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幾則老人的故事


     今天11點,台北溫州街下著毛毛細雨。64號楚先先(九十幾)傴僂走出大門,兩手提著東西,沒雨具。
     我問他要去拿兒?他平常會走一百多公尺去買報紙或買便當。他說要叫部車去公務人員發展中心,距離約300公尺。
     溫州街是單行道,附近接道也如此。我等一陣子,判斷雨中計程車過來的機會小,就自告奮勇走50公尺出去新生南路攔車,轉灣繞回去溫州街,楚先生在那兒盼望來車。
     幫他的行李和人身跨上車去,他一直問我住那樓那號,說改天請我們夫婦吃飯。.....
*****


昨天五四。大家似乎只注意福建廳內的習朱相見。我讀人民文學出版主編的人事回憶錄:《生正逢時:屠岸自述》,寫了相當多知識份子的悲壯故事,作者常老淚縱橫會老友。這本我從總書記20元買的二手書,內容、文筆很精彩。


唯一遺憾的是屠岸先生 (90多了)漢賊不兩立的那輩。他瞧不起的周作人,我則認為周先生是20世紀做優秀的散文家;他認為張先生跟漢奸胡蘭成,就不足道。他是愛詩如命的,我很想問問他,汪精衛的舊體詩詞如何?


****

最近這些日子我不斷陪人或被陪穿梭在醫院,只見醫院熱鬧如市場,人滿為患也可說是台灣奇蹟之一,其中有許多老人家(男女都有)坐著輪椅或是旁邊有一個年輕人扶著,也夾雜在內。看到這些人身體如此柔弱,卻還有如此高的求生意志,不由得想到社會上為何也有另一些身體健全的人卻要自殘求死,如此矛盾的情景讓人不解。另一方面,也覺得世界上有如此多人勾心鬥角,追求名利,並且毫無節制的大吃大喝,結果落入身體有一大堆慢性疾病,只好到處求醫,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到頭來只是將辛苦賺來的錢送給醫院,換取身體健康。倒不如早一點趁這身體還健康時,多多講求飲食均衡,多多及時運動,實踐「預防勝於治療」的生活哲學,追求快樂生活。



*****
吳念真導演這幾年來義氣相挺,站出來與聖母醫院共同呼籲社會大眾注意人口老化問題,除了他一貫地真性情和關注社會議題之外,從而也讓我們好奇:這個幾乎是台灣人國民化身的「歐里桑」,自己對於「老」這回事,有什麼理解和感觸呢?

吳導曾講過這麼一個親身經歷。是某一次他到南部出差,在高鐵上碰到的關於「老」的這回事。

導演說,高鐵有個無障礙車廂,有一次他正巧有機會陪同事坐這一車,他描述那天車內輪椅很多,外籍看護也很多,幾個老人家一路聊天,討論病情…。其中,有兩個老太太都要去南部參加葬禮,只是地點不一樣,兩個人各自回憶與亡者之間的點點滴滴…。


突然,其中一個老太太說:這個印尼看護老是陪我去醫院拿藥、探病,不然就是參加葬禮....哪天回去的時候,會不會跟人家說台灣哦,不是老人、病人、就是死人啊?

吳念真說,老太太的聲音很大,奇怪的是,車內沒人有任何反應,反而更沈默……。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