭成功是否為基督徒?
大乘佛教與基督教  祅教
(想過照相,心想稍後有機會,沒想到後來相忘。
 老曹說最近才看到我十天前寫的彭淮棟的死訊,心頗憂戚。
近日,blog某篇有彭兄的翻譯自述一文,至少多了上千訪客,此現象,只能苦笑。)


陳忠信 漢清:星期五彭公告別式確定時間請告知。謝謝。
hc:查網路:第2殯儀館 3月9日:至美4廳(三樓)14點~16點的第3位




陳惟滄  2024.4 訪     周聯華




〈林莊生日記〉 1987.8.14  晚上   上 溫朝東經營的〔芳鄰」(當時9家,預計1988年12家:顧客還不少)喝咖啡,參見 林莊生《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台北:望春風,1999,頁110~11


將 林莊生《一個海外台灣人的心思》(台北:望春風,1999 )讀一下,可能比其第一本書, 《懷樹又懷人》還有意思。


託廖振富館長之福,我與溫肇東學長跟他請教林莊生先生。參觀師大的美術館新建築。受何創時基金會何恩禮執董,何國慶董事長,謝執行長及我臉書上的老師吳國豪等朋友的招待。




++++

2024.04   林久雄故事 住88號四天 20250414補:林久雄學長疫情期間,ˉ要送東海大學的書找到了,不忍丟掉,成為亂書堆中的負擔.....

從東海打電話追問昔日疫情期間留下的或交辦的,都不知所蹤。


這趟,阿九多次談到欲訪舊,半為鬼的慘重。

他去訪陳惟滄 兄(曹說要去謝謝捐東海。然而阿九獨自去會他的同屆。陳惟滄 讀金鋼經。配偶過世可能是老年的大打擊……)

曹永洋也說住淡水的第一屆學人的電話轉告,不方便聯絡了……


同學林久雄(阿九)第3屆政治系學長0410 2024

談到紐約時報  美國最高法院之權利

 2024 0411 Israel: Cease-Fire, Get Hostages, Leave Gaza, Rethink Everything  THOMAS L. FRIEDMAN   0701 2012 日晴 Land and Labour in China by R. H. Tawney《中國的土地與勞力》THOMAS L. FRIEDMANThe leadership of Chief Justice Roberts could teach us all a lesson or two.the Supreme Court 2012 /胡適1958 慨嘆中華民國的大法官人數過多 2012回歸憲法「大法官交錯任期制」之運作    

Thomas L. Friedman

THOMAS L. FRIEDMAN





0410 2024  漢清講堂談話會 第3屆學長林九雄(阿九)曹永洋  1110 2016 四  雨天《匠的紀錄》  第十二(1984?),IBM ,Honda 兩公司的一專案,昨日黃花。 Tesla 公司史之一章, 悲歌。憶八零年代 2024.410

 

BHUTAN HAPINESS THREATED BY TOURISM RECESSION.  太魯閣國家公園關閉   觀光店遣散




漢清講堂談話會。 阿九Saying nothing, sometimes says the most. - Emily Dickinson

“There is no greater sorrow than to recall happiness in times of misery.” 但丁~ Dante Alighieri這句談的,在患難中回憶美好,雖然可悲,其實很幸福。

阿九學長難得用台語講其身世(大學同學,比曹學長更強的記憶,畢業之後創業,買樓房,出租。追女友(從告中畢職員到,家教英文,靜宜英文系畢業),結婚,生二子一女,移民日本因緣……),回憶錄,很好。

要不要去感謝媽祖會印的書?.....

漢清講堂談話會

日期:2024/04/10 (三) 0900-10:00(實際上,整天……我們在台大校門等,談至九點半)

地點:漢清講堂 Tel. 02 23650127
 與談者: 曹永洋(
東海大學第2屆學長 1960級)及東海大學第3屆學長林久雄(阿九)
 與談人:鍾漢清

主題: 無限定




紀念 唐津 一 先生(Hajime Karatsu)草稿之4:中國 vs 印度:對於日本JUSE的"...
高有工教授的 《美典批評之路》:他與Northrop Frye (1912-1991)的學說
從詩人戴天朗誦《八陣圖》說起。陳世驤:論中國抒情傳統......
高友工的"美典" (aesthetics): a shared aesthetic,
紀念 唐津 一 先生(Hajime Karatsu)草稿之3:從《匠的紀錄》到《日経ものづくり》


