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盡頭:解開老化與阿茲海默症之謎
The End of Memory: A Natural History of Aging and Alzheimer’s
- 原文作者:Jay Ingram
- 譯者:徐仕美
- 出版社:天下文化 2016
目錄
推薦序
一場搶救記憶戰爭 劉秀枝
揭開阿茲海默症的神祕面紗 伊佳奇
科學與歷史的結合 詹鼎正
從年輕就要開始預防 賴德仁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第1章 正視老化,或恐懼老化
第2章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第3章 阿茲海默症一直與我們同在?
第4章 史威夫特與老年失智
第5章 老化生物學
第6章 生命的長度
第7章 老化中的腦
第8章 斑塊與糾結
第9章 我只有在晚上才退休
第10章 致命的進展
第11章 大腦的反擊
第12章 不再盛行?
第13章 我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第14章 候選療法出線,優勝者尚未出現
第15章 男女有別
第16章 真是鋁惹的禍?
第17章 失智的許多面向
第18章 你住哪裡,你吃什麼?
第19章 下一步是什麼?解開健康老化的祕密
一場搶救記憶戰爭 劉秀枝
揭開阿茲海默症的神祕面紗 伊佳奇
科學與歷史的結合 詹鼎正
從年輕就要開始預防 賴德仁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第1章 正視老化,或恐懼老化
第2章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
第3章 阿茲海默症一直與我們同在?
第4章 史威夫特與老年失智
第5章 老化生物學
第6章 生命的長度
第7章 老化中的腦
第8章 斑塊與糾結
第9章 我只有在晚上才退休
第10章 致命的進展
第11章 大腦的反擊
第12章 不再盛行?
第13章 我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第14章 候選療法出線,優勝者尚未出現
第15章 男女有別
第16章 真是鋁惹的禍?
第17章 失智的許多面向
第18章 你住哪裡,你吃什麼?
第19章 下一步是什麼?解開健康老化的祕密
一場搶救記憶戰爭
劉秀枝(作者為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台灣人口急遽老化,有若「銀髮海嘯」,伴隨而來的是各種老化相關疾病,其中神經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對社會帶來的衝擊最大。的確,50、60歲的朋友相聚聊天時,發現很多人的長輩(父母、公婆或岳父母)都有失智症狀,輕重不一,照顧需求不同,但都同樣帶來生活、經濟和情緒上的困擾,同時也不免擔心自己將來是否也會失智。
本書作者應格朗在大學時主修微生物,是加拿大知名的科普作家及電視科學節目的主持人,以其生動幽默的文筆(譯筆流暢當然也有功勞),加上嚴謹的閱讀和文獻查證,融會貫通後,像在講故事般,寫出這本精采且容易閱讀的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自然史,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書內容豐富,從阿茲海默醫師在1901年發現他的第一位阿茲海默症病人「奧古絲特」開始,這一百多年來學術界對老化和阿茲海默症看法的演變,以及學者專家之間的互動,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尤其後面這30年我身歷其中,感受特深,例如鋁「真是鋁惹的禍?」與動情素「男女有別」所扮演的角色(顯示醫界也有趕流行和一窩蜂的傾向)、美國修女研究的重要意涵以及藥物臨床試驗的前仆後繼等等,令人忍不住想一直讀下去。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這個章節中,當時還很年輕的阿茲海默醫師與51歲的女性病人奧古絲特的對話與後續追蹤的過程令人感觸良深,如此忠實的詳細記錄與後人的精心保存,就是醫學進步的重要推手。這個病例記錄讓我們了解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其中奧古絲特的一句話「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尤其牽動人心。醫學其實就是靠病人的疾病症狀、醫師的解析判斷、實驗室的檢查以及各種治療嘗試所累積出來的知識和經驗,而病人最初的臨床表現最為重要,如果敘述不對,就會走錯方向,很感激當初奧古絲特的話語被完整保留,成為教學經典。
從阿茲海默醫師在奧古絲特大腦裡發現類澱粉斑塊和tau蛋白糾結以來,這兩種大腦病變孰輕孰重,一直讓專家學者在國際會議和醫學期刊中互相較量。本書中對此爭議的來龍去脈有詳盡且深入淺出的說明,並且提到有人開玩笑說,「這場衝突類似宗教之間的良性競爭,一方是相信tau的『道家』(Tauist),一方是相信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的『浸信會教徒』(BApitst)。」