 Tesla 公司史之一章, 悲歌。憶八零年代 2024.410

舊書攤看到內橋克人的《匠的紀錄》   第十二(1984?),IBM ,Honda 兩公司的一專案,昨日黃花。

Surviving—let alone thriving—in what was meant to be a brave new electric world is proving tough, even for the somewhat sturdier startups. Which Tesla wannabes, if any, will make it? https://econ.trib.al/M7gxbsP




紀紀念 唐津 一 先生( Hajime Karatsu )草稿之二:汽車業全球化
羅文森【生活化學】、鍾漢清 【紀念高友工先生】、【紀念 唐津 一 Hajime Karatsu...
作家.詩人陳千武專訪 (By 莊紫蓉):台中中央書局經理張星建
鳥瞰一些學人的畢生著作:Peter Gay, Herbert A. Simon, 高友工, Jame...
Yu-kung Kao, 高友工教授簡單年譜 (建構中)
評介: 高友工、梅祖麟《唐詩三論》(李世躍譯 2013)
Yu-kung Kao, 高友工 in Google Scholar
【漢清講堂】12月17日 周末2016年的胡適之紀念日討論會

!!!!!

今天設一blog "美國研究 (鍾漢清)"

美國選民層別 2016;This Is Why Hillary Clinton Wore Purpl...
Evangelicals Back Donald Trump in Record Numbers
如果Trump總統"言必行",美國前景:
"Bart to the Future" 16年前預言特朗普任總統,原擬營造「壞得不能更壞」場景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的學習
摩天大樓像妓女,給土匪不動產商:通用The Strange Story Of America's M...
胡適留學日記的"時事畫" vs How cartoonists around the world h...
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團制待檢討 (Donald Trump 2012) :Hillary Clinton...
"未竟的美國民調之探訪、檢討"系列文之一 Why Pollsters Were Completely...
華頓與哈佛商學院看Trump 選勝: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與 Knowle...
Trump v Clinton:民粹主義對精英政治的反叛; 司馬觀點:川普是最大贏家;政論家 江春男...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美國總統要心裡裝著全世界。" 希拉蕊呼籲支持者繼續努力,打造「更好更強大更公平...
所謂"電郵門"、"種族主義、性侵害案件"等控述; 美國式基金會的利弊;Before Taking t...
權威民粹主義 (authoritarian populism) 重擊西方;How Donald Tr...
美國女性主管的double bind 處境及“没有被击碎的玻璃天花板” (glass ceiling...
本blog受美國2016總統大選的催生:STICKS NIX HICK PIX


2020年3月1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未提供相片說明。
所有心情:
羅時瑋、江明泱和其他 1 人
1
分享
鄭清榮
這朋友思慮周密,良友益友。