作者今年70歲,其母親、阿姨和岳父都罹患失智症,因此在「我會得到阿茲海默症嗎?」章節中,有很中肯的闡述。經過了一百多年,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疾病過程及大腦病變充分了解,對其基因突變有長足進展,雖不能治癒,但有藥物可以延緩,而且許多藥物還在積極研發中,讓人一再懷抱希望、失望、再企盼。
然而,雖然知道有許多危險和保護因子,卻無法做到完全預防,但人人都可努力延遲失智的發生,因此作者的一段話深得我心:「即使到最後發現鋁對阿茲海默症的病情發展有任何作用,這種作用不會大過我曾提及的許多因素,包括教育、腦的大小、嚴謹性人格、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肥胖、體適能、刺激心智能力的工作,以及其他更多因素。」讓我們共勉之。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偶然在《神經學》期刊看到一篇社論〈媽媽與我〉,竟忘了自己原本在找什麼,社論中提到一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袋可能出現代謝異常,就像阿茲海默症病人一樣,但父親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就沒有這種情況。我們的粒線體(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遺傳自母親,研究者因而確信,阿茲海默症是種粒線體疾病。
這是很好的科學推論,但對我來說,意義不止於此。
這個論述觸及我的痛處,我母親晚年久病在床,據說她有阿茲海默症,雖然沒有做病理解剖。現在看來,我似乎有得到同樣病症的風險。
除了母親,最親近的阿姨也陸續到達病程發展的各個查核點,像是忘記吃飯;不知如何使用分格藥盒,即使上面標示了星期幾,因為她會忘記今天是星期二;剛搬到療養院時常走失,我們太晚才讓她入院,不過就算我們想早一點,她應該也會大聲抗議。最後,就連她的幽默感都蕩然無存。我的岳父衰退得更快,但進程差不多。
什麼因素導致阿茲海默症?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嗎?又如何對抗?我想要詳細剖析這個疾病,從科學報導角度更深入思考。
就像許多醫學謎題,阿茲海默症的科學相當複雜,而且極為獨特。這種疾病讓病患經歷情感的流逝,還嚴重威脅醫療照護體系,由於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日益增加(以不到四秒就新增一名病患的速度盛行),這兩種因素結合起來,為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帶來極大壓力,大家都期盼能趕快找出治療方法。
阿茲海默症被視為「二十一世紀的瘟疫」。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在失智症中在65%至75%之間。從健康照護的觀點來看,單是數字就使得阿茲海默症成為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直到1970年代中期,阿茲海默症才被當作一種疾病,而非伴隨年老而來的自然現象。自那時起,我們開始關注這個疾病,同時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齡年代。
此刻,阿茲海默症的照護花費,正無情的持續增加中。過去一百七十五年來人類預期壽命持續增加,而且勢不可擋。
回顧以前對老化和死亡的想法,天才科學家錢伯利的「永生不死」水螅實驗開啟了老化生物學的研究。
回到阿茲海默醫師的實驗室,他在戴特(第一位確診病人)腦中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可以區別正常老化大腦與失智大腦的關鍵差異,就是所謂的「斑塊」和「糾結」,至今仍是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基礎,這些病徵也主導了現今對於這項疾病的思維。
「修女研究」大幅增進我們對於阿茲海默症的了解。這項研究獲得一項非常驚人的結果:從那些修女二十多歲時所寫的短文,就能預測她們六十多年後是否會得到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高的嚇人。
阿茲海默症一旦開始在腦部蔓延,情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從修女研究中發現有一種可以抵抗大腦退化的機制,稱為「腦力存量」。那是種神祕的東西,可以保護某些人遠離失智。
可能影響腦力存量的因素有哪些?這串名單仍在持續增加中。
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程度,有幾項新興的研究顯示,在某些地方,特別是歐洲,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