2024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In this clip from Web of Stories, Oliver shared the sense of home and community he found while reading Darwin and thinking about the ways humans are c……
查看更多
Reels 4月25日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2024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碟影”直比小說熱鬧
德國政府正在抓中國間諜
從前天(一)到昨天,四十八小時內,德國憲法保護局及國家檢調等單位接連宣布破獲兩起「中國間諜案」。
一案在德西,逮捕了三名(兩男一女)為中國蒐集或盜取可用於軍事升級之尖端科技機密的德國人。
另一案在德東,被逮捕的是曾混入德國中國民運圈、已取得德國籍的郭姓中國男子。
此人係德國近年來聲勢大漲的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AfD)歐洲議會議員M. K. 辦公室之助理。
郭姓男子被控除了利用其議員助理身分將歐洲議會機密文件或開會資料傳送至中國外,更監視、窺探流亡德國的中國民運或反共人士之活動並報回國內 。。。
台灣鄉親看到此,是不是覺得熟悉而有既視感?
由於K. 議員係「另類選擇黨」即將於六月舉行的歐洲議會大選之領頭羊選將,本案新聞此間報很大。他極力撇清、聲稱已解聘該郭姓助理。
不過,有關其大力廣宣拉攏中國之好處及力勸大家莫再關注中國人權、維吾爾族等議題之報導甚多,要撇清,恐怕有困難。
而該黨高層則將此案歸罪於「選舉將到」。想不受傷,恐怕也有困難。
中國駐德大使館發出聲明,否認所有指控,同時呼籲德國不要藉此「間諜指控」來污衊中國的形象。
本地媒體也稱:北京一概否認有「匪諜行動」這回事,全都是藉故打擊中國之舉。
嗯哼,走著瞧吧!
***
看到這些新聞,我只能說:
民主須要自我防衛,
台灣尤其。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2024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爭論: China Is Still Rising By Nicholas R. Lardy /Chong-Pin Lin 。習近平會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救世主嗎 ( 纽约时报中文网)
習近平會成為解決氣候變遷的救世主嗎
習近平的賭注是中國能夠主導全球向綠色能源的轉型,他的一黨制國家將以自由市場無法或不願的方式發揮推動作用。他是正確的嗎?
JACOB DREYER
乍看上去,習近平似乎已經茫然失措。
這位中國國家主席看起來正在扼殺使中國擺脫貧困,成為世界工廠的企業活力。他摒棄了鄧小平“致富光榮”的格言,轉而支持中央計劃和聽起來很共產黨的口號,比如“生態文明”和“ 新質生產力”,這讓人預測中國經濟奇蹟將會終結。
但事實上,習近平是在下一個長達數十年的賭注——中國能夠主導全球向綠色能源的轉型,他的一黨制國家將以自由市場無法或不願的方式發揮推動作用。他的最終目標不僅是解決人類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氣候變化,還要在這個進程中讓中國成為全球救世主。
進程已經開始了。近年來,從化石燃料轉型已成為習近平的口頭禪,也成了中國產業政策一再提到的主題。它正在取得成果:中國現在是世界領先的氣候友善技術製造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電池和電動車。去年,能源轉型成為中國整體投資和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大型經濟體。.....
****
Chong-Pin Lin
-- 自1980年代起便受尊重的中國經濟學者Nicholas Lardy 最近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研究"勿低估第二大經濟體"。
-- 2019 至2023 年,中國經濟增長了20%,美國經濟增長了8%。
-- 2023年, 中國家族企業增加 2,300萬家,雇用員工約3億人。
(習20大後調整,從控壓民營企業大亨,至拉抬民營企業)
China Is Still Rising
Don’t Underestimate the World’s Second-Biggest Economy
By Nicholas R. Lardy
April 2, 2024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 年前
2024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林學長移民日本三十多年,回台第一次吃仙草冰。
1950年代中,大甲國小同學家族在戲院前大蒸煮製..........
仙草新品種「桃園二號」問世 2015
所有心情:
陳金順、廖為民和其他2人
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3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東海同學 (2) :女性比較善體人意、懂事:溫肇東/蔡淑梨..學長夫婦、香港老友及其女......江春男先生( Antonio Chiang 筆名司馬文武 )獲頒旭日中綬章。江春男的『江氏物語』完結篇『立志做一個平凡人』 (壹週刊)。校長的新衣:博雅/AI教育、私立大學的中研院院士數目。同屆校友的統獨分裂與"反目" 反目" 。幾所大學的校友:臺大城鄉所基金會的30年回顧展/羅時瑋來訪、賓州大學....
0:11 / 20:49
)
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3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知新集:Magnum Stories 名攝影師集團自選生涯中最難忘的作品:主要創業者CAPA選二戰 D-Day 登陸計實錄,至於與中國之因緣或與 Picasso 家的故事,乃屬其次; Rene Burri 勒內.布里 在Magnum Stories 一書中說他與 Picasso 的故事,有趣 台北2023年展覽: 視覺爆炸及其他 從《二十世紀的眼睛 (Henri Cartier-Bresson: L’Oeil du siècle) 》2000的一頁照片說起: 《東方照相記:近代以來西方重要攝影家在中國: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國(上/下)》
0:19 / 16:28
)
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2023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知新集:"東西"記住( the hidden lives of objects)......中國如何改寫新冠敘事:從控制科學研究、隱瞞數據開始