我們全籠罩在阿茲海默症的陰影之下,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罹患這種疾病的機率,以及萬一真的生病,有什麼療法可以選擇。
現在已知有些基因對早發性或晚發性阿茲海默症非常關鍵,還有更多基因等著發布。也有一些基因將帶來希望,可能由此發現預防方法。此刻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然而到現在為止,大部分都沒有達到預期成果。
每項失敗試驗至少產生了新資訊,這也是醫學進步的方式。
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女性與男性比例大約是二比一,女性比較長壽占大部分原因,其他尚未釐清的影響或許與大腦男女有別相關。其中一項原因可能是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動情素過去被認為能夠使女性在更年期與之後維持認知功能健康,但現在專家一般認為它的好處很有限。
還記得曾有一陣子發生「鋁恐慌」,這種源自1980和1990年代流行的想法,認為鋁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所有的鋁製廚具應該馬上扔掉。但後續科學研究並沒有一致結論,大部分科學家已拋棄這個看法。
這種流行趨勢是很好的例子,說明科學也有起有落。
所有失智症病例有些微不同,但大多有同樣的情況,也就是有不良蛋白質在腦中不同部位累積(很詭異的是,這與狂牛症的普里昂蛋白不謀而合)。
出現在關島的神祕失智症,是令人費解的科學問題。那是飲食中的毒素引起的嗎?這些極高劑量的毒素是由於吃下蝙蝠造成的嗎?研究仍在進行中。
有能讓人遠離失智症的食物嗎?雖然食物種類太多,證據繁雜又貧乏。但有兩種食物很值得注意:印度的阿茲海默症罹患率極低,薑黃是主因;另外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飲食中的大量糖分會有不良影響。後面這項證據如今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核心,甚至有些人把阿茲海默症稱為第三型糖尿病。
今天,在你想到老化這件事的時候,不可能擺脫阿茲海默症的陰影。發現DNA結構的華森(James Watson)公布他的基因組密碼時,特地略過一組阿茲海默症基因,因為他不想知道自己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有多高。當時他79歲。
對抗這項疾病或是照護病人的花費已經到達天文數字,但費用仍持續增加,危及人類的未來。今天,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10%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影響;八十五歲以上的人,幾乎有50%受到連累。
我希望你們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對這個盤據我們內心的疾病有更普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對需擔負重任照顧深受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更多的了解可能會有幫助。
就在我看了〈媽媽與我〉這篇文章之後不久,很幸運看到另一篇論文,標題是〈雙親特別長壽與罹患阿茲海默症及記憶衰退的低風險之間的關聯〉。喔,這讓我為之一振!
我的媽媽雖然失智,但過世時享壽94歲,我爸的則是差一個月就98歲時離世。在這項研究中,超過85歲就視為特別長壽,我因此進入安全區?這樣想,確實把事情看得太簡化,因為這只是其中兩個風險因子,這類因子沒有上百個,也有數十個。
但我的經驗說明一點:在二十一世紀,我們一邊注意時鐘,一邊注意阿茲海默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面對老化。
劉秀枝(作者為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台灣人口急遽老化,有若「銀髮海嘯」,伴隨而來的是各種老化相關疾病,其中神經退化性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對社會帶來的衝擊最大。的確,50、60歲的朋友相聚聊天時,發現很多人的長輩(父母、公婆或岳父母)都有失智症狀,輕重不一,照顧需求不同,但都同樣帶來生活、經濟和情緒上的困擾,同時也不免擔心自己將來是否也會失智。