中國如何改寫新冠敘事
從控制科學研究、隱瞞數據開始……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林家成
分享
我的這一天
2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3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知新集:需要與人互動和終生學習、努力,才能不斷創新,天才畢加索( Pablo Picasso) 不例外: 研究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為 Henri Rousseau (1844 – 1910)辦致敬宴會.........
0:11 / 12:59
)
所有心情:
陳永芳
分享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2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0:15 / 24:30
)
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2022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最近,兩個重要聚會延期。
我很慶幸,其一的"論文"寫出貼出。又,客廳書籍等大力整頓過。成績,都沒白費。
****
以前,不喜歡我大學的畢業紀念冊。
最近,決定將此經驗轉化,聯想/寫出30~50篇,不亦樂乎!
《懷舊集》--《 東海大學第十七屆畢業紀念冊》1975
#1
1 杜蘅之;
從初二1967看杜蘅之(1913-1997)撰《遊歐小品》到2022年 難忘的巴黎愛人(想像與照片);重翻 畢業紀念冊 Year Book 1975;T. S. Eliot;李怡86歲感慨
#2
2 巴胡天;
寄贈林義正老師 (2022),因緣,重看漢清講堂122" 巴師壺天與《禪骨詩心集 》" 林義正老師( 2016)
#3
3. 梅貽寶(1900 ~1997)、Dr. Douglas J. Elwood、 劉文潭、馮滬祥 (1948 ~ 2021 ) (~ 東海大學 1975 級 畢業紀念冊 人文學科)《懷舊集》 3
#4
4. 東海大學 首屆董事長杭立武先生(1904-1991) :了不起;1975時的董事長查良鑑(1904年-1994年);《查良鑑董事長紀念專輯》(2022,東海大學圖書館,約460頁)
#5
5. 東海大學校內的路思義教堂 (國定古蹟 1968~2022):我們的4年 (19771~75);畢業紀念冊 (1975)、多家談路思義教堂(羅時瑋主持的通識課,約2013?;2022年3月21日)
#6
6. 拿花在校門口迎新;約農路,體育及大松針草坪,化工系的搖滾樂隊和露天音樂會。曾約農先生(1893-1986; 校長1955~1957春夏);吳德耀校長。吳千甲修"橋"......
#7
"美好時光" (1971~72)東海校長公館草坪的"讀書會" (會友多人;沈哥公館草坪露過營;唐香燕:工友端出的牛奶;取一木瓜宴我朋友)
#8
練馬可教授(Mark Thelin 1933-2014)「我的大作就是我的學生。」(林載爵夫婦1995 東海社會系老師訪談)及其〈理想、創造性和東海大學〉(1971);退休後讀英國Durham 大學考古學碩士學位。
1971年校慶,11月2日,讀完徐錚翻譯練馬可教授〈理想、創造性和東海大學〉, 我滿心高興,這是所有理想主義的大學..... 由於是OPEN DAY ,我可以去嚮往已久的女生宿舍,雖然同年
級我可能只認識外文系的張嚶嚶小姐(可能還不認識鄭蓮英、張嵩文等等....),然而,也許有幾個學姊寢室,不會太尷尬......
#9
The Canterbury Tales 的引用: Peter .Drucker 誤引,我們誤信,近50年了。W. Edwards Deming 、的引用,沒問題。練馬可 說是Christopher Wren 說的
一位著名的英國建築師Christopher Wren有一則故事。一次他視察所設計的一座教堂,詢問三個砌牆的工人每人幹些什麼。第一個回答:「我在砌牆。」第二個說:「我在幹活兒賺錢。」第三個泥水匠給了特別有衝擊力的回覆:「我在蓋一座教堂。」三個人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間、做同樣的工作,卻有如此不同的展望! 練馬可 著〈理想、創造性和東海大學〉徐錚 譯。1971年11月2~4日《中央日報》
#10
談東海大學的「約農路」與「德耀路」、三代校門的故事:學生住宿 common room 的權益 (標本收藏);「德耀路」:大學利害關係人的新藝術創造之參與、「設計者說的」和「大家想的」之差距 ;《東海人》雕塑.....
#11
畢業紀念冊 (1975)的部分朋友:勇者 (胡守芳.....),失聯者,包含逝者(彭淮棟《浮士德博士》聚會等 7影片: YouTube 漢清講堂)、蔡英文、揚安華、鍾立俊、林源茂......)
#12
難忘的東海大學演講:Oberlin大學來的Paul Arnold 談"中西建築" 等 (1972年以 visiting professor訪東海大學;2012年93歲過世;感謝楊志傑、羅時瑋提供) 。 東海周 10. 26~30 1971 楊國樞、漢寶德、莊喆.... 牟宗三....."吳前校長德耀人文學科講座"..... 黃仁宇演講....雷射的故事.....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2009年 中港路的故事 (鍾漢清)
#13
羅芳華教授 ( Dr. Juanelva Rose) ,東海大學57年來最美的人物,我所知道的故事
0:26 / 36:31
)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2年4月24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難忘的東海大學演講:Oberlin大學來的Paul Arnold 談"中西建築" 等 (1972年以 visiting professor訪東海大學;2012年93歲過世;感謝楊志傑、羅時瑋提供) 。 東海周 10. 26~30 1971 楊國樞、漢寶德、莊喆.... 牟宗三....."吳前校長德耀人文學科講座"..... 黃仁宇演講....雷射的故事.....台灣戴明圈:2008年東海戴明學者講座
所有心情:
鄭婷婷
分享
我的這一天
3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2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羅芳華教授 ( Dr. Juanelva Rose) ,東海大學57年來最美的人物,我所知道的故事
0:03 / 21:38
)
所有心情:
李金台、李維泰和其他 1 人
1
2
分享
羅芳華教授 ( Dr. Juanelva Rose) ,東海大學57年來最美的人物,我所知道的故事
我所知道的
非音樂系校友的片面了解
世間多少奇女子
中興堂2天的德國歌劇解說 ( 1974)
彭淮棟"回東海,滿腦都是音樂"
《東海大學音樂學報》第一期
退休後,返美,再回東海大家庭.....
東海大學音樂學系/about/An Introduction/Department of Music