本書作者應格朗在大學時主修微生物,是加拿大知名的科普作家及電視科學節目的主持人,以其生動幽默的文筆(譯筆流暢當然也有功勞),加上嚴謹的閱讀和文獻查證,融會貫通後,像在講故事般,寫出這本精采且容易閱讀的老化與阿茲海默症的自然史,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本書內容豐富,從阿茲海默醫師在1901年發現他的第一位阿茲海默症病人「奧古絲特」開始,這一百多年來學術界對老化和阿茲海默症看法的演變,以及學者專家之間的互動,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尤其後面這30年我身歷其中,感受特深,例如鋁「真是鋁惹的禍?」與動情素「男女有別」所扮演的角色(顯示醫界也有趕流行和一窩蜂的傾向)、美國修女研究的重要意涵以及藥物臨床試驗的前仆後繼等等,令人忍不住想一直讀下去。
「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這個章節中,當時還很年輕的阿茲海默醫師與51歲的女性病人奧古絲特的對話與後續追蹤的過程令人感觸良深,如此忠實的詳細記錄與後人的精心保存,就是醫學進步的重要推手。這個病例記錄讓我們了解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其中奧古絲特的一句話「可以說,我把自己弄丟了」,尤其牽動人心。醫學其實就是靠病人的疾病症狀、醫師的解析判斷、實驗室的檢查以及各種治療嘗試所累積出來的知識和經驗,而病人最初的臨床表現最為重要,如果敘述不對,就會走錯方向,很感激當初奧古絲特的話語被完整保留,成為教學經典。
從阿茲海默醫師在奧古絲特大腦裡發現類澱粉斑塊和tau蛋白糾結以來,這兩種大腦病變孰輕孰重,一直讓專家學者在國際會議和醫學期刊中互相較量。本書中對此爭議的來龍去脈有詳盡且深入淺出的說明,並且提到有人開玩笑說,「這場衝突類似宗教之間的良性競爭,一方是相信tau的『道家』(Tauist),一方是相信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的『浸信會教徒』(BApitst)。」
作者今年70歲,其母親、阿姨和岳父都罹患失智症,因此在「我會得到阿茲海默症嗎?」章節中,有很中肯的闡述。經過了一百多年,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疾病過程及大腦病變充分了解,對其基因突變有長足進展,雖不能治癒,但有藥物可以延緩,而且許多藥物還在積極研發中,讓人一再懷抱希望、失望、再企盼。
然而,雖然知道有許多危險和保護因子,卻無法做到完全預防,但人人都可努力延遲失智的發生,因此作者的一段話深得我心:「即使到最後發現鋁對阿茲海默症的病情發展有任何作用,這種作用不會大過我曾提及的許多因素,包括教育、腦的大小、嚴謹性人格、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肥胖、體適能、刺激心智能力的工作,以及其他更多因素。」讓我們共勉之。
前言
失智並非必然,但從來不意外
偶然在《神經學》期刊看到一篇社論〈媽媽與我〉,竟忘了自己原本在找什麼,社論中提到一項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腦袋可能出現代謝異常,就像阿茲海默症病人一樣,但父親有阿茲海默症的人就沒有這種情況。我們的粒線體(有「細胞的發電廠」之稱)遺傳自母親,研究者因而確信,阿茲海默症是種粒線體疾病。
這是很好的科學推論,但對我來說,意義不止於此。
這個論述觸及我的痛處,我母親晚年久病在床,據說她有阿茲海默症,雖然沒有做病理解剖。現在看來,我似乎有得到同樣病症的風險。
除了母親,最親近的阿姨也陸續到達病程發展的各個查核點,像是忘記吃飯;不知如何使用分格藥盒,即使上面標示了星期幾,因為她會忘記今天是星期二;剛搬到療養院時常走失,我們太晚才讓她入院,不過就算我們想早一點,她應該也會大聲抗議。最後,就連她的幽默感都蕩然無存。我的岳父衰退得更快,但進程差不多。
什麼因素導致阿茲海默症?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嗎?又如何對抗?我想要詳細剖析這個疾病,從科學報導角度更深入思考。
就像許多醫學謎題,阿茲海默症的科學相當複雜,而且極為獨特。這種疾病讓病患經歷情感的流逝,還嚴重威脅醫療照護體系,由於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日益增加(以不到四秒就新增一名病患的速度盛行),這兩種因素結合起來,為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帶來極大壓力,大家都期盼能趕快找出治療方法。
阿茲海默症被視為「二十一世紀的瘟疫」。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在失智症中在65%至75%之間。從健康照護的觀點來看,單是數字就使得阿茲海默症成為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直到1970年代中期,阿茲海默症才被當作一種疾病,而非伴隨年老而來的自然現象。自那時起,我們開始關注這個疾病,同時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齡年代。
此刻,阿茲海默症的照護花費,正無情的持續增加中。過去一百七十五年來人類預期壽命持續增加,而且勢不可擋。
回顧以前對老化和死亡的想法,天才科學家錢伯利的「永生不死」水螅實驗開啟了老化生物學的研究。