https://music.thu.edu.tw › web › about › page
The Department of Music was established in 1971 by Dr. Juanelva Rose (羅芳華), an American missionary. From the beginning, our curriculum was modeled after ...
胡安娜·羅斯/胡安內爾瓦·M·羅斯
West Texas A&M University
(PDF) Forward-Looking Retrospection:
感人的訪談錄,包括創音樂系原則、故事;學習語言;交往人物.....
羅芳華教授的聲音,說自己的故事.....
優先順序 做喜歡的事 教人獨立......
20170514 羅芳華姐妹暨方菲姐妹 - 我們的母親;角色
養狐狸12年
國外傳教士母親的信
自己決定
去用得上你音樂天賦的地方.....
舉幫助世界變得更美美
詩篇150 加 讚美神,因為祂賜給我們母親
參考林載爵主編《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台中:東海大學(執行主編),1995,頁172~174
聖詠集:Chapter 150
1亞肋路亞!請眾在上主的聖所讚美他,請眾在莊麗的蒼天讚美他!
2請眾為了上主的豐功偉業而讚美他,請眾為了上主的無限偉大而讚美他!
3請眾吹起號角讚美他,請眾彈琴奏瑟讚美他!
4請眾敲鼓舞蹈讚美他,請眾拉絃吹笛讚美他!
5請眾以聲洪的鐃鈸讚美他,請眾以響亮的鐃鈸讚美他!
6一切有氣息的,請讚美上主!亞肋路亞。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1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4月25日 反思錄 0425 2021:南部小雨;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寄語學生「不要麻木」。.Book of Lamentations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與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顏水龍 民俗臺灣 工房圖譜 4篇。不太相信對"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等的概括。川端康成1933年的"末期的眼"。必須複習一些日本藝文家。夢二;芥川的分量重。近距外的名人:李敖王建煊貝聿銘郭台銘、黃季陸胡適之。a "jovial campaign" to paint Arthurian murals in the Oxford Union...
0:03 / 7:37
)
所有心情:
C Hwa Chang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前幾天,據說日月潭大噢,水庫(南投)28.9%--有效蓄水量:3703.20萬立方公尺、昨日水量下降:0.51%
預測剩餘天數:30天-60天更新時間:2021-04-25(7時)
某名人在曾文水庫(嘉義、台南:剰 8.8 %)
昨日水量上升:0.0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2021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近距外的名人:
我在某書店看書,發現二三十公分之外,竟是李敖先生......(約2010)
我與王建煊先生是那班回國班機的第一二位抵達行李回轉台者。他當時應無公職,......(約1913)
這兩位,對不識者而言,表情都很嚴肅。
所有心情:
C Hwa Chang和Howard Chang
2
分享
Howard Chang
有位朋友說他與貝聿銘並肩小便過
Hanching Chung
與郭台銘並肩小便過的員工,壓力很大,因為他會看你尿中氣泡數,打考績
我的這一天
4 年前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1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盲人摸象 (群盲撫象;群盲象を評す;Blind men and an elephant)"的故事,含"浮世繪"的表達史:英 一蝶、葛飾 北斎、大原 呑舟
0:02 / 8:00
)
分享
我的這一天
5 年前
2020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這案子的中文版,可参考漢清講堂介紹的William Morris
未提供相片說明。
In the summer of 1857 a group of young artists, led by the Pre-Raphaelite painter Dante Gabriel Rossetti, set out on a "jovial campaign" to paint Arthurian murals in th……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研讀川端康成1933年的"末期的眼"。必須複習一些日本藝文家。夢二梢容易解決;芥川的分量重,卻一時找不到其中文全集。有點焦慮,然而金先生的編譯本幫忙.....上周讀"西方的人",其實講基督和門徒,嚇一跳......
未提供相片說明。
所有心情:
朱寶龍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北京再次召開“一帶一路”峰會論壇之際,紐約大學法學院亞美研究所研究員何宜倫(Aaron Halegua)和資深法學教授孔杰榮(Jerome Cohen)星期一(4/22)撰文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個總計1萬億美元、跟100多個國家簽署雙邊協議的計劃。但是,
“一個常常被忽略的受害者人群是被派到海外去建設這些項目的中國工人。” 孔杰榮告訴美國之音,在“一帶一路”計劃中工人受剝削是個重大問題。
勞工權益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任李強對美國之音說:“中國有法律,但執行起來沒辦法,因為中國缺的就是工會組織。” ……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不太相信對"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等的概括。姑且記之:
未提供相片說明。
所有心情:
Alex Hsieh、鄭清榮和其他 1 人
2
分享
Ben Chen
大正天皇多病,沒有在管事,民間比較自由浪漫。有此一說
Hanching Chung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A6%9B%E5%90%8D%E6%B9%96 久方の 光たたえて 匂ふなり 榛名の湖(うみ)に 春たちにけり[93]
— 竹久夢二、「榛名山賦」
榛名湖 - Wikipedia
JA.WIKIPEDIA.ORG
榛名湖 - Wikipedia

榛名湖 - Wikipedia

  • 回覆
  • 移除預覽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顏水龍
民俗臺灣 工房圖譜 4篇
未提供相片說明。
所有心情:
朱寶龍、黎家慶和其他 1 人
分享
我的這一天
6 年前
2019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Facebook週三表示,由於違反隱私規定,該公司預計將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處以高達50億美元的罰款 。這將創下FTC對單一科技公司的開罰金額紀錄。 (《 紐約時報 》)
所有心情:
辛水泉、熊智翔和其他 1 人
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未提供相片說明。
We've been celebrating #NationalPoetryMonth by highlighting a selection of Joan Mitchell’s artworks that were inspired by poems and poets. Our final installment: Joan Mitchell’s painting "Ode to Joy (A Poem by Frank O’Hara)." A poet, curator, art critic, and leading member of the New York school, O’Hara was also a close friend to Mitchell. In an homage to O’Hara and his poetry, Mitchell’s painting borrows its title from his poem of the same name, which begins: “We shall have everything we want and there’ll be no more dying / on the pretty plains or in the supper clubs / for our symbol we’ll acknowledge vulgar materialistic laughter / over an insatiable sexual appetite / and the streets will be filled with racing forms / ..."
Image caption: Joan Mitchell, Ode to Joy (A Poem by Frank O’Hara), 1970-1971. Oil on canvas, 100 1⁄2 x 197 1⁄4 in (280.67 x 501.02 cm). Collection University at Buffalo Art Galleries, © Estate of Joan Mitchell.
Excerpt from “Ode to Joy” from THE COLLECTED POEMS OF FRANK O’HARA by Frank O’Hara, copyright © 1971 by Maureen Granville-Smith, Administratrix of the Estate of Frank O'Hara. Used by permission of Alfred A. Knopf, an imprint of the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a division of Penguin Random House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與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是
2018年為紀念Herbert A. Simon的系列演講『益友系列: 友情五講 (及主要文獻根據 ) 2018年6月15日 』五主題之一,預計5月9日在漢清講堂錄影。
我在準備此題時,發現應該有一專題《Weimar-Jena 群英會 1795~1830》(日期只是暫定;Jena因有大學,是Weimar的知識份子的充電、靜養中心;歌德將"處理"Jena大學哲學家費希特的文件,都銷毀......表示不得已的"苦衷",後人不必費心猜測.......):……
查看更多
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所有心情:
林家成
分享
我的這一天
7 年前
2018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BBC 中文網(繁體)
【“面對她(母親)的嚎啕痛哭、自扇耳光、下跪請求、以自殺相威脅,我的內心在滴血。”】北大校園出現大字報《聲援勇士岳昕》稱,岳同學最怕的是,對不起百廿年前的“五四”先輩,毀了精神上的校慶。 "
"百廿年前的“五四”....."天呀!
所有心情:
朱寶龍和林家成
2
分享
Hanching Chung
205 學者詩人周策縱教授 2018-01-18 洪銘水
205 學者詩人周策縱教授 2018-01-18 洪銘水
YOUTUBE.COM
205 學者詩人周策縱教授 2018-01-18 洪銘水