回到阿茲海默醫師的實驗室,他在戴特(第一位確診病人)腦中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可以區別正常老化大腦與失智大腦的關鍵差異,就是所謂的「斑塊」和「糾結」,至今仍是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基礎,這些病徵也主導了現今對於這項疾病的思維。
「修女研究」大幅增進我們對於阿茲海默症的了解。這項研究獲得一項非常驚人的結果:從那些修女二十多歲時所寫的短文,就能預測她們六十多年後是否會得到阿茲海默症,準確度高的嚇人。
阿茲海默症一旦開始在腦部蔓延,情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但從修女研究中發現有一種可以抵抗大腦退化的機制,稱為「腦力存量」。那是種神祕的東西,可以保護某些人遠離失智。
可能影響腦力存量的因素有哪些?這串名單仍在持續增加中。
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程度,有幾項新興的研究顯示,在某些地方,特別是歐洲,教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
我們全籠罩在阿茲海默症的陰影之下,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罹患這種疾病的機率,以及萬一真的生病,有什麼療法可以選擇。
現在已知有些基因對早發性或晚發性阿茲海默症非常關鍵,還有更多基因等著發布。也有一些基因將帶來希望,可能由此發現預防方法。此刻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然而到現在為止,大部分都沒有達到預期成果。
每項失敗試驗至少產生了新資訊,這也是醫學進步的方式。
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女性與男性比例大約是二比一,女性比較長壽占大部分原因,其他尚未釐清的影響或許與大腦男女有別相關。其中一項原因可能是女性荷爾蒙動情素,動情素過去被認為能夠使女性在更年期與之後維持認知功能健康,但現在專家一般認為它的好處很有限。
還記得曾有一陣子發生「鋁恐慌」,這種源自1980和1990年代流行的想法,認為鋁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所有的鋁製廚具應該馬上扔掉。但後續科學研究並沒有一致結論,大部分科學家已拋棄這個看法。
這種流行趨勢是很好的例子,說明科學也有起有落。
所有失智症病例有些微不同,但大多有同樣的情況,也就是有不良蛋白質在腦中不同部位累積(很詭異的是,這與狂牛症的普里昂蛋白不謀而合)。
出現在關島的神祕失智症,是令人費解的科學問題。那是飲食中的毒素引起的嗎?這些極高劑量的毒素是由於吃下蝙蝠造成的嗎?研究仍在進行中。
有能讓人遠離失智症的食物嗎?雖然食物種類太多,證據繁雜又貧乏。但有兩種食物很值得注意:印度的阿茲海默症罹患率極低,薑黃是主因;另外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飲食中的大量糖分會有不良影響。後面這項證據如今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核心,甚至有些人把阿茲海默症稱為第三型糖尿病。
今天,在你想到老化這件事的時候,不可能擺脫阿茲海默症的陰影。發現DNA結構的華森(James Watson)公布他的基因組密碼時,特地略過一組阿茲海默症基因,因為他不想知道自己得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有多高。當時他79歲。
對抗這項疾病或是照護病人的花費已經到達天文數字,但費用仍持續增加,危及人類的未來。今天,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有10%受到阿茲海默症的影響;八十五歲以上的人,幾乎有50%受到連累。
我希望你們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對這個盤據我們內心的疾病有更普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對需擔負重任照顧深受阿茲海默症所苦的人,更多的了解可能會有幫助。
就在我看了〈媽媽與我〉這篇文章之後不久,很幸運看到另一篇論文,標題是〈雙親特別長壽與罹患阿茲海默症及記憶衰退的低風險之間的關聯〉。喔,這讓我為之一振!
我的媽媽雖然失智,但過世時享壽94歲,我爸的則是差一個月就98歲時離世。在這項研究中,超過85歲就視為特別長壽,我因此進入安全區?這樣想,確實把事情看得太簡化,因為這只是其中兩個風險因子,這類因子沒有上百個,也有數十個。
但我的經驗說明一點:在二十一世紀,我們一邊注意時鐘,一邊注意阿茲海默症,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面對老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