205 學者詩人周策縱教授 2018-01-18 洪銘水

  • 回覆
  • 移除預覽
Hanching Chung
一次对中国“我也是”(#metoo)运动的考验。
一名活动人士表示,北京大学警告她,不要就一桩20年前的强奸案发声,甚至不断骚扰她的母亲。此事发生后,一群学生贴出了大字报发问,“你们究竟在怕什么?”
该大字报迅速被撤下,而且这名活动人士发在网上的证言及她的名字——岳昕都遭到了审查。
如今,一些学生正在用“#不是我的大学”这个标签,将他们对该校五月份120周年校庆的抵制公开化。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2月份的文章:"Intel on the outside"..."Certainly, the age of the big, hulking CPU which handles every workload, no matter how big or complex, is over. It suffered, a bit like Humpty Dumpty, a big fall. And all of Intel’s horses and all of Intel’s men cannot put it together again."
Processors are no longer improving quickly enough to be able to handle machine learning and other AI applications
所有心情:
張家玲、林家成和其他 1 人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Istanbul By Colin Thubron :A Strangeness in My Mind by Orhan Pamuk
所有心情:
張家玲、林家成和其他2人
1
1
分享
Kuo Wei Wu
我喜歡的都市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Robert Rauschenberg was a showman, a trickster, a shaman, and a charmer. His career is the fool’s errand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art.” Jed Perl reviews the retro……
查看更多
The Confidence Man of American Art
nybooks.com
The Confidence Man of American Art
Robert Rauschenberg was a showman, a trickster, a shaman, and a charmer. In the retrospective that recently closed at Tate Modern in London and will be arriving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in New York this May, museumgoers are confronted with many different things: the imprint of an automobile tire;...
所有心情:
林家成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2017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未提供相片說明。
As Marshall McLuhan famously said,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王欣儀大搞統計數字魔術。她沒說出去年第一季市政府花多少錢補助Ubike,也許是5000萬!
所有心情:
廖志峰、Rothschild Wesley和其他 1 人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所有心情:
林家成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吳學長,
袁學長,
謝謝你精彩的分享。
我讀美國許多好學校的"校友雜誌"或報紙時,總是恨東海校友不爭氣。
我認為總會和15屆的學長應該聯合起來領導,創電子校友雜誌,如台大校友雙月刊---請search,很容易找。
供大家參考剛剛在facebook讀到的:
Stanford University
Jose Rosario, a graduate of the Stanfor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STEP), says he loves his job but it doesn't love him back. On the hustle required to live on a teacher's salary: "It distracts and exhausts. It forces me to choose between making a difference and making ends meet." #TEDxStanford
Brown University
2小時 ·
"Poetry,” C. D. Wright once said, “is a necessity of life.” She could not imagine how to live without it. Only poetry, she believed, was capable of giving voice to the “zones inside us” that yearned to be freed. Wright, the Israel J. Kapstein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a professor of literary arts who had taught and written at Brown since 1983, died unexpectedly on January 12. (via Brown Alumni Magazine)
所有心情:
張家玲、廖志峰和其他 1 人
1
分享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今天"每日一英文單字",選 To bag。有"落袋為安"的意思。
Succeed in securing (something):
we’ve bagged three awards for excellence
get there early to bag a seat in the front row
The BBC's Jon Sopel bags a seat on President Obama's flight. ……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林家成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2016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ref:高雄市立圖書館推薦值得策展的好書
謝君,
抱歉,我沒洪先生的電話。……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廖志峰、林家成和其他 1 人
分享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Hanching Chung 更新了他的近況。

2015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政論家陳忠信兄說的故事,實在有點味道。改天你聽他講當年黃信介仙如何化解呂秀蓮的砲火的故事......
我們周三討論Thomas Mann著"浮士德博士" (彭淮棟譯),從納粹集中營到中共對文化大革命歷史的兩面手法:准許研究,不許發表。忠信兄講了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各位可以比較幾天後的錄影口述和書面文字的差異: (巫寧坤《一滴淚》第八章 餓莩,台北:允晨文化,2007,頁151-52。此書網路全文轉載。)
“貧困戶”中有一個搞中國古典文學的青年學者,他在炕上睡在我右手。有一天,他遞給我一張用他的優美的柳公權體寫的條子:“教授:我懇求您借給我一張烙餅。等內人從湖南來給我送食品,我保證一定加倍奉還。 ”我躊躇起來,我覺得,這些食品是我的親戚們作了重大犧牲買來救我命的,我無權拿來做人情。第二張條子內容相同,加了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看著他優美的柳體書法,我心軟了。我上中學時練過柳字,始終沒有入門,因此我一向欽慕柳字寫得好的人。這麼優美的書法落得這麼淒慘的下……
查看更多
所有心情:
Lotus Lee、林家成和其他4人
2
5
分享
Hanching Chung
呂副總統已改正。故事要由當事人講才生動。
我的這一天
12 年前
2013年4月25日 
分享對象:你的朋友
朋友
討論會主題: Herbert A. Simon與行為經濟心理學,以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思考,快與慢》...為主。
時間: 2013年6月15日(周六)10-12點鐘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7
hcsimonl@gmail.com 鍾漢清
欲參加者凡請報名
所有心情:
王金秋
4
分享
Books   書海微瀾: 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思考,快與慢》
HCBOOKS.BLOGSPOT.COM
Books 書海微瀾: 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思考,快與慢》

Books 書海微瀾: 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思考,快與慢》

Daniel Kahneman - YouTube
YOUTUBE.COM
Daniel Kahneman - YouTube

Daniel Kahneman - YouTube

Hanching Chung
實際的幸福與追憶的幸福感差別很大的: Daniel Kahneman: 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RlrBl-7Yg
Daniel Kahneman: 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
YOUTUBE.COM
Daniel Kahneman: 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

Daniel Kahneman: 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

Hanching Chung
徐學長.
問候你.
我想請你寫篇序
如果您肯.
6月將主要草稿寄給您
以下是我貼在校友fb等處的:
請參加校友的益知活動
「教育是自我與浩瀚學海之間的私事,與學院生涯關係不大。」---《讀者文摘》1997.7,第25頁 ---我從網路找出它的原文,發現其翻譯尚可,不盡理想。
Education is a private matter between the person and the world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has little to do with school or college.
Lillian Smith
討論會主題: Herbert A. Simon與行為經濟(心理)學,以Thinking, Fast and Slow (Daniel Kahneman)《思考,快與慢》...為主。
時間: 2013年6月15日(周六)10-12點鐘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7
hcsimonl@gmail.com 鍾漢清
欲參加者凡請報名。
說明 : 1971年在東海讀Herbert A. Simon (1916-2001)的書時,就知道他的厲害。他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約1998年,我決心翻譯他的《管理行為》,並跟他取得聯繫。我跟他的二三十封通信電子檔,現存卡內基-梅隆大學圖書館,Simon 老師成為我的筆友。他過世之後我有機會就在他生日舉行紀念會。我今年希望將這些編譯文章整理出版。今年選的書,稱Simon先生是了不起的,他是當今世界名家,2002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本書漢文有二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